-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及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4323
- 條形碼:9787567144323 ; 978-7-5671-443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及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內容簡介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及漁具捕撈效率研究》通過對圓型鉤、環型鉤進行CAD、UG二、三維實體建模,利用ANSYS軟件對其進行有限元分析,獲得釣鉤的等效應力、應變、位移的分布模式和可能的破壞條件和形式,采用萬能試驗機對同結構、同尺寸的釣鉤進行拉力試驗,采用數字圖像相關法(DIC)全程記錄、分析釣鉤的應變、位移過程,系統比較了延繩釣環型鉤、圓型鉤的力學性能。根據2006年10月1日-11月30日在印度洋馬爾代夫群島海域的金槍魚延繩釣漁業調查數據和2006年10月27日-2007年5月29日在中西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海域的金槍魚延繩釣漁業調查數據,圍繞我國大滾筒金槍魚延繩釣漁具的捕撈效率等展開研究,為開發高效生態友好的漁具和漁法、提高作業漁船的經濟效益提供技術支撐。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及漁具捕撈效率研究》共3章,第1章為“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研究”,第2章為“馬爾代夫群島海域金槍魚延繩釣漁具捕撈效率研究”,第3章為“馬紹爾群島海域金槍魚延繩釣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及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目錄
叢書序二
前言
第1章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研究
1 引言
1.1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2 ANSYS Workbench軟件的應用
1.3 釣鉤試驗測量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義
1.5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2 不同釣鉤力學性能理論分析
2.1 不同釣鉤尺寸匯總
2.2 釣鉤的加載方式與邊界條件
2.3 釣鉤力學性能求解公式
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不同釣鉤力學性能的比較
3.1 材料與方法
3.2 結果
3.3 討論
4 基于拉伸試驗的不同釣鉤力學性能比較
4.1 材料與方法
4.2 結果
4.3 討論
5 ANSYS分析模型與拉伸試驗結果對比分析
5.1 材料與方法
5.2 結果
5.3 討論
6 總結與展望
6.1 總結
6.2 研究創新點
6.3 存在的不足
6.4 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馬爾代夫群島海域金槍魚延繩釣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1 引言
1.1 中國在印度洋的金槍魚漁業現狀
1.2 國內外有關提高金槍魚延繩釣捕撈效率研究的現狀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內容
2 材料與方法
2.1 數據來源
2.2 方法
3 結果
3.1 不同水層的大眼金槍魚漁獲率(CPUEi)
3.2 名義捕撈努力量、有效捕撈努力量及失效率
3.3 名義捕撈努力量與有效捕撈努力量的比較
3.4 有效CPUE與名義CPUE的比較
4 討論
4.1 釣鉤深度的分布
4.2 影響釣鉤深度的因素
4.3 釣鉤深度計算方法
4.4 大眼金槍魚垂直分布
4.5 有效捕撈努力量
4.6 漁具漁法的改進
4.7 今后的研究方向
5 結論
5.1 擬合釣鉤深度計算模型
5.2 釣鉤擬合深度分布
5.3 取樣魚擬合深度分布
5.4 不同水層大眼金槍魚的漁獲率
5.5 不同作業方式的有效捕撈努力量和失效率
5.6 名義捕撈努力量與有效捕撈努力量的比較
5.7 漁具改進方案
參考文獻
……
第3章 馬紹爾群島海域金槍魚延繩釣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附錄
金槍魚延繩釣釣鉤力學性能及漁具捕撈效率研究 作者簡介
宋利明,博士,上海海洋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現為中國遠洋漁業協會金槍魚技術組成員,主要研究方向:捕撈學遠洋漁業系統集成方向、漁業工程方向,主要從事金槍魚漁業、底層延繩釣漁業、起捕技術等研究。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