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樂群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63355
- 條形碼:9787540263355 ; 978-7-5402-633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群記 本書特色
唐樂群先生一生忘我無私、清澈高潔、大愛無疆,表現了一個具有家國情懷的人民公仆形象。本書作為“當代作家精品”系列之一,以嶄新的視角解讀了當代沂蒙精神,也豐富了沂蒙精神,更弘揚了沂蒙老區的“不忘初心”精神。
樂群記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宏揚正能量,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歌頌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教育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領導干部的作品。內容分“清風”“清惠”“清苦”“清情”四部分,呈現了黨的十二大代表唐樂群,從一名普通的沂蒙山支教老師,到中學校長、地區行署副專員、學院副院長,幾十年如一日,忠誠、敬業、清廉、助人、博愛的一生。
樂群記 目錄
**章 清風
第二章 清惠
第三章 清苦
第四章 清情
后記
樂群記 節選
1 我在2016年初冬的一天深夜,打開電腦沉思良久,在冥想著你演奏的二胡曲《聽松》中,開始撰寫四集紀錄片《清曜四韻》腳本。這時,我的目光隨著《聽松》的深沉旋律,越過58個春夏秋冬回到1958年,開始尋找你的故事起點,并與你的靈魂進行對接。 195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九個年頭。 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了將近十年的建設,曾經苦難深重、傷痕累累的中國,曾經虛弱無力、滿目瘡痍的中國,已經進入到一個人心凝聚、朝氣蓬勃的發展階段:**臺黑白電視機誕生了;**臺拖拉機誕生了;**輛“紅旗”轎車誕生了;**架小型數字計算機誕生了;**包方便面誕生了;還有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了;中央電視臺向全世界開播了。所以,從城市到鄉村,從山區到平原,從內陸到沿海,每個中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激情。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夢想與希冀。懷著這份夢想與希冀,他們響應國家號召,或奔赴邊疆,或回到家鄉,或前往革命老區,都想為老、少、邊區的建設出力,都想讓生命的價值得到更為崇高的升華。 7月,陽光熾熱如火,走到哪里都會熱浪撲面。 剛從益都師范學校畢業的你,背著別了一把舊二胡的簡單行李,提著一只拉鎖已經壞掉的旅行包和一只漆痕斑駁的軍用水壺,從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長期居住的青州出發,踏上了去往沂蒙山的支教之路。 這一天,離你24周歲的生日還有兩個月零九天。 你的腳步踏在一條早在夏商時期就已形成的南北古道上,堅定、自信、從容,又有那么幾分激動和興奮。我似乎清晰地看到,你滿面的汗水如同瓢潑,滿身的衣服如同雨澆,那條搭在肩頭上的白色毛巾也在不斷地擦拭汗水中變作了土黃色。 那時,交通是不如現在方便的,但是每天也有一班長途客車往來于沂水與益都之間。可當卷著塵土的客車歡快地跑來,有位熱心的短發姑娘從窗內探頭向你喊著“哎,這位同志,你怎么不坐車呀?”時,你不知道她是誰,你只是本能地回答,我不坐,不坐!然后任由客車飛一樣遠去,任由飛揚的塵土與你的汗水匯集在一起,而你一步不停地走著,走著,要用雙腳丈量完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給青春的堅韌尋找一個佐證。 2 1934年9月15日,你出生于山東省壽光縣臺頭鎮付家茅坨村。 這是一個極其貧苦的農民家庭。你的父親唐效清兄弟三人,個個老實忠厚,勤勞樸實,但因目不識丁,家徒四壁,只有你父親在三十九歲時,才從附近的張家莊村娶了你母親那個體弱多病的女人。 你的出生,給不惑之年才得此一子的父親帶來了無限的幸福與希望,他懷著敬畏與虔誠提著二斤掛面找村里的私塾先生給你取名。私墼先生矜持片刻,提起毛筆到硯臺里蘸蘸墨,在一張巴掌大的桑皮紙上寫下了“樂群”二字。然后給你父親解釋,此二字取自《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意即與人群快樂相處,把友善帶給大眾。 你父親當然聽不懂私塾先生的解釋,只是在懵懂中一個勁地笑著給私塾先生點頭稱謝。但是,一生因為沒有文化而吃了很多苦頭的你父親,卻知道這肯定是一個極富文化內涵的好名字,所以非常滿意地拿著那片宣紙回了家,自此便盼望你長大后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于是,盡管此后幾年相繼發生了你母親離世、你姐姐夭折,你父親自己身患重病的重大變故,但他絲毫沒有動搖讓你上學讀書的決心,并讓你從小學一直讀到了中專。 20世紀50年代,一個農村孩子讀書能夠讀到中專,在老百姓眼里就相當于后來讀到大學本科。也是共產黨消滅了壓迫和剝削,讓窮苦百姓當家作主的原因,你父親在村里感覺腰桿比以前硬朗了許多,內心充滿了自豪,甚至有幾分按捺不住的驕傲。一生沒有離開過腳下這片黑土地的他,每每走在街上,腳步便多了幾分輕飄飄的感覺。從前因為你們家在村里沒有靠山和勢力,經常受到恃強凌弱者的欺壓,在你出生前的頭一年,你們家的土地曾被改建房屋的近鄰強占了一尺多寬,而你父親兄弟三人,卻怕關系搞僵更難在村里生存,而不敢討回公道。甚至是見了欺壓者還要小心翼翼,滿臉賠笑,生怕暴露了內心的憤恨惹人家再給虧吃。而現在,這種心理再也不復存在。他總是昂首挺胸,神采飛揚,與誰說話都鏗鏘有力,聲如洪鐘,真正找到了做人的尊嚴與廄氣。 但他以一個老農民的樸素理想,盼望你畢業后回壽光老家工作。因為他已年邁體衰,需要你的陪伴與照顧。同時,老家已有你的老婆孩子。假如能夠回去工作,上可對他這個父親盡人子之孝,下可對妻子兒女盡人夫、人父之責。更重要的是,你如果能在老家付家茅坨村經常出現,他在眾位鄉親面前,特別是在那些曾經欺壓過你們家的人面前,更有幾分暢快與優越感,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然而,還沒等畢業證書發下來,你就主動報名,自愿到沂蒙山區做一名支教老師。而且沒和父親商量,也沒和妻子商量,一切都是自己做主,義無反顧。 父親知道后,倒也寬厚地笑了,對你妻子夏同香說,他的事他自己做主就對了,咱又
樂群記 作者簡介
魏然森,男,1966年8月出生于山東沂水。中**員、專業作家、編劇、紀錄片導演。1984年參軍,曾在部隊服役十四年。1996年畢業于遼寧文學院暨遼寧大學作家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第二屆副主席、臨沂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臨沂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 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創作發表了《浮塵》《白妖》《家族秘史》《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滄浪村莊》《越位》《錯位》《白雪英雄祭》《血紅血熱》等長篇小說,以及大型紀錄片《永恒的記憶》《清曜四韻》等作品。曾獲山東省第十一屆文藝精品工程獎、齊魯文化之星、全國浩然文學獎、沂蒙文藝獎等獎項二十余次。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