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來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54466
- 條形碼:9787531754466 ; 978-7-5317-544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來處 本書特色
本書中的文章除了有生養作者的浙水閩山,還有一些近年來旅游各地、領略東南西北不同的人情風物的感悟。并且在本書中將太姥山稱為時光之山,不僅呈現出了地質變化的鬼斧神工,也渲染出了海上仙都的人文氣質,還烘托出了方外名山的詩意情懷,并挖掘出太姥山身上無可替代的母性。
來處 內容簡介
《來處》是一部散文集,作者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尋找感悟,以樸實的寫作手法,結合地域文化對當地進行考察,把發掘和書寫歷史文化、鄉土民俗中的人文情懷融合進了本書。
來處 目錄
時光之山
此地爭傳太姥家
茲山合是神靈都
太姥的詩意和風骨 。
太姥山間.大師們流連的身影
明末太姥之約
太姥三人行
應與名山舊有緣
太姥山:白茶山
綠雪芽:一株偉大植物的傳奇
太姥品茶
當我們讀太姥石刻,我們讀什么
太姥山觀星記
Chapter 2 湖底的書香
夢一樣的馬欄山
時光深處的閩越國
福鼎山
蓮花嶼記
大厝的聲音
石蘭,老去的時光
櫝林半日
御屏山記
雙髻山記
玉塘珍重
松樹岡的茶香
湖底的書香
東獅山雪韻
南陽石刻
半嶺看云
在霍童古鎮遇見
火紅的身影
梅雨潭
那一潭深深的綠
玉蒼山記
厚莊
一杯荼的背后
來處
魂歸何處
Chapter 3 一杯茶的背后
魂牽夢縈的愛戀
一片云遙望故鄉
鄉愁是一壇老酒
錯過了許先生
舌尖上的魚
福鼎魚片
番薯時光
童年的蠶豆
鼎邊糊
世間冷暖一杯羹
跋:把鄉土表現為具有靈魂
來處 節選
想不到上到山上,接待我們的,就是作者白榮敏,而且是太姥山管委會的副主任。這讓人大為驚訝又甚感高興。旅游景區.如此富有學養又富有文字表現的管理者委實不多。我們說,太姥山是一座低調的山,它把自己的沉厚與幽默,揮灑在了東海邊。榮敏何嘗不如是? 一個文化人,一個心懷澄明的文化人,來到一個名山圣地.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正是因為這樣的安排,使得一個人與一座山親切起來。榮敏可以說是太姥山的發言人。 一路上與榮敏交談,獲益匪淺。榮敏始終把太姥山看成一座具有典型人文情懷的山,他長期地關愛這座山,研究這座山,經營這座山,為這座山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太姥山將自身安在大海邊,一定注重汲取大海的養分與靈感。而榮敏要想獲得文化的真諦、文學的奧妙,也要向太姥山尋找答案。他每天都與太姥山互換情愫。他們長久地對視,長久地交談,長久地互相提示。由此我覺得,太姥山對于榮敏是一種幸運,榮敏對于太姥山亦然。 榮敏的氣質里,藏著他的經歷、他的經驗以及他的學養與認知。榮敏說過:“一種有精神根據地的寫作,才是值得信任的寫作,我的精神根據地就是我生活著的這塊土地。閩浙邊區這塊土地提供給我源源不斷的厚實情感、生命體驗、創作題材,讓我找到了個體生命價值的所在,就如一滴水在大海之中,享用無邊的快樂和幸褐。”在榮敏的文字中,我起碼讀到了他的三個“來處”,也就是靈魂故鄉。 一個是他現在工作的地方,他在這里十數年,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熱情,所有的關注,所有的投入,都放在了太姥山,實際上把太姥山當作他的第二故鄉。榮敏的敘述也表明了他人生中的某種淵源:“我幼時居住的小山村在沙埕港北岸的一個山腰里,放眼西望,太姥山巍峨挺拔的輪廓在夕陽的霞光中依稀可見,--19神秘的美艷就這樣嵌進了一個少年的審美里,一個人和一座山的緣分因此在冥冥之中被悄然約定。” 人的故鄉有兩個,一個是生養自己的地方,還有一個是他長期生活的地方、受到滋養的地方。這第二故鄉,對他更加重要。此可從《時光之山》《此地爭傳太姥家》《茲山合是神靈都》《太姥的詩意和風骨》《太姥山間,大師們流連的身影》《太姥山:自茶山》等一系列文字中得到佐證。 他以“一億年天造地設,五千年人文淵藪,干百年詩意蘊藉”,詳盡地鋪排出一個廣闊的時光概念與人文氣象。他這樣稱頌太姥山:“她既是一部自然經典,又是一冊人文巨著,那些沉淀在時光中的魅力,值得我們一輩子體悟和領略。” 他喜歡太姥山的花崗巖洞群,以一種感念來抒情:“是時光給她的一顆七竅玲瓏心。穿行在明暗光影之間,迂回在逼仄與幽深之間.仿佛是環環相扣的章回小說,脈絡時隱時現,情節迥然不同。令人癡迷沉醉。”(《時光之山》) P2-3
來處 作者簡介
白榮敏,青年作家,大學本科畢業,1972年2月7日生于浙江省蒼南縣。 主要作品:散文隨筆集《走過鄉間》、《太姥記憶》等。 作者長期在新聞部門工作,足跡遍及福鼎各個角落,田野考察準備充分,并對福鼎有很深入的現實把握;再加上長期從事福鼎市政協文史資料的編纂工作(任《福鼎文史》副主編,被聘為寧德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對地方文史用功深,用情專,有獨到的見解,曾于《炎黃縱橫》、《福建文史》、《福建鄉土》等雜志發表相關文章,2009年出版福鼎歷史文化漫筆《太姥記憶》,2012年始在《福鼎周刊》連載“福鼎史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