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7340185
- 條形碼:9787107340185 ; 978-7-107-3401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 內容簡介
張伯苓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體育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該書是關于張伯苓先生珍貴歷史學術資料大規模“采集”工作新成果的集大成,收錄了散見于1907-1949年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外報刊、圖書及原始檔案中的張伯苓佚文292篇。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內容上以教育為主,體裁上包括文章、序言、演講、講話、致詞、談話、公文、函電、譯文等。另外收錄張伯苓與教育活動直接相關的圖片和手跡共31幅,其中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表。 該書內容具有新穎性。該書所收錄文獻都是近兩年新發現的歷史資料,為深度認識張伯苓提供了新的有價值的歷史依據。 該書內容具有廣泛性。該書編者在海內外廣泛搜求,特別是從美國、日本、法國等海外渠道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這些新的發現對現有的張伯苓文獻資料是一個有益的、難得的豐富和補充。 該書為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學人和關心教育的社會公眾走進張伯苓的生平世界,體認他矢志教育、振興中華的獻身精神和光輝事跡、家國情懷,提供了客觀、翔實的資料,有助于人們全面、立體地認識作為一個大寫的人的張伯苓。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 目錄
天津高等工業學堂圖繪科全班學生畢業式演說(1907年6月16日)
呈直隸學司函(1907年9月19日)
附:直隸總督袁世凱批復
1910
為《北方日報》續刊演說(1910年6月9日)
天津失城十周年紀念大會開會詞(1910年7月24日)
天津失城十周年紀念會女界參觀時的演說(1910年7月25日)
津紳為請禁纏足事上資政院書(1910年9月27日)
國外工商圖進會緣起(1910年11月24日)
附:國外工商圖進會簡章
1911
上直隸禁煙總局稟(1911年1月14日)
附1:直隸禁煙總局詳定中國國民順直禁煙會簡章
附2:中國國民順直禁煙會推行各府、廳、州、縣實行禁絕辦法
附3:直隸禁煙總局詳覆核議順直禁煙會簡章懇請照準立案文
上外務部書(1911年3月26日)
上禁煙大臣書(1911年3月27日)
公稟禁煙局轉詳督憲釋放王賢賓稟稿(1911年8月2日)
中國國民順直禁煙會上順天府尹(為七月初一日禁運事)
(1911年8月24日)
1912
順直禁煙會呈文(1912年5月15日)
附:都督張批
捐建北京公共圖書館備忘錄(1912年4月)
附:英文原文:Memorial for the Endowment of a Free Public Library in Peking,China
捐建中國醫院備忘錄(1912年8月1日)
附:英文原文:Memorial for the Endowment of a Hospital in China
與南開中學露天兒童學校學生的談話(1912年8月20日)
中國國民直隸戒紙煙會簡章(1912年8月30日)
1913
翻譯美國社會學家海端森博士演說(1913年2月19日)
上參眾兩院書(1913年10月27日)
附:孔教會之請愿書(1913年8月24日)
1914
青年與國家(1914年2月16日)
中國今日教育之情形(1914年4月2日)
附:英文記錄:The Pres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m China
上直隸巡按使公署書(1914年9月22日)
1915
個人對于社會之關系(1915年秋)
1916
天津學界俱樂部簡章(1916年6月14日)
……
1918
1919
1922
1923
1924
……
1948
1949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 節選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 我們應該指出,中國并不是唯一一個突然遭遇西方世界,并且被迫改變體制和發展模式的國家。 其他東方國家,尤其是日本,都曾陷人類似的境地。然而我們看到,日本成功地擺脫了困境,并從此加入了西方列強的隊伍。難道日本更有活力嗎?非也。這只是個適應能力問題。過去,日本文化完全照搬中國文化模式——這個民族國民性的精髓不是個人創造力,而是模仿意識。日本通過改變模仿對象,輕而易舉地保留了復制外國模式的能力。而中國只知創造,不知模仿,與日本相比,在這方面自然落了下風。 以穿西裝為例 下面請允許我在這里舉一個穿西裝的例子,我覺得這樣能更好地佐證我的觀點。 路過菲律賓群島的時候,菲律賓人摩登的西式裝扮令我吃驚。他們穿著*時尚的歐式服裝,顯得十分愜意。與他們相比,中國人差得很遠。我震驚不已,思索良久之后恍然大悟。事情其實很簡單:以前菲律賓人并不穿衣,皆赤身行走。一旦有人給他們衣服穿,他們自然就穿了。這有什么奇怪的呢? 日本的情況略有不同。日本人從未赤身裸體,他們向鄰居中國人和朝鮮人借衣服穿。現在,他們又向歐美人借衣服。這些衣服當然不是新的,都是別人給量體裁制的,甚至是別人穿過的,但日本人習慣了穿舊衣服,能推陳出新,讓舊衣服穿上去看著也不賴。中國人就不同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按照自己的方法、依著自己的方便和性子量體裁衣,這樣就使衣服總是順著他、適合他,而不是相反。因此,一旦穿上外國人的衣服,他就覺得別扭,就沒有日本人和菲律賓人那樣自在,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固然,中國人的衣服不完美,世上也沒有完美的東西。既是如此,中國人的衣服可能根本不適應現代生活的需求,但要因此而拋卻自己的衣服,去穿另一件完全不同的衣服,這需要走的道路似乎是太漫長了。赤身裸體的人穿上衣服很容易,而一個人如果有衣服,改改是沒問題的,重新換一套就比較麻煩——他要保持自己的款式和線條,穿著得體的人總是有自己的審美偏好,也就是所謂的個人風格,無論時尚如何變化,他都要保持自己的風格。 中國應如何適應當今世界 根據孟德斯鳩的學說,西方民主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中國目前的民主政治體制則是五權——除我剛才提到的三權之外,中國革命之父孫逸仙博士還加上了考試權和監察權,這后兩種完全是中國式的權力機制,是千百年來中國政治體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這個例子也足以說明,即使是在直接受西方影響而產生的現代化問題上,中國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傳統和習慣,還是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因此,現代中國面臨的另一個現實問題,就是中國要適應當今世界的變化和潮流,應如何學習借鑒外國才好?對此我們必須小心謹慎。輕視甚至拋棄本民族的歷史,完全代之以外來的文化,這種狂熱激進的心態,適合那些在發展過程中無力創造自己獨特文化的國家。中國不是這樣的國家。不過,有些國家和某些受了它們影響的中國人,卻低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其原因也并不在中華文化自身。這里若談政治,我會說得很尖銳,一會兒我再講這個問題。若談軍事,中國是無法與西方列強抗衡的。現代思維崇尚武力,只有強國的文化才受重視。若中國現在是強國,中國文化中的缺陷也都會被視為優點。但中國現在是弱國,中國文化的大部分優點都被視為缺陷了。 ……
張伯苓教育佚文全編 作者簡介
梁吉生,1939年生,河北安新人。南開大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教育史研究和張伯苓研究。歷任天津市教育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學術交流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校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常務理事等。被評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從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貢獻學者”,并榮獲“中國高校校史研究逾30年有重要貢獻獎”。著有《張伯苓教育思想研究》《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等,撰著有《張伯苓年譜長編》(共三卷)等,參與主編《張伯苓全集》及《天津高等教育志》等,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 張蘭普,1966年生,河北固安人。南開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從事檔案管理工作三十余年。自2003年起,傾心于張伯苓史料及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史料的搜集、發掘與整理工作,與梁吉生教授合作編輯了《張伯苓私檔全宗》《張伯苓畫傳》《南開大學章程規則匯編(1919-1949)》《章輯五體育文集》《張伯苓全集》(1-3卷)等,與他人合作編輯了《來新夏先生在南開》,獨立編輯了《私立南開中學規章制度匯編(1904-1937)》等。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