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元曲三百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825344
- 條形碼:9787551825344 ; 978-7-5518-2534-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曲三百首 本書特色
1、元曲佳品精選,題材多樣,雅俗共賞;2、特別收錄元雜劇四大家的十出代表作,覆蓋 “四大悲劇”“四大愛情劇”;3、元曲創作格律、章法以及雜劇表演常識等知識點介紹;4、97位元曲作者小傳,五十余幅元明書畫杰作;5、附贈歷史年表,一覽元帝國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 元曲原本是民間流傳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比起唐詩、宋詞兩代文學,元曲更貼近市井,擁有濃烈的人間煙火氣息和更鮮活的淚水笑聲。 元曲異于詩詞之處,不單在于渾然天成、毫不拘泥造作,之所以與“唐詩”“宋詞”并列,至今依舊為一些人視如珍寶,大抵是處身市井的文人樂工,實在將人世間的風波變換、快活苦悶寫進曲詞,令聞者同感一種喜悅、一種顫動、一種嘆息。 讀元曲不可不讀雜劇,因為元曲的高水平體現在雜劇之中。本版特別選取《竇娥冤》《趙氏孤兒》《西廂記》等十出元雜劇代表劇目,既有完整的故事梗概,也有高潮華彩部分的賞析,以為讀者呈現元曲的巔峰水平。 在有元一代的畫家中,如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倪瓚等人,即是畫家也是曲家。本書選用他們的畫作當插圖,可與文學相得益彰。 聞其曲,觀其畫,識其人,知其史。
元曲三百首 內容簡介
王國維先生曾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唐詩、宋詞、元曲,均是是中國文學目前熠熠生輝的明珠。然而元曲的情況稍顯復雜,包括散曲與雜劇兩種文學體裁,且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還遠在散曲之上。本書精選三百六十余首元代散曲作品,其中既有元好問、王實甫、張養浩、張可久等名家杰作,也有別具特色的小家作品,風格多樣,兼容并蓄。又從“元雜劇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的作品中選出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十出經典雜劇作品,囊括元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悲劇”與“四大愛情劇”,以展示元曲藝術的整體面貌與很好水平。附有《元曲年表》,一覽元帝國全史,反映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揭示元曲誕生并繁榮的時代背景與文化特征。
元曲三百首 目錄
元曲三百首 節選
王國維先生曾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 唐詩、宋詞、元曲,均是是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明珠。然而元曲的情況稍顯復雜,包括散曲與雜劇兩種文學體裁,且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還遠在散曲之上。 本書精選三百六十余首元代散曲作品,其中既有元好問、王實甫、張養浩、張可久等名家杰作,也有別具特色的小家作品,風格多樣,兼容并蓄。 又從“元雜劇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的作品中選出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十出經典雜劇作品,囊括元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悲劇”與“四大愛情劇”,以展示元曲藝術的整體面貌與巔峰水平。 附有《元曲年表》,一覽元帝國全史,反映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揭示元曲誕生并繁榮的時代背景與文化特征。
元曲三百首 作者簡介
馬致遠,原名不詳,以字行于世,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元代戲曲作家,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其詞曲題材領域廣泛,藝術意境高遠,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備。在元曲作家中,馬致遠被譽為“元人 ”,有“曲狀元”之稱。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