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北山有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79735
- 條形碼:9787564379735 ; 978-7-5643-797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山有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地方文化讀物,搜集整理了流傳于涪陵地區的的民間故事。涪陵北山與涪陵城隔江相望,風光獨秀、人文薈萃。北宋紹圣四年,有名思想家、教育家程頤因“元祐黨爭”貶謫來涪州,駐足于北山腳下普凈禪院,并在北巖石壁上鑿洞點注《周易》,完成了程朱理學的開山之作《周易程氏傳》。從此,涪陵北山作為官方顯學“程朱理學”的發祥地而聞名天下。本書圍繞涪陵北山和北巖文化,搜集整理了一批很好故事,力圖通過短小精悍的形式,生動有趣的內容,將北巖文化知識普及千家萬戶。其內容包括:人物傳說、神話傳說、物產傳說、生活傳說、地理風物傳說等。
北山有故事 目錄
巴王畫像
諸葛菜與葛亮山
鐵柜藏書
相思寺貫休題詩
張載北巖立志
張載罷講
辭別涪州
小程頤發奮為學
程夫子點《易經》
程頤過江聞道
程頤和機關共鑿點易洞
碧云與程頤
程夫子緝盜勸學
程頤與涪陵學派
涪州墨梅
黃庭堅涪州悟心法
黃庭堅一字表心跡
黃庭堅和盼盼
黃庭堅與北巖流杯池
黃山谷北山證前身
譙夫子注水寓學
尹子讀書遇狐精
龍樹
陸放翁北山遇仙
考亭悟道
周煌初登北山坪
周煌登北山
巧解意對
石豆的來歷
題匾戲紳糧
徐邦道出生
徐邦道葬母
徐邦道拜師
徐邦道練功
徐邦道習武
徐邦道從軍
徐邦道血戰金州
馬氏夫人解圍救夫
甲午戰爭中的徐邦道
義馬墳
徐邦道硬扛的故事
南送溪水北送山
精忠楊載
張師范重建三畏齋
張師范涪州留跡
王仙殉國
明玉珍立皇城
毛震壽題聯明志
杏壇傳薪火
賀太璞侍母至孝
張繼曾涪州興學
鐘伯良與涪陵鄉村師范
……
二、北山風物故事
三、民間傳說故事
四、神話傳說故事
跋
北山有故事 節選
《北山有故事》: 女孩對程頤說:“大人,你聽,連鳥都知道為什么呢。” 程頤見女孩回應智慧,言說簡潔聰敏,于是再不探聽,埋頭就是一通飽食。 等到程頤吃飽喝足,女孩邊收拾杯盤入籃,邊對程頤說:“大人,我一是受人之托,二是仰慕大人才華,才心甘情愿為大人備辦飲食。我和大人之間,只有飲食聯系,半點不沾人格氣節的邊。你我兩人雖然分屬男女,但我們不會建立男女私情,因此貞不貞、潔不潔與我們仍然無關。” 程頤聽言,不假思索回道:“在理!不過,若照我所說,就更加在理。” 女孩說:“大人請講,小女子遵命就是。” 程頤說:“你為我備辦飲食,如果我不據實付費,我們之間還是帶有授受不親關系。所以,付費的事由我定奪,煩請不要推辭。” 女孩微微一笑,通達地點頭應允了程頤。收下銀兩,提了飯籃,一溜煙走了。 等到程頤坐下來之后,他才想起:女孩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受何人所托?為何來去如此及時?很多基本問題都沒搞清楚呢。 因為對備辦飲食一竅不通,沒多久,程頤又餓得暈倒在地。 女孩就在此時再次出現。與上次不同的是,她做的飯菜越發符合程頤的口味。 程頤邊吃邊與女孩閑聊,他覺得,這孩子太明事理,又能準確體會自己的心思。 女孩收拾好飯籃,再一次走了。這一走,程頤腦海里多了些信息:女孩叫碧云,家住不遠處的多林村。自幼孤兒,被人收養長大。養父母目前外出做生意,不在涪州,因此碧云也是單身一人生活。 不知不覺,碧云為程頤送餐送飲已近半年。在這半年里,程頤覺得自己精神勃勃、體力充盈,工作效率高了不少。 這天,又是女孩送了飯菜來。程頤快樂地吃喝完畢,對女孩說,他想隨同前往多林村,看看碧云家院落。沒想到的是,這女孩一下正了臉色,率真地說:“大人,我兩人本來就只有飲食上的供需關系,單純得很。希望大人還是不要知道得太多為好。” 就是那天,碧云告訴程頤,她*近兩天有事,程頤只能自己將就些飲食了。 過了兩天,女孩沒露臉;再等了兩天,女孩仍然不見。耐著性子又勉強等了兩天,女孩真若石沉大海一般。說好只是兩天,卻消失了整整六天!程頤覺得,再不找到她,這個孩子就會徹底離開自己了。 于是,子夜時分,程頤打上火把,向女孩平時送飲食來的方向走去。只有一條獨路,程頤想,一定會很快走到多林村的。 但是,天上怎么突然沒有星星了呢?瞬間工夫,大霧怎么就堆涌上來了? 程頤初到涪州,根本沒見識過長江邊上的大霧,他還沒來得及設想后果,就看不見半步路距離外的任何事物了。程頤毫無應對之策,只能順路小心翼翼往前行走。他希望大霧及早散去,早一刻找到那個多林村。可是,走了兩三個時辰,幾乎筋疲力盡了,他仍然被濃霧包裹著。 沒迷路才怪!程頤被什么激靈了一下,他立即坐下來,決定再不瞎竄。 剛坐下,就聽見遠處傳來一陣雞啼。濃霧頃刻無影無蹤,四周一片清晰:原來,已經來到北山之巔。 北山腳下,長江順流東去;大江對岸,涪州城清晰人眼。走了半夜,居然登上涪州高峰,是驚是憂是疑是思,程頤說不出心中的子丑寅卯。于是提起嗓門,信口來了兩句:“問霧何濃迷雙眼,疑腿有勁登獨峰。” 程頤吟誦剛落腳,身后傳來一個聲音:“伊川先生,清晨吟得好詩!碧云這廂受教了!” 程頤猛見到碧云,很是吃驚! 碧云似乎比程頤更加相信,這是一次巧遇。因為她出了趟遠門,從寓居外地的養父母那里趕回來,沒想到程頤居然登山到此。 然后,他們就說著笑著向村里走去。 女孩一如既往繼續給程頤送飲食。 三年時間轉瞬即逝,程頤已經完成了《周易程氏傳》初稿。此時,皇帝也宣布召他馬上回京。 這天,程頤請來了所有的涪州朋友。他莊重地告訴大家:這是自己在涪州的*后一次請客,這次宴會就在北山上的多林村舉行。 多林村?朋友們**次聽到這個地名。 多林村其實就在北山西側,距程頤點注《易經》的洞穴不足十里。說是叫村,其實只有一座五間長排茅屋。 程頤率朋友到達的時候,碧云早已帶著好幾個人在廚房忙碌了兩個時辰。 程頤進入村莊后,他發現,在這五間長屋的前后左右,散布著大大小小的臺地。他找來一把鋤頭,在那些臺地隨意掏刨后發現,這些臺地居然是一座又一座古老的宅基。他不停地翻尋那些人工斧鑿的斷石殘片,終于,一塊刻有四個篆字的石條擺在他面前——“墮林多林”。 這四個字,給了程頤準確的判斷依據:“多林”就是“墮林”。 墮林是古代巴國太重要的地方了:這里農業發達,農產品墮林粉為全國*優,每年進貢朝廷。到了漢初,墮林突然從歷史中消失得干干凈凈。 程頤帶來的所有朋友都圍住程頤,討論非常熱烈:“墮林為什么突然消失的呢?” 程頤搖了搖頭:“沒有準確的說法。只不過,唐朝時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在他的一篇筆記中說,是墮林村人的一個長老,結識了一個狐仙,*后被鄉人定為‘失大節’。于是墮林人蒙垢含塵,族人因此四散,或許改名‘多林’也是因此吧?” 大家對程頤的見解表示贊同。 這時,廚房通知大家:酒菜上桌,可以開筵了。于是,一群人談笑風生朝筵席走去。 誰也不會想到,變化會在頃刻之間發生。 程頤正在設想,怎樣把碧云介紹給這幫朋友。突然,有一個人從大路上急速跑進多林村,一頭闖進了廚房。 一種不祥之兆涌上程頤心頭!他不敢聲張,急忙快步向廚房走去。 程頤闖進廚房的時候,那個急速進村的人還在緊張的氣氛中沒有解脫出來,另外幾個幫廚的人也垂手而立,似乎正等著碧云發話。 ……
北山有故事 作者簡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是中共涪陵區委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涪陵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出版《神奇涪陵》《涪州神韻》《浩氣涪州:涪陵人民抗戰紀略》《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