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彭定安文集.21,社會科學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化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723602
- 條形碼:9787551723602 ; 978-7-5517-236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彭定安文集.21,社會科學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化論集 本書特色
《彭定安文集》約800萬字,共分25卷,囊括了作者一生在文學、藝術心理學、魯迅學和文化社會學等研究領域的全部創作精華。其中,前9卷為“魯迅學”研究成果,分別為:《雪泥集》《魯迅:詩歌與少年》《魯迅評傳》《魯迅思想研究》《突破與超越——論魯迅和他的同時代人》《魯迅雜文學概論》《走向魯迅世界》《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坐標上》《魯迅學導論》;第10卷為《創作心理學》;第11卷為《文化選擇學》;第12、13卷分別為《安園讀書記》和《安園讀書筆記》;第14卷為《社會與文化轉型論》;第15卷《耄耋集》;第16~21卷為《論文集一·魯迅學論集》《論文集二·中國現當代文學論集》《論文集三·文藝理論與評論集》《論文集四·美學、藝術心理學與藝術評論集》《論文集五·文化學與文化社會學論集》《論文集六·社會科學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化論集》,皆為作者的論文集;第22卷為《散文集·及其他》;第23~25卷為彭定安晚年的喋血之作《離離原上草》三部曲。
彭定安文集.21,社會科學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化論集 內容簡介
本集**部分為“社會科學學”, 其中**、二篇為已出版全國社會科學“七五”重點項目成果《社會科學學》 (夏禹龍主編) 中作者所撰寫部分內容, 其余均是有關社會科學學的論文和發言記錄 ; 第二部分則是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學的有關論文以及部分藝術評論。
彭定安文集.21,社會科學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化論集 目錄
吁請全社會重視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的歷史發展
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心理素質要求
當代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趨勢
——本院邀請彭定安同志作學術報告
社會科學需要一個大發展
——關于社會科學院的性質、任務和
發展規劃的設想
世紀之交:科技與社會之關系的新發展
新格局
社會科學面臨的挑戰和我們的任務
科學發展新趨勢與社會科學改革
社會科學:推動社會前進的作用力
面對21世紀的科學文化走向
——在“面向21世紀的中國科學和文化
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需要重提社會科學改革
關于全面發展科學事業的對話
科學部類協調發展的新世紀
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當代意義
學科建設的三個層次及其整合
社會科學與城市文化建設
——在大連2008年社會科學周學術報告
會上的演講
關于社會學學科建設的幾個問題
建設具有民族特點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
學體系
——為紀念《社會科學輯刊》出刊50
期而作
關于社會科學的發展與改革問題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學的
斷想
社會科學發展新趨勢與科研規劃
——省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副組長、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彭定安同志
在撫順市社會科學科研課題落實大
會上的講話
社會科學研究的新趨勢
現代科技的負面效應問題
——關于全面發展文化科學問題的探討
訪美觀感和社會科學發展趨勢
社會科學將幫助人類擺脫當代困境
發展與前瞻:科技與社會之關系
科技與社會發展的文化學考察
——關于科技興遼的思考
結構改革:地方社科院的重要課題
試論當前我國社會學發展的文化背景
歷史感、現代觀念與世界意識
——關于生活方式研究的宏觀視野與
方法論的思考
關于社會科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軟件系統:社會發展的內驅力與歸宿
“科技”綺夢“人文”圓
第二部分 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學論文及藝術評論
魯迅的“狂人日記))與果戈理的同名小說
兩種民族心態、文學氣質與接受意識
——《三國演義》與《戰爭與和平》
比較研究
魯迅與胡適:不同的文化l生格與不同性格
的文化
——一個烏瞰式的比較研究的思路
中日文化:比較、交流與共建
中日文化互補性與合作發展前景
德國印象與聯想
大洋兩岸的文化景象
——訪美見聞雜感
萊茵河畔的思緒
加拿大散記
“賭船”上的人生
——旅美散記(一)
百年小鎮“懷古”
——旅美散記(二)
中國與外國的節日
附錄:授課、演講與報告綱要
附錄一人類兩種文化的分化及其不同
功能
附錄二文化背景:科學技術發展軌跡
與功能發揮
附錄三關于兩種文化分化與結合問題
的探討
——1996年6月24日在東大理學院的講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