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有教無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93290
- 條形碼:9787520193290 ; 978-7-5201-9329-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教無類 內容簡介
隨著君臣懸隔和宦官占據政治結構與權力運作的關鍵位置,明代中后期士人認識到宦官的顯著政治角色,將影響皇帝的希望寄托在教化很能接近皇帝的宦官身上。本書從宦官教育機構內書堂教習機制、宦官教化用書編纂、鎮守中官德政塑造等方面,論析中晚明士人教化宦官的具體行動與政治意義。由本書研究可見,明代中后期士人“得君行道”的理想并未衰退,經世之學并不因君權高漲與**流行而無所表現;士人與宦官在政治文化中存在著遮而不顯、隱而不彰的良性互動并日趨同一。這將為明代經世思想史和宮廷政治史研究提供啟發和參考。
有教無類 目錄
緒論001
**章以“攻宦”為名:明成化年間名臣王恕的政治形塑017
**節“攻宦”與王恕名節的建立018
第二節“攻宦”與王恕“格君”的努力022
第三節成化末王恕的政治形塑與可能用意027
小結038
第二章《大學衍義》宦官歷史書寫及其在明代的反應041
**節《大學衍義》宦官歷史書寫042
第二節明代中前期的反應048
第三節明代中后期的調適與修正056
小結066
第三章“化宦”:明中期士大夫對宦官的新認知與行動067
**節“化宦”成因068
第二節“化宦”言論與思考077
第三節“著述”與“化宦”行動088
第四節內書堂之制與“化宦”施行098
小結109
第四章中晚明士大夫教化宦官“運動”:以內書堂為中心111
**節中晚明:作為“化宦”平臺的內書堂112
第二節多彩與同趨:內書堂“化宦”實踐119
第三節官定與挑戰:內書堂“化宦”讀本迭見134
小結143
第五章明儒王畿所撰“化宦”書《中鑒錄》的流傳、編刊與內容特色145
**節《中鑒錄》的流傳、影響及其版本問題146
第二節《中鑒錄》編纂過程與王畿推廣努力158
第三節太監孫隆、劉成:《中鑒錄》的初刊與復梓168
第四節《中鑒錄》的內容特色197
小結203
第六章晚明宦官史鑒書籍的編纂與宦官歷史教育206
**節內書堂與宦官歷史教育的展開207
第二節善惡并呈類史鑒書籍與宦官歷史教育209
第三節集合總成類史鑒書籍與宦官歷史教育226
小結234
第七章模范與教化:循吏文化與明中后期鎮守中官善政塑造236
**節明中期鎮守中官模范的確立與塑造237
第二節正德年間鎮守中官劉璟的德政塑造256
第三節實政紀、生祠與萬歷年間礦監稅使德政教化275
小結284
結語286
附錄292
一新輯明代宦官詩二十六首292
二新輯明代宦官作序跋文十一篇295
三丘濬《世史正綱》中的宦官條目評論與按語302
四張元忭《內館訓言》309
五孫隆《進陳善圖表》314
六《陳善圖冊》內容條目315
七《御世仁風》序跋、卷次目錄318
八《御世仁風》征引書籍322
九王畿《中鑒錄·中鑒答問》323
十王畿《中鑒錄》按語328
參考文獻335
后記372
圖表目錄
圖4-1《徐顯卿宦跡圖·司禮授書》所見內書堂教習場景119
圖4-2太監馮保的“印章”125
圖4-3太監孫隆、宋晉自稱“選士”之印章125
圖5-1日本內閣文庫本《中鑒錄》跋文147
圖5-2日本內閣文庫本《中鑒錄》目錄首頁150
圖5-3故宮博物院本《中鑒錄》目錄首頁151
圖5-4日本內閣文庫本《中鑒錄》相關書影152
圖5-5故宮博物院本《中鑒錄》相關書影153
圖5-6《御世仁風》《瑞世良英》載金忠“自畫像”157
圖5-7《御世仁風》載“賢宦”圖158
圖5-8《陳善圖冊》載帝堯事跡174
圖5-9《御世仁風》卷1題款及金忠自撰跋文末的印章196
表1-1明代王恕奏疏集版行概況035
表2-1《大學衍義》各目卷數分布043
表2-2《大學衍義》“齊家之要”善惡書寫分布045
表2-3《大學衍義》“內臣忠謹之福”所列賢宦及真氏評論045
表2-4《圣學心法》對《大學衍義》的征引情形050
表2-5《大學衍義》與《大學衍義節略》“齊家之要”善惡書寫對比058
表2-6《大學衍義》與《皇明繩武編》“齊家之要”善惡書寫對比063
表2-7《大學衍義》與《博物典匯》“齊家之要”善惡書寫對比065
表5-1內閣文庫本《中鑒錄》與故宮博物院本內容差異簡況148
表5-2《中鑒錄》內容取材163
表5-3王畿推廣《中鑒錄》的書信編年166
表6-1明代宦官歷史教育情況207
表6-2《宦寺考》卷次內容230
表6-3《宦寺考》收錄宦官分布233
表6-4《歷代內侍考》收錄宦官分布233
表7-1正德《福州府志》載錄福建鎮守太監參與地方事業情況243
表7-2弘治、嘉靖《寧夏新志》表彰鎮守中官善政254
表7-3《萃美錄》內容分布259
表7-4《萃美錄》所載感惠祠序記文260
表7-5《萃美錄》所載頌揚劉璟平寇序記文263
表7-6《萃美錄》所載贈別劉璟序記文264
表7-7《兩廣去思錄》所載贈行劉璟序記文267
表7-8李維楨《實政紀敘》內容差異278
有教無類 作者簡介
吳兆豐,男,1983年生,安徽廬江人,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現任教于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香港孔子學院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兼任協理研究員。2014年赴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明代政治文化與思想文化史。在《史林》、《中國典籍與文化》、《歷史教學》、《漢學研究》、《明代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等境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2019年獲武漢大學本科生教學業績獎。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