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33619
- 條形碼:9787100033619 ; 978-7-100-03361-9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本書特色
“世界之外復有新世界。”《地理大發現研究》是對15-17世紀這一重大事件的系統研究,詳盡梳理了地理大發現、航海大探險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人類征服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發現南部非洲、南北美洲、澳洲-大洋洲、北部亞洲的波瀾壯闊的歷程。扎實的文獻資料、頗具新意的觀點、開闊的視野,使得該書至今仍不失為我國學界研究地理大發現的代表作。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內容簡介
“世界之外復有新世界。”15世紀中后葉至17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是中世紀晚期近代早期很重大的歷史事件,影響深遠。本書系統梳理了地理大發現、航海大探險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人類征服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發現南部非洲、南北美洲、澳洲-大洋洲、北部亞洲的波瀾壯闊的歷程。本書資料扎實、新見迭出,圖文并茂,是近年來該領域的佳作。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目錄
序言
**章 “地理大發現”概論
**節 地理發現的概念
第二節 什么是地理大發現
第三節 誰完成了地理大發現
一、關于新航路的開辟
二、關于新大陸的發現
第四節 地理大發現不可否認或替代
第五節 “殖民”一詞的涵義
第二章 地理大發現的基礎和背景
**節 引論
第二節 一般的和普遍的因素
一、政治因素
二、經濟因素
三、宗教因素
第三節 歐洲獨特的因素和條件
一、地理條件和商路問題
二、馬可??波羅和眾多旅行家的催化誘發
三、自然地理學基礎
四、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
第四節 其他的因素和條件
一、覓友遏制土耳其和仙島金地的傳說
二、造船術、航海儀器、天文學和制圖術的發展
三、信息術和熱兵器的發展
第三章 葡萄牙人發現西非、南非海岸和開辟新航路
**節 葡萄牙早期海上擴張的原因
第二節 航海家亨利時期
第三節 阿豐索五世、若奧二世時期和迪亞士發現好望角
第四節 達??伽馬*后打通新航路
一、達??伽馬去印度的航行和探險
二、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活動和返航
三、新航路開辟的重大意義
……
第四章 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西印度
第五章 中國人為什么沒有參與地理大發現
第六章 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葉的其他重要地理發現
第七章 首次環球航行及其發現
第八章 西歐對東北新航路的探尋和在北冰洋的發現
第九章 澳洲和大洋洲主要島嶼的發現
第十章 英法繼續探尋西北通道和發現北美
第十一章 俄羅斯在北亞、北冰洋的地理大發現
第十二章 地理大發現的重大作用和影響
附錄:主要參考文獻和書目
修訂版后記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節選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在奴隸貿易開始前,由于探險花費不少,又較危險,只發現了一些無人居住的島嶼和海岸,無厚利可圖,亨利王子因此還受到批評和懷疑。奴隸貿易開始后,批評之音匿跡,贊揚之聲鵲起。在頭五年,通過捕獲或向當地酋長、頭人交換、購買奴隸,大約有上千黑人被運回葡萄牙。1448年,亨利王子下令在阿奎姆島建立一個據點,即今北緯20度左右毛里塔尼亞地區,一譯阿爾吉恩島(Arguin,Arguim),它成了歐洲人在西非海岸的**個殖民據點和居民點。應該說奴隸貿易從此成為葡萄牙人探航西非海岸的動因之一。 1445年,著名的航海世家迪亞士家族中的迪尼斯??迪亞士嶄露頭角。他奉命率船南下發現了北緯16度的塞內加爾河河口。迪尼斯一鼓作氣又繞過了非洲大陸的*西端的一個海角,他取名為佛得角,葡語意為綠色角(Verde),因為這是世界*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片生長著樹木、草叢、野菜的地區。從佛得角起,西非海岸向東南延伸。 奴隸貿易開始后,去西非海岸的航行成了大為賺錢的生意。亨利王子便從冒險家們的所得中征抽1/4金額的稅收;如果王子親自組織探險隊或者借給冒險家航行的費用,那么便抽取收益的一半。這種作法使野蠻的古代奴隸制的營生具有了商品經濟的、近代資本主義式的運作機制。 1445年,由費爾南迪什率領的一只船到了岡比亞河河口,16這里海岸上的人口比較稠密。1446年,特利斯陶推進到北緯12度一帶,發現今幾內亞比紹沿海的比熱戈斯群島。在捕捉黑奴的戰斗中,他被土著人的毒箭射死,這可能是**個在殖民海盜活動中喪生的有名有姓的冒險家。殘余者乘船返航,整整兩個月遠離海岸,一口氣航行了3500公里回到里斯本。這次航行是有史以來歐洲人*遠的一次不靠岸遠航,驗證了葡萄牙輕型快帆船的優越性能。1447年,費爾南迪什南進到今幾內亞的科納克里,這是航海家亨利王子生前探航到達的*遠點。17此后西非探航一度沉寂,主要原因在于財政困難,葡萄牙與西班牙之間對加那利群島的爭端,原任攝政王的佩德羅王子與新國王阿豐索五世的沖突等。 到1455年,有意義的探險又開始了。威尼斯人卡達莫斯托在葡萄牙開辦了一個對非貿易股份公司,他爭取到亨利親王(阿豐索五世登基后,亨利王子成為亨利親王)的批準,于這年率兩只船又到了岡比亞河地區。返回時他帶回一大批奴隸。據他自己說,他在一個地方只用了幾匹馬和幾套馬具便從一個酋長那里換得了上百個奴隸。卡達莫斯托的首航沒有發現什么新陸地,但仔細考察了沿途地區,搜集了許多情報。次年,卡達莫斯托又率三只船遠航探險,這次他們被風暴吹離了航線而發現了佛得角群島。18至此,非洲西海岸大西洋中的四大群島均被發現。他們在這杳無人煙的地區沒找到什么感興趣的東西,便去考察岡比亞河。他們溯河而上前進60英里,到了當地部族的聚居中心,進行了易物交換,記述了這里的各種蔬菜、河馬、大象、小筏子、獨木舟和部族戰士。 卡達莫斯托的兩次探險在葡萄牙地理發現史上有著獨特的意義。他是**個在葡萄牙效力的有成就的外籍探險家,開創了地理發現時代歐洲各國探險家到別國效力的先例。他又是**個詳細記載和描寫遠航探險考察的人,開了后來的探險家撰寫詳細的考察日記和游記的先河。他的考察記錄均流傳下來,為研究當時的西非地理、歷史、民族等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手資料。例如河馬便是歐洲人首次所見所記的大型動物。第三,他在航海天文學上還首次觀測南十字星座測定緯度,19這對于逼近赤道的航海家是很有啟迪的。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中心位置在赤經12時20分,赤緯60度。鄭和下西洋時也曾利用該星座,稱為燈籠骨座。20后來越過赤道后,葡萄牙人通常測量正午時分的太陽高度來確定緯度,這是當時較好的辦法。 ……
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 作者簡介
張箭,成都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任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學術顧問等。著有《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鄭和下西洋研究論稿》(上下冊)、《新大陸農作物的傳播和意義》、《三武一宗抑佛綜合研究》、《航海、航路與地理發現研究論稿》等;在《歷史研究》、《地理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培養世界史碩士、博士和博士后近90名。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