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24481
- 條形碼:9787553524481 ; 978-7-5535-2448-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本書特色
1、天才哲學家28歲時寫就的作品;冷遇30年,終成傳世之作 2、尼采、弗洛伊德,乃至愛因斯坦、薛定諤的思想資源庫 3、存在主義開山之作,現代西方哲學的基石著作 4、對德國古典哲學和西方理性主義傳統的反思與批判 5、林建國譯本,讀者自發好評、推薦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內容簡介
完成這本書的時候,叔本華只有28歲。這位被稱為極憂傷、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后輩,他認為“人生有如鐘擺,擺動在痛苦與倦怠之間……當人們把一切痛苦歸之于地獄,那么剩下來屬于天國的只有倦怠。”這部后來影響了包括尼采、瓦格納、托瑪斯·曼甚至存在主義的哲學名作,包含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細節,其后他漫長一生都只不過是在解釋或補充這部著作。對于長期被人們忽視的歲月,他表示: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如今,他的名字已成為了偉大哲學的代名詞,時間證明了,是他的時代配不上他。尼采、托爾斯泰、卡夫卡、愛因斯坦、華格納、佛洛伊德……他們全部都是叔本華的仰慕者這位被稱為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后輩,就此點亮了人類思想的光輝歲月。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目錄
**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部 作為表象的世界(一)
第二部 作為意志的世界(一)
第三部 作為表象的世界(二)
第四部 作為意志的世界(二)
附 錄 康德哲學之批判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節選
我把我現在完成的著作托付給整個人類——不是給這代人,或我的同胞——我相信它們對人類不至于沒有價值,雖然也有可能這價值只遲緩地被評定,正如其他形態的優秀之物不可避免的命運那樣。只有為了整個人類,而不為了這來去匆匆的一代,跟著片刻的虛幻在那兒鬼混的,我的心才幾乎違反意志地透過漫長的一生持續地追求它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就算人家多么冷漠,也不能動搖我對它的價值堅定的信念。我一再目擊錯誤、不良的東西,*后還看到荒謬、沒有意義的玩意兒1受普遍尊崇,我對自己說,要是那能夠體認真正正確東西的知音之士不是那么稀少,弄得我們居然花了二十年的光陰,徒然地苦尋伯樂,則能夠創作這樣東西的人,或許不至于少得讓他們的作品以后成了俗事之無常當中一個稀罕珍貴的例外。這樣一來,后代將無樂觀的遠景可言,這樣的遠景正是每一個有高尚目標的人為了確保立場所不可或缺的。任何人從事并嚴肅地追求一件并不導致物質上好處的事,便不該奢望博取同時代人的同情。倒是說,他多半會看到,同時代膚淺的一面卻風行于世,像是理所當然。因為事情本身也必須是為了它自己的緣故而被追求,不然就不可能成功,要知道,每一個企圖,每一個目的,要把它看透的話,都是很危險的啊。因此,就像是文學史已經完全地證實過的一樣,每一個有價值的東西,要有長時間才能掌握得住威信,尤其是那屬于指導性質而非享受性質的;同時,錯誤常如百花怒放。因為要把事情跟它膚淺的表面結合,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極困難的。的確,這正是這貪得無厭的世界的不幸,每一件東西都要來滿足它的渴想、它的需求,并受它的支配。所以,世界并不準備讓每一項高貴且莊嚴像是跟著光明與真理走那樣的努力,蓬勃生長、毫不受阻撓,并為著自己而存在。但甚至當這么一個努力一旦能夠確立自身,它的觀念就這樣被介紹進來的時候,物質利益和私人目的,馬上就把握住了它,把它當作工具和掩飾。所以,當康德再度把哲學導向批評的境地后,它就注定要立刻變成高高在上的一些人政治的工具,和底下一些人私人的目的了——當然,正確地說,被這樣利用的,不是哲學而是它的替身。這情形我們早已司空見慣,因為,簡直讓你難以相信地,有那么多數不清的大眾,天性上根本就無法容納除了物質目的以外任何的東西;他們甚至連體會那些其他的東西都談不上。所以,真理的追求對我們來講總只是一個高不可攀、異于常規的事物,無法盼望所有人或大部分人,甚至保守的極少數幾個,能嚴肅地參與它。但要是我們看到了,就像目前在德國的情形,看到了一陣出奇的忙亂,普遍汲汲營營著、寫著跟講著哲學的東西,那么,我們可以有自信地假定說,盡管看上去再怎么嚴肅、確定,那真正稱得上是這個運動primum mobile[*初的動機]、背后的動機的,其實還得算那實際的目的,而不是理想的目的;這就是說,在這里,注重的是私人的、官樣文章的、世俗的、政治性的、簡而言之物質的利益,造成的結果是,在這些動機中,派系的目的為自己安插了許多偽哲學家之筆進去。這樣,企圖取代了智慧,變成這些自尋煩惱者的指標;的確在這種關系當中,真理是他們*后才考慮到的。真理找不到同伴;相反地,它只能沉默而孤單地,穿過這些哲學的糾紛與喧囂,就像是穿過黑暗世紀的冬夜,而追求自己的路,這個黑暗世紀,埋首于教會嚴厲無比的信仰當中,而這種信仰,又是只能當作少數人享有甚至唯有寫在羊皮紙上才算數的高不可攀的理論來傳授的。事實上,我敢說,再沒有比一個時代,可恥地把哲學一方面當作一個政治工具,一方面作為生活的手段那樣,更有損于哲學了。不然,是不是我們應該相信,以這種努力、喧囂,真理,即使是違反了自己的意向,還是能夠大放光明?真理可不是妓女,把手臂環抱住那些并不愛她的男人頸上;相反,她是嬌貴的美人,就算那犧牲了一切想贏得她的人,也不見能夠獲得垂青呢。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2.22—1860.9.21) 德國哲學家,非理性主義哲學先導,唯意志論創始人。 先后提出“充足理由律”及其“四重根”,且對康德哲學有重要批判。 他對心靈屈從于器官、欲望和沖動的洞察,啟發了之后的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 其哲學思想深刻影響了瓦格納、尼采、托爾斯泰、莫泊桑、維特根斯坦等眾多文人和哲學家,以及愛因斯坦、薛定諤、弗洛伊德和榮格等科學家、心理學家。 代表作品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附錄與補遺》等。 譯者 林建國 中國臺灣翻譯家,代表譯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