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美學三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6925
- 條形碼:9787554616925 ; 978-7-5546-16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學三境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 王國維談美“柔美而霸道”,一句頂一萬句! 2. 做人就要活出人生該有的樣子,活出本真之美,我的一生要有我的境界,王國維做到了。 3. 以本性所愛成就自己,以本真之美靜觀人生 4. 讓平凡的生命綻放屬于自己的美,做更好的自己從“心中美之境界”開始,美是自帶芳香的自信! 5. 本書拿起來可以從任何一頁讀起,一段話就是一個觀點,簡潔犀利,金句頻出。這樣讀書才是一種享受,才能引發和展現出自我本真的美的共鳴與暫放。 6. 本書收錄《人間詞話》刪稿和定稿 7. 獨特的鎖線裝幀 彩色印刷,配精美插圖,裸脊鎖線裝,讓整本書在閱讀任何一頁都能夠完全攤平,無障礙欣賞美。 8. 封面采用經典中國色——莫高窟壁畫色系 莫高窟,延續了中國千年的文化之美,設計師用心打磨,只想給你帶來**眼美的享受
美學三境 內容簡介
美之境界是人類生命的“不錯精神食糧”。本書內容包含王國維對美與藝術的基本觀念,對審美、藝術等問題的具體見解。王國維個性鮮明,《美學三境》給大家傳遞的是“不錯美”。讓你不僅能“談美”“講美”更能在平凡的生命中活出人生該有的樣子,綻放出屬于自己專享的美。
美學三境 目錄
**編?? ?? 人間嗜好,大美無言
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 ·002
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 ·006
人間嗜好之研究 012
文學小言 ·017
與羅振玉論藝書 ·024
讀書小言 ·033
哲學辨惑 047
釋理 ·052
原命 ·069
第二編?? ??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孔子之美育主義 ·076
屈子文學之精神 ·080
國朝漢學派戴阮二家之哲學說 ·085
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傳 ·095
德國哲學大家汗德傳 ·100
叔本華與尼采 ·103
第三編?? ?? 翰墨丹青,古雅神韻
《紅樓夢》評論 ·122
宋元戲曲考(節選) ·151
唐寫本殘小說跋 176
《中國名畫集》序 ·178
《待時軒仿古鈐印譜》序 ·181
此君軒記 ·183
沈乙庵先生絕筆楹聯跋(壬戌) ·185
梁虞思美造象跋 ·186
甘陵相碑跋 ·187
第四編?? ??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
人間詞話定稿 ·190
人間詞話刪稿 ·209
人間詞話附錄 ·224
人間詞話拾遺 ·235
靜庵詩稿(節選) ·241
觀堂集林(節選) ·249
苕華詞(節選) ·253
美學三境 節選
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 天下有*神圣、*尊貴而無與于當世之用者,哲學與美術是已。天下之人囂然謂之曰無用,無損于哲學、美術之價值也。至為此學者自忘其神圣之位置,而求以合當世之用,于是二者之價值失。夫哲學與美術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萬世之真理,而非一時之真理也。其有發明此真理(哲學家),或以記號表之(美術)者,天下萬世之功績,而非一時之功績也。唯其為天下萬世之真理,故不能盡與一時一國之利益合,且有時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且夫世之所謂有用者,孰有過于政治家及實業家者乎?世人喜言功用,吾姑以其功用言之。夫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豈不以其有純粹之知識與微妙之感情哉?至于生活之欲,人與禽獸無以或異。后者政治家及實業家之所供給;前者之慰藉滿足,非求諸哲學及美術不可。就其所貢獻于人之事業言之,其性質之貴賤,固以殊矣。至就其功效之所及言之,則哲學家與美術家之事業,雖千載以下,四海以外,茍其所發明之真理,與其所表之之記號之尚存,則人類之知識感情由此而得其滿足慰藉者,曾無以異于昔。而政治家及實業家之事業,其及于五世十世者希矣。此又久暫之別也。然則人而無所貢獻于哲學、美術,斯亦已耳,茍為真正之哲學家、美術家,又何慊乎政治家哉! 披我中國之哲學史,凡哲學家無不欲兼為政治家者,斯可異已!孔子大政治家也,墨子大政治家也,孟、荀二子皆抱政治上之大志者也。漢之賈、董,宋之張、程、朱、陸,明之羅、王無不然。豈獨哲學家而已,詩人亦然。“自謂頗騰達, 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非杜子美之抱負乎?“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虞唐”,非韓退之之忠告乎?“寂寞已甘千古笑,馳驅猶望兩河平”,非陸務觀之悲憤乎?如此者,世謂之大詩人矣。至詩人之無此抱負者,與夫小說、戲曲、圖畫、音樂諸家,皆以侏儒、倡優自處,世亦以侏儒、倡優畜之。所謂“詩外尚有事在”,“一命為文人,便無足觀”,我國人之金科玉律也。嗚呼,美術之無獨立之價值也久矣!此無怪歷代詩人,多托于忠君愛國、勸善懲惡之意,以自解免,而純粹美術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無人為之昭雪者也。此亦我國哲學、美術不發達之一原因也。 夫然,故我國無純粹之哲學,其*完備者,唯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耳。至于周、秦、兩宋間之形而上學,不過欲固道德哲學之根柢,其對形而上學非有固有之興味也。其于形而上學且然,況乎美學、名學、知識論等冷淡不急之問題哉!更轉而觀詩歌之方面,則詠史、懷古、感事、贈人之題目彌滿充塞于詩界,而抒情敘事之作什佰不能得一,其有美術上之價值者, 僅其寫自然之美之一方面耳。甚至戲曲、小說之純文學,亦往往以懲勸為旨,其有純粹美術上之目的者,世非惟不知貴,且加貶焉。于哲學則如彼,于美術則如此,豈獨世人不具眼之罪哉,抑亦哲學家、美術家自忘其神圣之位置與獨立之價值,而葸然以聽命于眾故也? 至我國哲學家及詩人所以多政治上之抱負者,抑又有說。夫勢力之欲,人之所生而即具者,圣賢豪杰之所不能免也。而知力愈優者,其勢力之欲也愈盛。人之對哲學及美術而有興味者,必其知力之優者也,故其勢力之欲亦準之。今純粹之哲學與純粹之美術,既不能得勢力于我國之思想界矣,則彼等勢力之欲,不于政治,將于何求其滿足之地乎?且政治上之勢力, 有形的也,及身的也;而哲學、美術上之勢力,無形的也,身后的也。故非曠世之豪杰,鮮有不為一時之勢力所誘惑者矣。雖然,無亦其對哲學、美術之趣味有未深,而于其價值有未自覺者乎?今夫人積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諸文字、繪畫、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賦之能力之發展,而此時之快樂,決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且此宇宙人生而尚如故,則其所發明所表示之宇宙人生之真理之勢力與價值,必仍如故。之二者,所以酬哲學家、美術家者,固已多矣。若夫忘哲學、美術之神圣,而 以為道德政治之手段者,正使其著作無價值者也。愿今后之哲學、美術家,毋忘其天職,而失其獨立之位置,則幸矣! (原載《教育世界》雜志1905 年。) 文學小言 一 昔司馬遷推本漢武時學術之盛,以為利祿之途使然。余謂一切學問皆能以利祿勸,獨哲學與文學不然。何則?科學之事業,皆直接間接以厚生利用為旨,古未有與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相刺謬者也。至一新世界觀與新人生觀出,則往往與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不能相容。若哲學家而以政治及社會之興味為興味,而不顧真理之如何,則又決非真正之哲學。以歐洲中世哲學之以辯護宗教為務者,所以蒙極大之污辱,而叔本華所以痛斥德意志大學之哲學者也。文學亦然。 的文學,決非真正之文學也。 二 文學者,游戲的事業也。人之勢力用于生存競爭而有余,于是發而為游戲。婉孌之兒,有父母以衣食之,以卵翼之,無所謂爭存之事也。其勢力無所發泄,于是作種種之游戲。逮爭存之事亟,而游戲之道息矣。唯精神上之勢力獨優,而又不必以生事為急者,然后終身得保其游戲之性質。而成人以后,又不能以小兒之游戲為滿足,于是對其自己之感情及所觀察之事物而摹寫之,詠嘆之,以發泄所儲蓄之勢力。故民族文化之發達,非達一定之程度,則不能有文學;而個人之汲汲于爭存者,決無文學家之資格也。 三 人亦有言:名者利之賓也。故文繡的文學之不足為真文學也,與 的文學同。古代文學之所以有不朽之價值者,豈不以無名之見者存乎?至文學之名起,于是有因之以為名者,而真正文學乃復托于不重于世之文體以自見。逮此體流行之后, 則又為虛玄矣。故模仿之文學,是文繡的文學與 的文學之記號也。 四 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寫自然及人生之事實為主,后者則吾人對此種事實之精神的態度也。故前者客觀的,后者主觀的也;前者知識的,后者感情的也。自一方面言之,則必吾人之胸中洞然無物,而后其觀物也深,而其體物也切;即客觀的知識,實與主觀的感情為反比例。自他方面言之,則激烈之感情,亦得為直觀之對象、文學之材料;而觀物與其描寫之也,亦有無限之快樂伴之。要之,文學者,不外知識與感情交代之結果而已。茍無銳敏之知識與深邃之感情者,不足與于文學之事。此其所以但為天才游戲之事業,而不能以他道勸者也。 五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階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同叔《蝶戀花》),此**階級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階級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階級也。未有不閱**第二階級,而能遽躋第三階級者。文學亦然。此有文學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養也。 六 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 七 天才者,或數十年而一岀,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之以學問,帥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文學。此屈子、淵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曠世而不一遇也。 八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燕燕于飛,頡之頏之。”“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人體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 其觀物亦真。 九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以《離騷》《遠游》數千言言之而不足者,獨以十七字盡之,豈不詭哉!然以譏屈子之文勝,則亦非知言者也。 十 屈子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者也。宋玉、景差感屈子之所感,而言其所言;然親見屈子之境遇與屈子之人格,故其所言,亦殆與言自己之言無異。賈誼、劉向其遇略與屈子同,而才則遜矣。王叔師以下,但襲其貌而無真情以濟之。此后人之所以不復為楚人之詞者也。 十一 屈子之后,文學上之雄者,淵明其尤也。韋、柳之視淵明,其如賈、劉之視屈子乎?彼感他人之所感,而言他人之所言,宜其不如李、杜也。 十二 宋以后之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者,其唯東坡乎? 山谷可謂能言其言矣,未可謂能感所感也。遺山以下亦然。若國朝之新城,豈徒言一人之言已哉?所謂“鶯偷百鳥聲” 者也。 十三 詩至唐中葉以后,殆為羔雁之具矣。故五季、北宋之詩 (除一二大家外)無可觀者,而詞則獨為其全盛時代。其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皆詩不如詞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詞亦為羔雁之具,而詞亦替矣 (除稼軒一人外)。觀此足以知文學盛衰之故矣。 十四 上之所論,皆就抒情的文學言之(《離騷》、詩詞皆是)。至敘事的文學(謂敘事傳、史詩、戲曲等,非謂散文也),則我國尚在幼稚之時代。元人雜劇辭則美矣,然不知描寫人格為何事。至國朝之《桃花扇》則有人格矣,然他戲曲則殊不稱是。要之,不過稍有系統之詞,而并失詞之性質者也。以東方古文學之國,而*高之文學無一足以與西歐匹者,此則后此文學家之責矣。 十五 抒情之詩,不待專門之詩人而后能之也。若夫敘事,則其所需之時日長,而其所取之材料富,非天才而又有暇日者不能。此詩家之數之所不可更仆數,而敘事文學家殆不能及百分之一也。 十六 《三國演義》無純文學之資格,然其敘關壯繆之釋曹操, 則非大文學家不辦。《水滸傳》之寫魯智深,《桃花扇》之寫柳敬亭、蘇昆生,彼其所為固毫無意義,然以其不顧一己之利害,故猶使吾人生無限之興味,發無限之尊敬,況于觀壯繆之矯矯者乎?若此者,豈真如汗德所云,實踐理性為宇宙人生之根本歟?抑與現在利己之世界相比較,而益使吾人興無涯之感也?則選擇戲曲、小說之題目者,亦可以知所去取矣。 十七 吾人謂戲曲、小說家為專門之詩人,非謂其以文學為職業也。以文學為職業,的文學也。職業的文學家,以文學得生活;專門之文學家,為文學而生活。今的文學之途,蓋已開矣。吾寧聞征夫思婦之聲,而不屑使此等文學囂然污吾耳也。 (原載《教育世界》雜志1906 年。)
美學三境 作者簡介
王國維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學和文學思想家。他第一個試圖把西方美學,文學理論融于中國傳統美學和文學理論中,構成xin的美學和文學理論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既集中國古典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大成,又開中國現代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先河。 在中國美學和文學思想史上,他是從古代向現代過渡的橋梁,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