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悲劇的誕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83716
- 條形碼:9787511383716 ; 978-7-5113-8371-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悲劇的誕生 本書特色
★《悲劇的誕生》為德國哲學家尼采經典代表作之一,寫于1870-1871年間。 ★尼采借用了日神阿波羅和酒神狄奧尼索斯這兩個希臘神話形象來傳達自己的藝術觀和藝術理想。 ★在希臘神話中,日神阿波羅和酒神狄奧尼索斯都與藝術息息相關,卻都代表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藝術形式,同時也在以不同的方式盡可能拯救著人世間的悲劇。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賦予古希臘神話中的日神與酒神以強烈的象征意義,同時并對蘇格拉底科學樂觀主義為特征的現代文化做出了批判。
悲劇的誕生 內容簡介
《悲劇的誕生》一書主要從兩個問題出發,其一是探究人類文化的本質,指出現代文化所存在的弊病,其二是探討生命存在的意義。尼采在書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的二元對立。他認為希臘悲劇源于酒神世界觀和日神世界觀的碰撞,對希臘悲劇的本質做出了不同的、全新的解釋。而書中提到的日神代表的是一個理性的幻象世界,為人們制造美好表象,減輕存在所帶來的痛苦,免于直面殘酷的現實。而酒神所對應的是非理性的、放縱的現實世界,讓人們在迷醉中回歸自然本體,歸于原始的統一。尼采所要尋找的是兩者之間的一種平衡,唯有藝術世界方能維持此種平衡,而悲劇藝術也可成為解救存在之痛的良藥。
悲劇的誕生 目錄
悲劇的誕生 節選
通過邏輯縝密的思考,從直觀的可靠性出發,我們就能認識到藝術的不斷發展與酒神和日神 的二元對立密不可分,就像繁衍生息需要兩性共存,兩性永遠處于沖突的狀態,間或有相互和解的時候,此刻,美學科學將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從希臘人那里借用了這些名稱,希臘人雖然沒有闡述概念,而是通過生動的神靈形象,向有識之士揭示希臘藝術觀的深刻奧秘。日神和酒神這兩位希臘藝術之神讓我們了解到,于希臘人而言,日神的意象藝術和酒神的無意象音樂藝術之間存在極大的對立,不論是起源還是目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相互沖突又相互依存,相互激發出更有生命力的新生代,維持因對立而存在的沖突,“藝術”這一通用詞匯僅僅是從表面上彌合了這種對立。*后,只有通過希臘“意志”中形而上的奇跡,二者才能相互結合,*終產生阿提卡悲劇 ,這種結合酒神與日神的藝術作品。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兩種力量,我們首先要把它們看作是夢與醉兩個分開的藝術世界。通過這兩種生理現象,我們能夠看到日神與酒神之間的那種對立。在盧克萊修 看來,眾神的宏偉形象是于夢中首次在人類的靈魂面前顯靈,偉大的雕刻家是于夢中看到了神祇那優美的身材比例;若希臘詩人被問及詩歌創作的奧秘,我們同樣會想起夢,就如名歌手 中的漢斯?薩克斯所言: 朋友啊,詩人的使命 便是記錄和釋義他的夢。 請相信,人類*真實的幻象 只在夢中顯現意象: 所有詩歌藝術 不過是夢的昭示。 人人造夢時都是藝術家,而夢的迷人幻象是所有意象創作藝術的前提,也是詩歌創作的重要部分。我們享受做夢,無須借助任何方法,就能理解夢中的形象,我們能與夢中所有事物對話,沒有什么無關緊要或可有可無的東西。然而,即使處于這種夢境現實*為鮮活之時,我們依然認為這只不過是假象;至少我的經驗就是如此,我可以舉出大量例子以及詩人名言,來證明自己的經驗的確常見,甚至合乎常理。哲學從本質上就有預知能力,認為在人類生活和存在的現實背后,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現實;換言之,這現實也是一種假象。叔本華 就曾說過,一個人是否有哲學能力,取決于他是否有這樣的天賦,能夠偶然感知人和萬物只是幻影或夢中意象。正如哲學家關注存在的現實一樣,有藝術敏感性的人關注夢的現實:他密切而又愉悅地關注著夢的現實,用這些意象來闡釋生活的意義,并借此來為生活演習。他所看到的,不僅是這些愉悅、親切的意象,還看到了嚴肅、陰沉、悲傷、黑暗、突然的郁結、機遇的嘲弄、焦慮的期待,簡言之就是生命的“神曲”,甚至包括其中的“地獄篇”,但也不僅僅是出皮影戲——因為他在這戲劇之中,體驗其中的痛苦——可是,也從來沒有某個短暫的瞬間,覺得這只是一種假象。也許有人會記得,像我一樣,在夢中遇到危險、面臨恐懼時大聲鼓勵自己:“這只是一個夢!我要繼續夢下去!”我甚至聽說過,有人能夠在連續三個或多個晚上做同一個連貫的夢。由此可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即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深刻基礎上,我們伴隨著無上的愉悅與快樂的必要性體驗著這種夢。 希臘人也通過日神表達了體驗夢境的快樂必要性:日神是創造意象之神,也是預言之神。究其詞源,他是“發光者”,是光明之神;因此,日神也掌控著內心幻想世界的迷人假象。這更高深的真理,即這些完美夢境與日常世界難以深知的現實形成對比,加之在睡夢中自然的幫助和治療作用的深刻認識,都象征著預言能力,也象征著所有的藝術,有了這些藝術,生命才有意義。但是,日神的意象也必定有一條大致的輪廓,夢境也不可病態以免越界,如此,即使情況不樂觀,這假象世界也會讓我們誤以為是粗糙的現實;其意象必須有清晰的界限,釋放狂放的沖動,創造意象之神的冷靜機智。按照其起源,日神的眼睛必須是“耀若太陽”;即使眼神表現出憤怒或是不快,也會發揮出神圣的品質,展現出迷人的假象。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叔本華關于人類困于摩耶之幕 下的話,也適用于日神。《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冊第416頁寫道: 就像船夫坐在小船上,讓他那不堪一擊的小船,漂浮在無邊無際的驚濤駭浪之上,隨著大海的怒濤起起伏伏;同樣,孤身的人面對這滿是磨難與痛苦的世界,托身于個體化原理,平靜置身于其中。 的確,日神可以說是以*崇高的方式,表達了對個體化原理的絕對信任,以及困于其中之人的平靜安坐精神;日神甚至被認為是為個體化原理的偉大神圣形象,舉手投足以及凝視之間,向我們傳達了“假象”所有的愉悅、智慧與美麗。在同一處,叔本華曾提到,當人們借由充分合理原則證實了一種例外,而突然感到困惑,對現象世界的認知形式失去信心時,就會產生巨大的驚恐。若是這個體化原理支離破碎,那么此時在這驚恐之上,再加上來自人的內心深處即天性之中的幸福的狂喜,我們就會瞥見酒神精神的本質,以醉來比擬*為恰當。或由于所有人類、種族在其頌詩中提到的麻醉飲品,或由于春日來訪之時大自然洋溢著生命的渴望,酒神精神的萌芽日益壯大,讓主體完全消失至渾然忘我之境。在德國中世紀,受到酒神力量的驅使,人群不斷聚集,載歌載舞,巡游各地;從這些圣約翰和圣維圖斯舞 者身上,我們能看到古希臘人的酒神合唱隊及其在小亞細亞的前史,甚至能看到古巴比倫及其狂歡的薩凱亞節。有些人或是缺乏經驗,或是精神遲鈍,自滿于自身的健康,對這些現象不屑一顧,認為這是“通病”;當然,這些可憐的人兒絲毫沒有意識到,當酒神的狂熱追隨者熱烈地在他們身邊喧囂時,他們的“健康”黯淡如鬼魅,蒼白如白紙。
悲劇的誕生 作者簡介
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尼采對于后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上。他的寫作風格獨特,語言常常晦澀難懂。代表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尼采在著作中對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 譯者簡介: 潘秀珍,北師大外文學院翻譯碩士,擅長文學、哲學等領域的翻譯,多次參與大型翻譯項目,協作完成聯合國外交文件翻譯,在校期間參與了國家科研項目,致力于中華典籍翻譯語料庫云平臺構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