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479775
- 條形碼:9787545479775 ; 978-7-5454-797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本書特色
當今,我國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使經濟全球化逆潮涌動,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我國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高水平開放形成改革發展新格局,不僅有利于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而且對于促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推動世界抗疫成功和經濟復蘇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本書對于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經驗、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以堅定自信的姿態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征程具有重要的促進和指導作用。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中國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改革新發展格局的措施展開,即繼續擴大市場開放釋放內需潛力,繼續推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進程,繼續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區域開放發展新格局,繼續推進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建設,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等。本書的出版,對我國成功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開創性的探索和實踐總結,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實踐,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經驗,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以堅定、自信的姿態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征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目錄
緒論 以高水平開放形成改革發展新布局 /1
**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選擇 /19
**節 疫情嚴重沖擊經濟全球化 /21
第二節 疫情凸顯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8
第三節 高水平開放:應對大變局的中國選擇 /40
第二章 以高水平開放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49
**節 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蘊藏巨大內需潛力 /51
第二節 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 /61
第三節 適應消費結構升級主動擴大進口 /67
第四節 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 /76
第三章 推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進程 /83
**節 雙邊、多邊自由貿易進程與高水平開放的新要求 /85
第二節 推動形成“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制度安排 /93
第三節 推動中歐經貿合作由投資協定走向自貿協定 /109
第四節 加快中日韓自貿區建設進程 /119
第五節 推進RCEP全面落實生效 /128
第六節 積極考慮加入CPTPP /134
第四章 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141
**節 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趨勢 /143
第二節 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新格局 /150
第三節 發揮數字貿易發展新優勢 /160
第四節 加快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進程 /171
第五章 加快形成區域開放發展新格局 /183
**節 以區域開放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185
第二節 以高水平開放形成東北振興新動力 /190
第三節 以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206
第四節 以西部大開放帶動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216
第六章 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 /227
**節 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轉型升級 /229
第二節 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建設 /240
第三節 對標全球*高水平開放形態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252
第七章 以開放創新贏得國內發展與國際競爭主動 /261
**節 開放創新的大趨勢 /263
第二節 以開放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73
第三節 構建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網絡 /282
第四節 形成“聚全球人才而用之”的制度安排 /289
第八章 以制度型開放促進制度性變革 /303
**節 制度型開放是高水平開放的突出特點 /305
第二節 以制度型開放促進市場化改革進程 /314
第三節 打造市場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325
第四節 以制度型開放推動政府治理變革 /333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節選
與改革開放初期的出口導向不同,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加快形成 與大國經濟相適應的開放體系。 一、把擴大內需作為高水平開放的戰略基點 “十四五”時期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是我國社會矛盾變化的客觀要求,是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大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1.高水平開放要適應社會矛盾變化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強調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社會矛盾變化對高水平開放提出新的要求,主要表現在開放不僅僅是滿足國外需求,更重要的是滿足國內需求。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就是要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時代特征,使對外開放的進程充分體現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適應社會矛盾變化推進高水平開放,關鍵是突出開放導向的變化,應當說這是一個全面、系統的歷史性變化。 2.高水平開放要適應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 (1)把握經濟轉型升級與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歷史交匯的時代特征。盡管疫情下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潮,但新型經濟全球化初見端倪。我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簽署RCEP等,都體現了新型經濟全球化開放包容的大趨勢。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融入國際大循環,就是要通過推進新型經濟全球化實現國內經濟轉型升級。 (2)把握產業變革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歷史交匯的時代特征。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到來,全球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就是要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在新的國際賽道上占據領先地位。 (3)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新一輪全球自由貿易進程歷史交匯的時代特征。我國服務型消費與全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同步契合、交相輝映,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歷史機遇。以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就是要把國內產業變革、消費結構升級和推動新一輪全球自由貿易進程有機結合,通過主動參與全球服務貿易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3.高水平開放要體現大國經濟特點 內需是大國經濟的根基。從美國、日本、德國等國發展的歷史經驗看,大國經濟需要利用外需,但不能建立在外需的基礎之上,大國經濟*終都走向以內需驅動為主的發展道路。大國經濟也只有建立在消費主導的基礎之上,才能在發展上不受制于人,才能真正擁有大國話語權,才能形成全球影響力。 二、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進高水平開放 “十四五”時期推進高水平開放,關鍵是把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利用好、發揮好,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促進國際國內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贏得國內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地位。 1.我國具有不斷成長的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1)我國擁有超大人口規模優勢。從全球主要經濟體人口比較來看,截至2019年末,我國內地總人口數量為14.0005億人,占全球人口數量的18.4%,是東盟(約6.54億人)的2.14倍,是歐盟(約5.13億人)的2.73倍,是美國(約3.27億人)的4.28倍,是日本(約1.27億)的11倍。 (2)我國擁有超大勞動力規模優勢。2019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為9.92億人,占到全球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的20%,是美國(約2.14億人)的4.64倍,是歐盟(約3.31億人)的3倍,是日本(約0.76億人)的13.05倍。 (3)我國擁有超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優勢。中等收入群體人數增長是超大規模消費市場的基礎。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的人數已經超過了4億人,按照同樣的標準(三口之家年均收入10萬~50萬元),歐盟、美國和日本的中等收入群體人數分別約為2.1億人、1億人、8500萬人。按照該標準,目前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人數已經相當于歐盟、美國和日本的總和。 2.立足促進國內大循環推進高水平開放 (1)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穩定器。由于有著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我國的經濟增長相對穩定,更能夠避免大幅波動。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1978—2018年中國GDP增長率的變異系數為0.2830,同期美國、日本、印度和世界的變異系數分別為0.6837、1.0893、0.4360和0.4187。就是說,這意味著制度安排和宏觀調控使我國經濟在長時段內具有超高速增長、低水平波動的特征。 (2)超大規模消費市場是我國高水平開放的王牌。一方面,超大規模消費市場為我國應對外部沖擊提供了巨大回旋余地,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更具有韌性,更能夠經受住狂風驟雨。另一方面,超大規模消費市場是我國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關鍵,其為拓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關系提供重要條件,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重要紅利。 (3)讓高水平開放服務于國內大循環。我國新發展階段的高水平開放,需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但與以往有所不同,是“以我為主”的開放。就是說,高水平開放需要把立足點放在國內發展上,把著眼點放在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上。 3.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1)以高水平開放形成大國經濟的開放體系。盡快改變過去以激勵出口、抑制進口為重要特征的開放體系;主動擴大進口,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推進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等等。 (2)突出超大規模消費市場聯通國際國內的重要作用。以高水平開放突出超大規模國內消費市場優勢,既把握雙邊、多邊自由貿易進程的主動權,又使擴大開放服務于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升級。 (3)突出開放創新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引領作用。高水平開放要突出開放創新,更加注重通過集聚全球創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創新收益與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作者簡介
遲福林,現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院董事局執行主席,兼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海南省政府咨詢顧問、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特聘專家、廣東省政府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顧問委員;多年來致力于經濟轉軌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交了百余份政策建議報告,在決策和實踐層面產生了積極影響;主要著作有:《邁向新體制——中國經濟轉軌時期若干改革問題研究》《海南新體制構架與實踐》《轉型中國——中國未來發展大走勢》(合著)等;獲得了蔣一葦企業改革與發展首屆基金優秀論文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論文獎、中國發展研究獎等在內的多個獎項。 張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育與科研網絡中心主任。 方栓喜,現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