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單讀書系: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78889
- 條形碼:9787532178889 ; 978-7-5321-7888-9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單讀書系: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精裝) 本書特色
★ 意大利攝影家老安,自1981年來華,與中國結緣四十年。他不僅是中國四十年變革的持續觀察者,也用照片和視頻深入參與當代中國文藝進程,記錄了一個個與眾不同的中國故事。本書是他的**部作品集。 ★ 老安的攝影,聚焦于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遠離符號化、程式化的視覺虛構,追求一種身臨其境的同感。對于西方讀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少被看見的中國,更糟的是,它從未被想象過。老安說,“中國之后是岔路口”,而這些作品,將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坐標。對于中國讀者來說,這些照片讓我們重新回到四十年變革的起點,回顧被我們忽視和遺忘的生活細節,在那乍暖還寒的時節,我們曾以無比的耐心、熱忱和希望,把貧窮、破舊與樸素的日子,整飭為值得過活的生活。 ★ 190幀照片,記錄下20多個城市的街頭戲劇與日常即景:破舊卻熱鬧的街頭,貧乏卻擁擠的店鋪,一條可能走不通的深巷,盤桓郊野的戀人,孩子在公園玩鬧,茶館、飯店、夜晚的小書攤,總是聚集著人群,櫥窗里的模特訴說何謂幸福生活,男青年在舞廳瘋狂扭動,女大學生背著槍軍訓歸來,隨處可見口號、標語,呼喚未來,號召行動…… ★ 老安的作品,攜帶歐洲百年攝影的觀看基因,跳脫出報道攝影的窠臼,不受風格制約。在平視而溫和的觀看中,將往昔的殘痕與即將來臨的事物的預兆凝結于一瞬。老安從不把自己的欲望表現在前,與物象保持禮貌的距離,擯棄濫情、擯棄抱怨、擯棄明辨是非,像個過來人,不憤怒、不嘲諷……他的藝術,輕松自如地滲透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美學的光芒。 ★ 本書還收錄了陳丹青、劉小東、顧錚的評論文章,老安與奧利沃·巴爾別里、彭磊、馮夢波的對談,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寫的風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氣呼呼的小詞典》。 ★ 本書以8開大尺寸印刷,超大畫幅,呈現影像的質感、生活的細節,具有收藏價值。
單讀書系: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意大利攝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國拍攝的190余幀照片,記錄下了那個“稍息年代”里中國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場景。 照片里的中國,剛剛走出動蕩不安的歲月,尚未來得及擁抱傳真手機網絡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見的、短暫的沉靜時刻,人們在喘一口氣,準備躍入即將來臨的狂熱。 老安的攝影,聚焦于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構圖里,在有限的畫幅中,捕捉無窮無盡的細節。它們無意于報道與解釋,卻留存下一個時代的氣氛。我們將在這些照片中目擊自己的記憶,也將看見我們的遺忘,并重新發現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書還收錄了陳丹青、劉小東、顧錚的評論文章,老安與奧利沃·巴爾別里、彭磊、馮夢波的對談,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寫的風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氣呼呼的小詞典》。
單讀書系: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精裝) 目錄
單讀書系: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精裝) 作者簡介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緹(Andrea Cavazzuti),意大利圖片及視頻攝影家,畢業于威尼斯大學中文系。1981年來華短期進修,次年留學復旦,遂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七十年代涉足攝影,繼而投身視頻影像,創作甚多,涉及藝術社會各個方面。 老安深入參與當代中國文化的進程。他與林兆華、李六乙等戲劇導演合作,以多媒體藝術介入劇場;與寧瀛、郭寶昌、彭磊等合作攝制電影,與徐星等合作拍攝紀錄片,并借庫奈里斯來華舉辦展覽之際,拍攝紀錄片《庫奈里斯在北京》;采訪王小波、韓寒、孫甘露、汪建偉等作家藝術家;與吳蠻合作,以視頻記錄中國當代民間音樂;還創作影像裝置作品,參與當代藝術展覽…… 在意大利與中國、中國與世界之間,在從前與未來之間,老安以自己不加修飾的照片與視頻,不斷提問,不斷尋求答案。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推拿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