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革命時期的愛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21693
- 條形碼:9787530221693 ; 978-7-5302-216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革命時期的愛情 本書特色
★“‘愛’這個字眼非常殘酷。”王小波筆下zuì 為哀傷的故事。 ★我zuì 喜歡的作家是馬爾克斯。其實也說不上喜歡他的哪部作品,我喜歡的是他創造的句式,比方說,霍亂時期的愛情,簡直妙到極處。仿此我們有:革命時期的發明,革命時期的愛情,等等。 ★“光榮屬于國王,有趣屬于我們。” ★文化界大佬心頭朱砂:止庵實錘表白 、戴錦華長文評議 、復旦教授嚴鋒專題解讀……永遠有人正在愛上王小波! ★李銀河du家授·權,親自審定:依據王小波離世前定本逐一勘校,補齊3段文字、修訂80余處訛誤。 ★匠心設計,專色印刷,精裝典藏。 海報:
革命時期的愛情 內容簡介
這件事發生在五月一開始的幾天。 我騎著車子從外面破破爛爛的小胡同里進來,嘴里唱著一支不知所云的歌。×海鷹出于好奇爬到塔上來看我,卻被我一把捉住手腕攆了出來。然后我就使她怦然心動。 她告訴我我們倆影響不好,我簡直是無動于衷。“影響不好”算個什么?不過這也能算個開始。就在那時我對她怦然心動。 ========= 《革命時期的愛情》從一幅裸女畫引發的追逐開始講述,坦白呈現了一個男人的少年初戀、青年畸戀、成年執手之戀,語言幽默,既傷感又浪漫。
革命時期的愛情 目錄
序1
**章5
第二章37
第三章69
第四章96
第五章120
第六章150
第七章168
第八章195
革命時期的愛情 節選
王二年輕時在北京一家豆腐廠里當過工人。那地方是個大雜院,人家說過去是某省的會館。這就是說,當北京城是一座灰磚圍起的城池時,有一批某個省的官商人等湊了一些錢,蓋了這個院子,給進京考試的舉人們住。這件事太久遠了。它是一座細磚細瓦的灰色院子,非常的老舊了。原來大概有過高高的門樓,門前有過下馬石拴馬樁一類的東西,后來沒有了,只有一座水泥門樁的鐵柵欄門,門里面有條短短的馬路,供運豆腐的汽車出入。馬路邊上有一溜鐵皮搭的車棚子,工人們上班時把自行車放在里面。棚子的盡頭有個紅磚砌的小房子,不論春夏秋冬里面氣味惡劣,不論黑夜白天里面點著長明燈,那里是個廁所。有一段時間有人在里面的墻上畫裸體畫,人家說是王二畫的。 王二在豆腐廠里當工人時,北京冬天的煙霧是紫紅色的,這是因為這座城里有上百萬個小煤爐,噴出帶有二氧化硫的煤煙來。當陽光艱難地透過這種煤煙時,就把別的顏色留在天頂上了。這種顏色和他小時候見過的煙霧很近似。對于顏色,王二有特別好的記憶力。但是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罷,他居然是個色盲。早知道自己是個色盲,他也不會學畫,這樣可以給自己省去不少的麻煩。 王二在豆腐廠當工人時,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色盲,將來當不了畫家。相反,他們只知道他右手的手指老是黑黑的,而別人不這樣。這說明只有他經常拿著炭條畫素描,別人則不畫。而廁所墻上的裸體畫正是炭條畫的。除此之外,畫在白墻上的裸體女人雖然是一幅白描,只有寥寥可數的幾根線條,那幾根線條卻顯得很老練,很顯然是經常畫才能畫得出來。這些事足以證明是他畫了這些畫。那個女人被畫出來以后,一直和上廁所的人相安無事。直到后來有人在上面用細鉛筆添了一個毛扎扎的器官和一個名字,問題才變得嚴重起來。照他看來,原來作畫的和后來往上添東西的顯然不是一個人。但是這些話沒人肯聽。人家把廁所的墻重新粉刷了,可是過了沒幾天,又有人在廁所里畫了這樣一個女人,并且馬上又有人添了同樣的東西,這簡直就是存心搗蛋了。你要知道,人家在那個女人身邊添的名字是“老魯”,老魯是廠里頭頭(革委會主任)的名字。這位老魯當時四十五六歲,胖乎乎的,兩個臉蛋子就像抹了胭脂一樣紅撲撲的,其實什么都沒抹。她說話就像吵架一樣,有時頭發會像孔雀開屏一樣直立起來。她是頭頭,這就是說,她是上面派來的。有她沒她,一樣地造豆腐,賣豆腐。但是誰也不想犯到她手上。當時還沒有證據說是王二畫了那幅畫,她就常常朝王二猛撲過來,要撕王二的臉。幸虧這時旁邊總是有人,能把她攔住。然后她就朝王二吐吐沫。吐吐沫想要吐準需要一定的練習和肺活量,老魯不具備這種條件,所以很少吐中王二,都吐到別人身上了。 廁所里的那個女人畫在尿池子的上方,跪坐著,手揚在腦后,有幾分像丹麥那個紀念安徒生的美人魚,但是手又揚在腦后,呈梳妝的姿勢。那個毛扎扎的器官畫在肚皮上,完全不是地方。這說明在這畫上亂添的人缺少起碼的人體解剖知識—假如老魯的那部分真的長得那么靠上的話,會給她的生活增加極多的困難。進來的人在她下面撒尿,尿完后抬起頭來看看她,同時打幾個哆嗦,然后就收拾衣服出去了。我猜就在打那幾個哆嗦時,那位不知名的畫家畫出了這個女人—總共也用不了五秒鐘,但是這五秒鐘幾乎能讓王二倒一輩子的霉。 王二在豆腐廠里當工人是一九七三年的事,當時北京城顯得十分破敗,這是因為城里的人衣著破舊。當時無所謂時髦,無所謂風流,大家也都沒有什么財產。沒有流行音樂,沒有電影可看,在百無聊賴之中,每個人都想找別人的麻煩。 一九七三年早已過去了,廁所里的淫畫是一件很常見的東西,像老魯那樣的人也無甚新奇之處。所以我們看到以上的論述,就如看一幅過時的新聞圖片,不覺得它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只有一種情況會使這一點發生變化,就是那位王二恰巧是你。把這一點考慮在內,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
革命時期的愛情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1997),中國當代作家。 1952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4年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回國后先后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成為自由撰稿人。小說《黃金時代》《未來世界》兩度摘得“《聯合報》中篇小說大獎”,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馬德普拉塔國際電影節zuì佳編劇獎”。1997年4月11日病逝。 代表作有雜文集《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沉默的大多數》,小說《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紅拂夜奔》等。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