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6630
- 條形碼:9787568076630 ; 978-7-5680-766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第二版) 本書特色
1.在知識體系上,注重本書為房屋建筑學課程實踐環節的指導教材。教材內容與現行規范內容一致,有針對性地增加了開展相應設計課題應該了解的建筑法規和規范的內容。內容設置圍繞當前工程生產實際需要,緊扣當前用人單位需求和學生就業需求。 2.在內容設置上,側重民用建筑設計中和生活聯系緊密的建筑,比如中學設計、住宅設計等,在內容上盡量體現完整性、科學性與先進性。 3.在實際應用上,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附有大量典型的實用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建筑方案設計表達章節,提高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 4.在章節安排上,和《房屋建筑學》教材配套,有利于任課教師分階段開展教學。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配合房屋建筑學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講解如何進行建筑設計的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設計的設計原理,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達到既能進行建筑方案設計和擴大初步設計,又能繪制建筑施工圖的水平。本書要求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圖紙,既使學生了解設計文件的深度要求,又訓練學生獨立繪圖的能力,并提高繪圖技巧,為后續畢業設計和參加工作后進行識圖、制圖、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書引入了土建行業近期新的BIM技術,運用此技術建立了模型,說明了建筑與結構兩個專業之間的關系;還加入了裝配式建筑的相關內容。 本書內容翔實、實例豐富、結構嚴謹、講解細膩,并設置了一定數量的有針對性的練習,特別適合作為高等院校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本科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等專科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建筑表現等相關從業人員使用。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第二版) 目錄
1.1剖切視口與圖紙的關系(1)
1.1.1剖面圖(1)
1.1.2平面圖(2)
1.2圖紙(4)
1.2.1比例(4)
1.2.2圖集(5)
1.2.3符號標注(5)
1.2.4作業建筑抄繪(6)
1.2.5作業根據三維透視圖繪制建筑平面圖(6)
第2章建筑平面設計(7)
2.1房間布置(7)
2.1.1家具布置(7)
2.1.2廚房布置(7)
2.1.3作業繪制住宅戶型放大平面圖(8)
2.1.4衛生間布置(8)
2.1.5作業公共衛生間布置(10)
2.2平面圖設計(10)
2.2.1矩形教室設計(10)
2.2.2別墅設計(12)
第3章剖面設計(14)
3.1樓梯間的剖面設計(14)
3.1.1雙跑樓梯間(14)
3.1.2剪刀樓梯間(15)
3.2建筑的剖面設計(16)
3.2.1分析已知的圖紙(16)
3.2.2繪制3—3剖面圖(17)
3.2.3作業游泳館剖面設計(22)
3.2.4作業 抄繪樓梯間剖面圖(25)
第4章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26)
4.1立面深化設計(26)
4.1.1外檐門窗及屋頂的設計(26)
4.1.2立面細部的設計(26)
4.1.3作業繪制立面圖(28)
4.2門窗立面詳圖(30)
4.2.1門大樣圖(30)
4.2.2窗大樣圖(31)
4.2.3門連窗大樣圖(31)
4.2.4幕墻大樣圖(32)
4.2.5門窗表(32)
4.2.6作業繪制門窗大樣圖(33)
第5章建筑在總平面中的布置(34)
5.1停車場設計(34)
5.1.1設計任務(34)
5.1.2設計思路(34)
5.1.3作業停車場設計(35)
5.2總平面布置(35)
5.2.1設計任務(36)
5.2.2設計思路(36)
5.2.3計算與作圖(37)
5.2.4作業總平面設計(38)
5.3總平面斷面設計(38)
5.3.1設計任務(38)
5.3.2設計思路(38)
5.3.3作業總平面斷面設計(39)
第6章結構設計(40)
6.1結構布置(40)
6.1.1布置框架柱(40)
6.1.2布置梁(40)
6.1.3布置基礎及基礎梁(41)
6.2繪制結構設計圖(42)
6.2.1繪制柱定位平面圖(42)
6.2.2繪制梁平面圖(43)
6.2.3繪制基礎及基礎梁平面圖(44)
6.2.4使用BIM技術生成結構三維模型(44)
6.2.5作業框架結構設計(48)
第7章高層建筑方案設計(51)
7.1設計條件(51)
7.1.1任務書(51)
7.1.2建筑組成及要求(51)
7.2設計過程(51)
7.2.1核心筒設計(52)
7.2.2兩室一廳一廚一衛設計(52)
7.2.3三室兩廳一廚兩衛設計(54)
7.2.4完善方案(56)
7.2.5設計雙跑樓梯作為疏散樓梯(56)
7.2.6板式樓與塔式樓(56)
第8章多層住宅建筑施工圖設計(57)
8.1設計任務(57)
8.1.1設計條件(57)
8.1.2設計完成工程量要求(57)
8.2設計指導(57)
8.2.1建筑方案設計(58)
8.2.2施工圖設計(59)
第9章南小18班建筑施工圖設計(60)
9.1設計任務(60)
9.1.1設計內容(60)
9.1.2設計條件(60)
9.1.3建筑組成(61)
9.1.4設計完成工程量要求(61)
9.2設計指導(62)
9.2.1總平面設計(62)
9.2.2建筑設計(63)
第10章裝配式建筑(65)
10.1裝配式建筑概述(65)
10.1.1裝配式建筑的分類(65)
10.1.2裝配式建筑的特點(66)
10.1.3裝配式建筑的核心參數(67)
10.1.4單類別構件重復率(67)
10.2兩種特殊的裝配式建筑(68)
10.2.1集裝箱式建筑(68)
10.2.2模塊化建筑(69)
10.2.3模塊化建筑設計實戰——大平層(70)
附錄(71)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第二版) 作者簡介
衛濤 1999年畢業于武漢城市建設學院規建系。Autodesk認證Revit講師、城鄉規劃講師、建筑工程師。國內建筑軟件教學的先行者與開拓者。擁有11年建筑設計院一線工作經驗,11年本科高校土建相關專業一線教學經驗。研究方向為基于BIM的設計軟件在建筑專業中的發展與應用。曾經出版過SketchUp、AutoCAD、天正建筑、PKPM、Revit、Tekla、3ds Max、V-Ray、BIM、Tekla、機電管線設計、鋼結構設計、房屋建筑學和裝配式建筑等方面的圖書近30部。創辦衛老師教學實驗室,并制作了大量建筑、結構、給排水、電氣和造價等領域高質量的教學視頻。參加過衛老師遠程培訓的學員數以萬計,不僅遍布祖國各地,而且有數百位海外學子利用便利的網絡得以深造。 何玭 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從事建筑方案設計、建筑施工設計、規劃方案設計等相關專業的設計與研究工作。曾參與設計杭州未來社區規劃方案、寧波檔案館方案、塔吉克石膏板項目等。先后參與《基于BIM的Revit建筑與結構設計案例實戰》《基于BIM的Revit裝配式建筑設計實戰》等圖書的編寫。參加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筑小組,主要研究方向為基于BIM的鴻業建筑設計。 沈佳燕 1997年12月出生,江蘇連云港人,畢業于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先后參與《建筑工程圖樣表示法習題集》《基于BIM的Revit建筑與結構設計案例實戰》《基于BIM的Revit裝配式建筑設計實戰》等圖書的編寫。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