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李自成》第六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57881
- 條形碼:9787515357881 ; 978-7-5153-5788-1
- 裝幀:70g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李自成》第六卷 本書特色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文學發展水平,深入揭示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歷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激勵人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我們策劃出版了這套“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為將該叢書打造成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叢書,我們成立了叢書評審專家委員會,成員均為密切關注和深刻了解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動態的資深評論家。委員會從歷史評價、專家意見和讀者喜好等方面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眾多優秀長篇小說進行綜合評定,從中選出70部描寫我國人民生活圖景、展現我國社會全方位變革、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主體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品力作。這些作品,大多為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等重大***獎項的長篇小說,政治性、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代表了中國文壇70年間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成就。 我們致力于“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的使命任務,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的同時,倡導精品閱讀,代領和推動未來的中國文學原創出版。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李自成》第六卷 內容簡介
《李自成》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為主線,描寫了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秋李自成和農民軍在陜西潼關南原大戰中,經過殊死戰斗,幾乎全軍覆沒,潛入深山,慘淡經營,重整旗鼓。后入河南,占洛陽,攻開封,克襄陽,破潼關,入西安,陷太原,所向披靡,于十七年春進入北京,崇禎自盡,明朝滅亡。在李自成走向輝煌勝利的同時,由于戰略、政策上的失誤.等原因,導致山海關之戰慘敗,回到北京,匆匆登極退出北京,——路節節潰敗,以至撤離西安,敗退豫鄂,很后單人獨騎犧牲于湖北九宮山,成為我國歷史.上一大悲劇英雄。 小說在反映上述主線的同時,又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明朝、滿清政權、上層各派政治勢力以及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軍方方面面的情形,以細致的筆觸描摹了從北京到開封、從宮廷到山野、從義軍到官軍、從關.內到關外的人情風俗、典章禮儀、衣冠服飾、飲食起居、作戰場……從而百科全書式地展現了17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生活。展示了豐富多彩、真實可信的朱明王朝的宮廷情景、帝后生活,回答了李自成為什么會失敗、崇禎為什么會人死國亡等人們所關心的歷史問題。崇禎是全書著力塑造的令人同情的另一個大悲劇人物。 本冊為第六卷。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李自成》第六卷 目錄
夢江南(第6-9章)
北京!北京!(第10-16章)
崇禎皇帝之死(第17-18章)
李自成在武英殿(第19-23章)
招降失敗(第24-25章)
決計東征(第26-30章)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李自成》第六卷 節選
高桂英首先在心中感到吃驚,隨即笑著說道: “皇上,咱們從前談過多次,一旦打下江山,建立新朝,**不許重用太監,第二避免后官干政,第三要抑制貴戚。所以自從破了洛陽,你稱為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之后,有許多事我都不過問了。你在襄陽稱新順王之后,我更不愿過問軍國大事。如今陛下如此吩咐,豈不違了我們原先常常談論的話?” 李自成苦笑一下,說道:“事情難辦哪!中央政府和六部中央衙門,差不多所有的文臣都是新投降的明朝官吏,有的是現任官吏,有的是卸任的鄉宦。咱們老八隊原來讀書人很少,文官都不是自己人,只有牛丞相、宋軍師是咱們自己的人,那是崇禎十三年起義跟咱們一道來的。李巖也是文臣,也算是起義的舊人了,可是他不肯在中央政府里邊做官。如今中央政府和中央各衙門的文官,都是幾個月之前投順的,或者近一兩個月來投順的。幾個月之前在襄陽投順的已經算是老資格了。” 他忽然放低了聲音:“這些文臣未必都同我們一心,其中有許多人是為著他們自家的功名利祿來的。如今朝廷的制度還不完備,加上我離開長安東征,牛金星和宋獻策、李巖都隨我前去,留在長安的眾多文臣,難免不各自營私。我有些放心不下。倘若玉峰是一個嚴厲的人,朝中的事情就好辦得多。可是他是一個有名的老好人,怕有時候人們瞞著他營私舞弊,亂了朝廷規矩。我擔心澤侯寬厚有余,威嚴不足。所以我囑咐他,有困難的事情,倘若不能決定時,可以進宮來同你商議。這不算后宮干政。” 他又笑了笑,接著說:“這是一時的權變,不是長法,等我從北京回來,就不讓你過問朝內的事情了。” “皇上,你原定在初五頒詔,初七啟程,為什么忽然決定提前了?” “怕的是耽誤了破北京的時間,夜長夢多。” “難道事情有新的變化?” “怕的是有變化。近兩天同諸臣不斷會議,認為我東征大軍*好在三月半末之間趕到北京,以防北京情況有變。所以我應該提前動身,越快越好。” “你聽到了什么意外的風聲?” “如今并沒有聽到什么意外的風聲。不過,有三件事值得我擔心,不可大意。” “皇上,哪三件事令你憂慮?” “一、我們都擔心崇禎會將一部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馬調回北京守城,使我軍屯兵堅城之下。萬一一時不能攻克北京,事情就不順利了。” “第二件事情呢?” “崇禎不惜割地給滿韃子,調回關寧的鐵騎救北京。倘若如此,我軍一鼓攻破北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還有第三呢?” “我怕崇禎萬不得已時,留下幾個重臣守北京,他自己走山東一條路,逃往南京。” “要是我們的人馬已經截斷運河,他還能逃往南京不能?” “倘若他決計南逃,可以繞道膠東南下,也可以從天津乘海船南下。倘若他逃到南京,既有江南財富,又有長江天險,以后的戰事就打不完了。” 高桂英也覺得皇上和諸臣們的擔心很有道理。想了片刻,說道: “皇上,聽說你到北京去,只率領二十幾萬人,號稱五十萬,何不多帶些人馬前去?” “近半年多來,我們的人馬很快占領了河南、湖廣、山西,又向東進到山東境內,哪兒不需要兵?原來有幾十萬人馬,不分散很夠使用,一分散就力量薄了。像我們離開湖廣以后,德天府、承天府、襄陽府不是分散了很多兵力么?現在湖廣、河南的許多府、州、縣局勢都不很穩,有許多人在左顧右盼,伺機而動。能夠反叛,他們會反叛的。我心中明白,牛丞相、宋軍師他們也很明白,困難就是兵力不夠,無錢養兵呀。” 高桂英點點頭,說道:“是的呀!如今各地城鄉殘破,災荒遍地。養兵多了,老百姓負擔沉重,更是沒辦法活下去。”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李自成》第六卷 作者簡介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鄧州人,現當代著名作家。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中篇小說《牛全德與紅蘿卜》,長篇小說《春暖花開的時候》、《長夜》、《李自成》等曾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特別是《李自成》,不僅填補了“五四”以來中國長篇歷史小說的空白,而且取得了多方面的藝術成就和開創性貢獻,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學巨著。《李自成》第二卷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創研部副部長,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湖北省文聯主席,中國新文學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等職。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