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品中國先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6289
- 條形碼:9787568076289 ; 978-7-5680-762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中國先賢 本書特色
創造性地使用史學、文學、現象學、人類學、心理學,深入解讀經典先賢故事,提煉先賢精華和智慧,以其優良傳統和精神感召力,指點當下迷茫的人們。 以縱橫的筆墨、現代的眼光書寫孔子、莊子、孟子、諸葛亮、李白、杜甫、張旭、韓愈、蘇東坡、阮籍、辛棄疾、司馬光和岳飛等圣賢的生平事跡與思想,將史實嵌入豐富而細節化的文學想象,有力地挖掘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古典作品為什么吸引我們?只因漢語巨大的生命力。這無疑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民族的先賢們為什么活得精彩?因為他們的生存極飽滿,生命中的每一秒鐘都充盈著張力,就像大樹的年輪,一圈圈長得堅硬如鐵。人與自然的關系日趨緊張。危險在逼近,警鐘已敲響。工業文明要懂得回望悠久的、質樸的、敬天畏地的農耕文明。 莊子的洞見直指現代生活的稀缺智慧:“物物,而不物于物。”人要駕馭物質,而不是相反。興奮度是衡量人類一切生存質量的首要指標,興奮一輩子而少消耗,少傷物,其中有中華民族之大智慧。 作者對現代性展開剝繭抽絲的追問,帶我們回到常識。什么是深度生存?什么是人的多樣化?什么是低沸點的、足以持續一萬年的美好生活?本書告訴你答案。
品中國先賢 內容簡介
民族的先賢們為什么活得精彩?什么是人的深度生存?什么是人的多樣化?什么是低沸點、足以持續萬年的美好生活?有名作家劉小川創造性地使用史學、文學、現象學、人類學、心理學等手段,深入解讀經典先賢故事,用“煉、食、色、智、勇、義、學、游、狂、飲、美、愛、德、孝、錢、逝”十六個關鍵字提煉先賢特質,夾敘夾議,引領讀者吸收中國先賢的生命精華,運用先賢的智慧辨認當下,充盈正氣,走出精神性危機。只有讀懂先賢的生存細節,才能真正領悟中國智慧。
品中國先賢 目錄
孔子周游列國,狀如喪家之犬 / 002
莊子失業編草鞋 / 009
陶淵明扔官帽,輾轉乞討 / 015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021
李清照:“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 026
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 / 032
魯迅先生的八塊銀圓 / 039
毛澤東:“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 046
卷二:食
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 052
魏武帝曹操:“食不過一肉,衣不用錦繡” / 057
懷素和尚吃魚吞肉 / 063
“好吃嘴”蘇東坡:“啖美河豚,值那一死” / 069
王安石“吃政治” / 074
卷三:色
孔子見南子 / 080
曹孟德獵艷的勁頭與發動戰爭的動機 / 084
光棍詩人兼基層小官白居易與《長恨歌》 / 089
李商隱:“全家羅襪起秋塵” / 094
蘇東坡:“佳人相見一千年” / 100
卷四:智
張子房的道家之智 / 106
漢高帝劉邦的瞬間之悟 / 112
軍事天才韓信:少一智,滅三族 / 116
趙匡胤的戰略性決斷 / 121
卷五:勇
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 / 128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 134
韓愈:儒者擔當天下 / 140
陸游斗殺猛虎 / 146
卷六:義
李廣、李敢、李陵與司馬遷的生命沖動 / 154
李白遷葬吳指南 / 159
蘇東坡出獄第三天,沖風冒雪歸葬文同 / 164
卓契順、巢谷與蘇東坡 / 170
卷七: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176
陸游——為善不辭心力,為學只爭朝夕 / 182
魯迅:“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 187
少年毛澤東讀書時的一個念頭 / 192
卷八:游
莊子的逍遙游 / 198
杜甫的另一面:齊魯燕趙,裘馬輕狂 / 205
李賀:“龐門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 212
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227
卷九:狂
阮步兵的白眼 / 236
李太白之*狂 / 243
懷素狂,張旭顛 / 251
晏幾道:“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 / 257
辛棄疾:“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 264
卷十:飲
頭號酒鬼劉伶 / 272
王導丞相不善飲,為何要爛醉如泥? / 276
醉翁歐陽修,酒壇子張方平 / 281
卷十一:美
屈原:美政,美辭,美姿容 / 288
郗璇與王羲之:“極品”夫妻,數十年氤氳調暢 / 294
美神李煜 / 302
曹雪芹:美得叫人心酸 / 307
毛澤東:“戰地黃花分外香” / 312
卷十二:愛
“詩佛”王維:“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 320
李煜與大周后 / 327
納蘭容若:情之滔滔大回流,堵塞全身所有的毛細血管 / 333
卷十三:德
堯舜故事 / 342
諸葛亮為何厭惡曹操,忠于劉備? / 346
東晉王導丞相之盛德 / 353
司馬光賣馬 / 357
高太后的“不” / 364
卷十四:孝
宋代大孝子朱壽昌 / 372
王安石丁憂的日子 / 375
蘇軾和他的幼子蘇過 / 378
岳飛的孝與忠 / 383
卷十五:錢
孔子、莊子、孟子對金錢的態度 / 390
劉邦大言不慚,自稱賀萬錢,空手得嬌妻 / 399
岳飛:“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則天下太平矣” / 402
卷十六:逝
莊子的死而復生 / 406
陶淵明為自己寫挽詩 / 410
蘇東坡之死 / 414
岳飛之死 / 420
蒲松齡“倚窗危坐而溘然以逝”,窗外盛開著臘梅花 / 428
后記
品中國先賢 節選
蘇軾十九歲娶眉州青神縣的王弗,過了十一年,王弗玉殞香消于汴京。他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為了悼念王弗的。蘇軾三十歲,回眉山丁父憂,期滿,繼娶王弗夫人的堂妹王閏之。王弗知書,王閏之識字,先后兩位夫人的文化修養有明顯的區別。王閏之更熟悉柴米油鹽,這也很重要。后來蘇軾遭遇“烏臺詩案”,以湖州太守之尊鋃鐺入獄,舉家驚怖。閏之夫人一把火燒了蘇軾的許多文稿、墨寶,并且叉腰立船頭,跺腳罵曰:“是好著書,書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寫書有啥用呢?把我嚇得要死! 而在漫長的時光中,王閏之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形象,總的說來是好的。湖州船上的燒書事件,也情有可原——強行登船搜查的官兵把她嚇蒙了。 王朝云是蘇軾的侍妾,錢塘人氏,初不姓王,她的名和字是蘇軾起的,起于何時無考。“玉人家在鳳凰山。”宋代杭州的府衙在鳳凰山下。這位杭州小姑娘以歌伎兼丫鬟的身份入蘇家,琴棋書畫皆通,又讀書,禮佛,向善,五六年間出落得珠圓玉潤,融入了大文豪的家庭氛圍。蘇軾納妾,當在徐州太守任上,時年約四十三歲,王朝云十六歲,有他的編年詞作《三部樂》為證。宋代的官員納妾成風尚,勝過唐朝。蘇軾比較節制,史料稱:“蘇軾性不昵婦人。”蘇軾做朝廷大臣的年月也講過這類話,自稱“聲色獨完人”,家里不蓄歌伎,缺唱歌用的牙板。這個中國歷史長河中屈指可數的全才,一生的生命噴發點太多,不會囿于佳麗姿色,與柳永、晏殊、張先、歐陽修等人不可并論。 蘇軾出烏臺的監獄,千里貶黃州,長達四年半,命運的低谷反指藝術的高峰,前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等一大批佳作問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也作于黃州。其時,王朝云是綻放于偉人身旁的一朵鮮花。蘇軾字子瞻,王朝云字子霞,完全是情侶的稱謂。蘇軾昵稱她“藍小袖”,看來她喜歡穿藍色的短袖衣裳。全家開墾東坡麥田,五月里,子瞻先生割麥子,“唰唰唰”,子霞提著竹籃子來“餉田”,“藍小袖”在一陣陣的江風中,俏足踏過青青田坎。先生餓了,吃飯狼吞虎咽。先生飲酒醉矣,隨口吟:“誰能伴我田間飲?醉倒唯有支頭磚。”子霞坐田坎,輕撫躺在青草上小憩的子瞻,玉指插入親愛者濃密的黑發……建議今之油畫家以此作圖。油畫的視覺沖擊力更強。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莫非小喬不嫁,周郎英姿不發?古今學者,未曾追問過這個頗有意思的問題。豪放詞的巔峰之作,忽然提到小喬,什么原因呢?很可能,蘇東坡正處于和王朝云的熱戀期,狂戀期。公瑾有小喬,子瞻有子霞,否則,以蘇東坡雄視百代的性格,不太可能寫小喬。 黃州有一座棲霞樓,子瞻攜子霞常去登臨,遠眺大江兩岸的風物。后來朝云染瘴癘,三十四歲死于惠州,坡翁步步哀號:“此會我雖健,狂風卷朝霞!”崇佛的子霞葬于惠州西湖之棲霞寺。此系巧合還是天意?王朝云下葬后的第五天,墓前出現了五個巨大的腳印,儼如佛跡,蘇軾親眼所見,并作《惠州薦朝云疏》,記下了這件事。 蘇東坡在黃州藝術創作井噴,有兩三個重要因素,佳麗王朝云是其中之一。閏之夫人做飯,下田,醫牛,把好酒藏起來,以備好客的丈夫不時之需。日常的溫馨美則美矣,卻不足以激發他井噴般的藝術激情。誰的貢獻大?王朝云。佳人日夕在身邊,蘇東坡更容易抵達興奮狀態。古今中外的藝術家例子太多。大哲如羅素、海德格爾也不免如此。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未能提及這一層。蓋因林語堂先生長于國學而短于哲思。唐宋士大夫諱言家中事,宋代似乎好一些。西方的詩人們有了愛情馬上要歌唱,中國古代的詩人更多把詩筆轉向歌舞伎,全宋詞一萬首,俯拾皆是。蘇東坡寫王朝云的詩詞多達十幾篇,此于唐宋文豪,相當罕見。從杭州、濟南、徐州,寫到黃州、揚州、常州,越寫越多;被貶惠州近三年,寫朝云的佳作直如東江的潮水。請看子瞻為子霞祝壽:“萬戶春風為子壽,直到滄海起揚塵。” 王朝云顯然是蘇東坡藝術創作的幕后英雄之一。有些事,蘇軾自己不好講,我們來替他講。他在朝云的墓志銘中寫道:“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坡翁被貶嶺南,王朝云與他共患難,毫無怨言。她的一生,“敏而好義”,向學向善向美。 時隔九百多年,我們向她致敬。
品中國先賢 作者簡介
劉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縣,供職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政協四川省第十屆委員。1988年開始發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