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追尋劉少奇足跡叢書·劉少奇與安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859230
- 條形碼:9787509859230 ; 978-7-5098-592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尋劉少奇足跡叢書·劉少奇與安源 內容簡介
書稿記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安源領導工人罷工、從事革命活動,新中國成立后關心安源建設發展的革命足跡,反映了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創造的光輝業績,弘揚了他的崇高風范和高尚品德。
追尋劉少奇足跡叢書·劉少奇與安源 目錄
1.安源工人盼救星
2.兩個偉人的初交
3.中央來了緊急信,即刻去安源
第二章 領導**次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貫徹策略確定罷工
2.有勇有謀哀而動人
3.只身談判針鋒相對
4.罷工勝利繼往開來
第三章 促進工團聯合
1.參與籌建粵漢鐵路總工會,援助開灤煤礦和京漢鐵路工人斗爭
2.參與籌建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支援湖南工人斗爭
3.籌建漢冶萍總工會,支援漢冶萍旗下廠礦工人斗爭
4.籌劃并組織罷工勝利周年紀念活動
5.重振漢冶萍總工會,籌建中華全國總工會
第四章 領導二七慘案后安源工人的斗爭
1.貫徹執行“彎弓待發”的退守策略
2.妥善處理六月風潮
3.領導反對“三角同盟”的斗爭
4.領導安源工人第二次大罷工
5.支持以阻運煤焦為手段的索餉斗爭
第五章 建設中國的“小莫斯科”
1.按照蘇維埃政權模式組建工會
2.籌建俱樂部講演廳
3.發展工人教育事業
4.繁榮工人經濟保障事業
5.提倡工人自治
6.加強黨團組織建設
7.開創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的歷史先河
8.為中國工人運動理論奠基
第六章 務實為民好公仆
1.巧斗奸商
2.給工人拜年
3.替工人伸張正義
4.為農友撐腰
5.創建故工撫恤會
6.賑救災民
第七章 廉潔自律典范
1.不肯坐轎子的窿外主任
2.拒絕邀請吃飯
3.安排胞兄下井挖煤
4.工資只要15元
5.自制“大炮”
6.開水泡飯
7.“唱戲的舊龍袍”
8.簡樸的文明婚禮
9.忍痛送子
第八章 心系安源
1.復信范明慶并轉安源鎮工會
2.復信周懷德烈士之子周德華
3.為《萍礦工人報》題寫報頭
4.親切接見朱少連烈士之女朱子金
5.在萍鄉車站接見萍鄉市黨政負責人
6.情系老礦工賀梅生
7.接見安源老工人袁品高
附錄:
1.劉少奇與安源大事記
2.劉少奇在安源的著述
后記
追尋劉少奇足跡叢書·劉少奇與安源 節選
《追尋劉少奇足跡叢書·劉少奇與安源》: 安源路礦,是萍鄉煤礦(現稱安源煤礦)和株(洲)萍(鄉)鐵路的合稱。安源路礦工人隊伍一誕生,便深受帝國主義、官僚資本家、封建軍閥三重鎖鏈的沉重壓迫,過著牛馬不如的非人生活,迫切期待著救星和能人領導他們鬧翻身求解放。1922年7月中共二大后,留學蘇聯剛回國的青年共產黨員劉少奇受組織委派到湖南工作。同年8月,劉少奇來到長沙清水塘,與湖南老鄉毛澤東會面,開始了兩個偉人的初交。此時,安源工人與路礦當局的矛盾日趨激化,斗爭一觸即發。9月初,毛澤東為加強對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領導力量,派劉少奇立即趕赴安源,參與領導那里的罷工斗爭。 1.安源工人盼救星 安源地處江西省萍鄉縣區東南方6公里左右,位于天滋山脈中段的武公嶺腳下。安源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煤。這里的采煤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安源的煤炭生產有很大的發展,并且已經會燒煉焦炭。生產的煤焦可以順著境內的萍水河,向西經淥江運銷于湘江兩岸,逐漸遠及武漢。到了清光緒年間,安源的商辦小煤礦至少有300多個,“各山土井林立,密如蜂房,甚至數丈之內并開兩井,窿內挖穿”。到1890年萍鄉煤礦開辦前夕,安源各大小煤井就有工人數千人。他們大多來自附近各地的農民,是安源路礦產業工人的先驅。 導致萍鄉煤礦創建與發展的直接原因,是先于萍鄉煤礦開辦數年的湖北漢陽鐵廠在冶煉中遇到了焦炭不足、焦炭質量不穩、購買洋焦價格昂貴等嚴重問題。1890年,洋務派后期代表人物、湖廣總督張之洞為解決筑鐵路、造船艦和槍炮等洋務所需的鋼鐵,奏請朝廷撥款,聘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工程技術人員,購進西方的機器設備,創辦了中國近代大型鋼鐵廠——漢陽鐵廠,并于1893年建成投產,還開辦了大冶鐵礦。鐵廠投產不久,遇到的*大難題就是燃料不足與不合格問題。為解決煤焦短缺問題,他曾請來外籍礦師,在湖北江夏的馬鞍山等地尋找煤礦,但是那一帶的煤質灰多硫磺重,煉出來的焦炭都不適合煉鋼。由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煤,而漢陽鐵廠所需焦炭量又非常巨大,國外進口焦炭價格非常昂貴,加上本來就缺少大量資金,漢陽鐵廠生產的鋼鐵出廠價格要比從國外直接進口還貴。鐵廠陷入了難以支撐的窘迫中,時開時停,無法正常生產,進而導致大冶鐵廠鐵礦石生產受阻,兩個廠礦的生產極為艱難。 1897年6月,為盡快解決漢陽鐵廠焦炭問題,從張之洞手中接過漢陽鐵廠的督辦盛宣懷派漢陽鐵廠提調張贊宸經湖南湘潭來到萍鄉,和德國礦師賴倫、馬克斯等考察了萍鄉東南一帶的安源、高坑、紫家沖、王家源、龍家沖等處,得出了“焦炭為養命之源,萍鄉為必由之路”的結論,便速呈報盛宣懷,為其創辦萍鄉煤礦提了重要的決策依據。經過一番周折,盛宣懷通過收買、兼并等方式,在基本控制萍鄉煤炭資源之后,決定采用西方技術開發萍鄉的煤炭資源。1898年3月22日,盛宣懷自任督辦,委張贊宸為總辦,下設機礦處、煤務處、材料處3個機構,負責建礦事宜,在安源創設了“萍鄉等處煤礦總局”。由于礦址設在安源,所以萍鄉煤礦又稱安源煤礦。然而,由于經營無方,第二年萍鄉煤礦就出現了經濟困難。1902年,清政府與德國禮和行簽訂借款400萬馬克的合同。合同規定德國為礦山提供所需的全部機器設備和工程技術人員,總工程師、各個生產部門的礦師、監工,均由德國人擔任。 ……
追尋劉少奇足跡叢書·劉少奇與安源 作者簡介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劉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會是從事劉少奇思想生平等相關研究的單位、機構和人員自愿結成的全國性、非營利性、學術性社會組織。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