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柔性顯示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19515
- 條形碼:9787121419515 ; 978-7-121-4195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柔性顯示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柔性顯示技術的基礎原理與產業應用,多角度地闡述了柔性顯示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工程化應用,包括基礎科學原理、功能材料技術、器件結構技術、工藝制程技術的新成果與發展狀況,以及各類柔性顯示工程化應用的產業方案,是我國新型顯示技術領域中針對未來新趨勢的一部專業著作。無論是在學術傳承、人才培養方面,還是在工程實踐、產業規劃推動方面,本書都有利于我國在新一輪顯示產業升級換代中,把握發展方向,布局技術制高點,搶占未來產業先機,可以對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本書是高校院所的專業教材和技術參考資料,是柔性顯示產業鏈各段各層次工程技術人員的實踐技術指導書,能讓讀者對柔性顯示技術的工藝、功能、應用、挑戰等方面有深入廣泛的認識,并有利于讀者系統掌握相關技術體系,提升學術科研和工程能力水平。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柔性顯示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站在柔性顯示技術與產業的前沿,根據研發與生產實踐,結合對基礎理論的深入分析,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柔性顯示技術。全書共12章:章概述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分類與應用;第2~7章為基礎篇,分別介紹柔性襯底技術、柔性TFT背板技術、柔性顯示集成工藝技術、印刷顯示工藝技術、印刷顯示光電功能材料和柔性顯示模組技術;第8~12章為應用篇,分別介紹柔性OLED顯示技術、柔性LCD顯示技術、柔性電子紙顯示技術、柔性顯示傳感技術和柔性顯示應用技術。 本書可作為高校、科研單位、企業、政府等理解、應用和發展柔性顯示技術的重要參考資料。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柔性顯示技術 目錄
第 1章 緒論 1
1.1 柔性顯示簡介 1
1.2 柔性顯示分類 3
1.2.1 基于產品應用形態的分類 4
1.2.2 基于顯示技術的分類 7
1.3 柔性顯示制程關鍵技術概述 13
1.4 柔性顯示技術面臨的挑戰 18
1.4.1 柔性顯示核心技術的挑戰 18
1.4.2 與柔性電子技術的協同發展 21
1.4.3 與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相結合 22
參考文獻 23
第 2章 柔性襯底技術 27
2.1 柔性襯底的特性 27
2.1.1 機械特性 27
2.1.2 光學特性 31
2.1.3 熱學特性 36
2.2 超薄玻璃 39
2.2.1 超薄玻璃的特性 39
2.2.2 超薄玻璃的制造技術 42
2.3 塑料襯底 48
2.3.1 塑料襯底的基本特性 49
2.3.2 耐熱透明的塑料襯底 53
2.3.3 透明聚酰亞胺 56
2.4 其他柔性襯底 58
2.4.1 金屬箔片襯底 59
2.4.2 紙質襯底 62
2.4.3 生物復合薄膜襯底 65
參考文獻 67
第3章 柔性TFT背板技術 71
3.1 TFT技術概述 71
3.2 柔性TFT背板基礎 73
3.3 柔性TFT背板制造工藝 77
3.4 柔性LTPS TFT背板技術 79
3.4.1 工藝過程中的熱應力管理 80
3.4.2 柔性LTPS TFT顯示剝離工藝 80
3.4.3 彎曲應力管理 81
3.4.4 LTPS TFT柔性AMOLED顯示的發展 83
3.5 AOS TFT 84
3.5.1 AOS材料與成膜工藝 85
3.5.2 高性能AOS TFT 87
3.5.3 AOS TFT穩定性 88
3.5.4 AOS TFT顯示驅動方案 89
3.5.5 AOS TFT柔性顯示的發展 91
3.6 LTPO TFT背板 93
3.6.1 LTPO集成結構 93
3.6.2 LTPO工藝問題 94
3.6.3 LTPO-AMOLED像素電路 95
3.7 有機TFT技術 98
3.7.1 OTFT特性 98
3.7.2 OTFT制造工藝 100
3.7.3 OTFT背板的研究進展 101
參考文獻 103
第4章 柔性顯示集成工藝技術 112
4.1 柔性工藝概要 112
4.2 柔性襯底處理工藝 114
4.2.1 柔性襯底處理技術分類 114
4.2.2 塑料襯底的激光剝離技術 120
4.2.3 塑料襯底的機械剝離技術 124
4.2.4 柔性面板激光切割工藝 127
4.3 柔性顯示屏封裝工藝 132
4.3.1 PECVD封裝技術 133
4.3.2 ALD技術 136
4.3.3 薄膜封裝噴墨打印技術 140
4.3.4 多膜層疊層結構封裝技術 142
4.4 R2R技術 145
參考文獻 148
第5章 印刷顯示工藝技術 151
5.1 印刷顯示技術概況 151
5.2 印刷成膜技術 155
5.2.1 涂布工藝 155
5.2.2 接觸式印刷技術 157
5.2.3 非接觸式印刷技術 159
5.2.4 印刷薄膜均一性調控 163
5.3 噴墨打印柔性OLED工程技術 166
5.3.1 噴墨打印OLED的技術優勢 166
5.3.2 噴墨打印OLED顯示的設計 169
5.3.3 噴墨打印技術 178
5.3.4 干燥固化工藝技術 187
5.3.5 噴墨打印柔性OLED工藝流程設計 190
參考文獻 199
第6章 印刷顯示光電功能材料 205
6.1 印刷顯示光電功能材料概要 205
6.2 印刷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材料與器件 208
6.2.1 印刷OLED器件工作機制 208
6.2.2 印刷OLED材料體系及器件 210
6.3 量子點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 219
6.3.1 量子點發光材料體系 221
6.3.2 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工作機制 225
6.3.3 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開發與進展 229
6.4 鈣鈦礦發光二極管材料與器件 236
6.5 驅動印刷顯示的有機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240
6.6 驅動印刷顯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244
參考文獻 247
第7章 柔性顯示模組技術 254
7.1 柔性模組與傳統工藝技術差異 254
7.1.1 柔性邦定工藝 254
7.1.2 3D曲面貼合工藝 257
7.1.3 柔性Pad Bending工藝 261
7.2 柔性顯示驅動電路設計 263
7.2.1 模組驅動架構 263
7.2.2 模組驅動IC連接設計 265
7.2.3 模組POWER架構及上下電時序 267
7.2.4 點屏系統軟件開發 270
7.3 柔性顯示機構設計 274
7.3.1 柔性模組疊層設計 274
7.3.2 柔性模組材料 276
7.3.3 柔性模組基礎力學 286
7.3.4 折疊鉸鏈設計 293
7.3.5 可拉伸島橋結構設計 296
7.4 柔性顯示評價測試方法 298
7.4.1 柔性顯示固定曲面評價測試方法 298
7.4.2 柔性顯示動態折疊評價測試方法 303
7.4.3 柔性顯示卷曲狀態下的評價測試方法 309
7.4.4 柔性顯示未來模組形態的介紹和評價測試難點及解決方向 311
參考文獻 313
第8章 柔性OLED顯示技術 315
8.1 柔性OLED顯示設計 315
8.1.1 柔性面板結構介紹 315
8.1.2 像素電路設計與工作原理 320
8.1.3 GOA驅動電路設計與工作原理 322
8.1.4 像素陣列驅動架構設計 325
8.1.5 柔性面板重要參數評估 327
8.1.6 面板可靠性檢測設計 330
8.1.7 顯示效果提升技術 334
8.2 柔性OLED顯示工藝與材料 337
8.2.1 柔性背板工藝與材料 337
8.2.2 柔性蒸鍍工藝與材料 356
8.2.3 柔性封裝工藝與材料 368
8.2.4 柔性模組工藝流程 371
8.3 柔性OLED顯示評價 373
8.3.1 低灰階Mura 374
8.3.2 殘像 375
8.3.3 柔性OLED折痕 378
8.4 柔性OLED顯示技術新動向 381
8.4.1 無偏光片技術 381
8.4.2 四曲面技術 386
8.4.3 卷曲OLED技術 387
8.4.4 柔性OLED顯示的其他技術動向 390
參考文獻 391
第9章 柔性LCD顯示技術 394
9.1 柔性LCD的發展與應用 394
9.1.1 柔性LCD的發展 394
9.1.2 柔性LCD的顯示模式 396
9.1.3 柔性LCD的產品應用 398
9.2 無背光源的柔性LCD技術 400
9.2.1 柔性透明LCD技術 400
9.2.2 柔性反射式LCD技術 402
9.3 帶背光源的柔性LCD技術 405
9.3.1 柔性LCD背光源技術 406
9.3.2 柔性LCD模組概述 408
9.3.3 柔性OLCD技術 411
9.4 柔性LCD的關鍵技術 416
9.4.1 串色漏光控制技術 416
9.4.2 盒厚均一性控制技術 417
9.4.3 內置偏光板技術 421
9.4.4 柔性基板剝離技術 425
參考文獻 427
第 10章 柔性電子紙顯示技術 432
10.1 柔性電泳電子紙顯示技術 432
10.1.1 柔性電泳電子紙顯示技術發展歷史與現狀 433
10.1.2 電泳電子紙顯示原理 435
10.1.3 電泳電子紙材料的制備 437
10.2 柔性電潤濕電子紙顯示技術 443
10.2.1 柔性電潤濕電子紙顯示技術發展歷史與現狀 443
10.2.2 電潤濕電子紙顯示原理 445
10.2.3 電潤濕電子紙顯示裝置像素結構 448
10.2.4 像素墻的組成材料和制作工藝流程 452
10.2.5 柔性基板的組成材料和制作工藝流程 458
10.2.6 柔性電潤濕電子紙顯示油墨填充與封裝技術 465
10.2.7 電潤濕電子紙顯示油墨的材料 471
10.3 柔性電子紙顯示驅動系統與驅動波形 478
參考文獻 483
第 11章 柔性顯示傳感技術 485
11.1 柔性顯示與剛性顯示在傳感上的差異 485
11.2 傳感技術 486
11.2.1 對位置信息的傳感 486
11.2.2 對力學信息的傳感 491
11.2.3 對光學信息的傳感 495
11.3 柔性觸控技術 497
11.3.1 觸控技術發展歷程 497
11.3.2 柔性觸控技術開發 498
11.3.3 柔性觸控技術未來展望 505
11.4 屏下攝像技術 507
11.4.1 屏幕形態演變歷程 507
11.4.2 屏下攝像技術面臨的問題 508
11.4.3 屏下攝像技術的開發 513
11.5 屏下指紋傳感技術 515
11.5.1 屏下指紋發展簡介 515
11.5.2 屏下指紋識別的技術開發 518
參考文獻 523
第 12章 柔性顯示應用技術 527
12.1 柔性顯示引領柔性電子時代 527
12.2 柔性顯示拓展傳統顯示屏的應用場景 529
12.2.1 折疊屏打破體積對顯示面積的限制 530
12.2.2 卷軸電視重塑家居信息娛樂中心 533
12.2.3 柔性化拓展鏡面顯示的應用場景 535
12.2.4 柔性化讓車載顯示更安全、高效和時尚 536
12.2.5 柔性顯示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體驗 539
12.3 基于柔性顯示的新型應用 541
12.3.1 透明顯示和柔性顯示醞釀新型應用 541
12.3.2 萬物互聯時代的智能標簽 544
12.3.3 未來軍用信息顯示技術 545
12.3.4 從智能桌面到全能型智慧終端 547
12.4 新興柔性顯示應用所面臨的挑戰 548
12.4.1 高柔性度的顯示模組 548
12.4.2 超高像素密度柔性顯示 553
12.4.3 大面積的柔性顯示 555
參考文獻 561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柔性顯示技術 作者簡介
閆曉林,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TCL科技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及TCL科技集團工業研究院院長;TCL電子執行董事,TCL華星光電董事,TCL華星光電首席科學家;國際IEC/TC110主席,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國家“重點新材料研發與應用”重大科技項目(2030)新型顯示方向牽頭人,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專項”新型顯示方向牽頭人,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型顯示方向牽頭人,科技部“十二五”“863計劃”新型顯示方向牽頭人;***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馬群剛,浙江東陽人,理學博士,正高級工程師,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領域的科技工作,在新型顯示方向有兩年海外學習經歷。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70余件,主編國之重器出版工程“新型顯示技術叢書”。彭俊彪,山東寧津人,理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有機/聚合物發光器件、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研究,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第八屆材料學科評議組成員。先后主持國家科技部“973”項目(任首席科學家),科技部“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面上項目等10余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發明一等獎1項。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2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