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共同富裕: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7905
- 條形碼:9787521737905 ; 978-7-5217-379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同富裕: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政府人員、企業管理者、普通讀者1、厲以寧、黃奇帆、劉世錦、蔡昉領銜之作 本書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作序推薦,厲以寧、黃奇帆、劉世錦、蔡昉領銜解讀,全面準確闡述共同富裕,以更加貼近決策層的視角提供行動指引。 2、國家智庫專家精選讀本,緊貼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 圍繞共同富裕是什么、靠什么、怎么干的問題,以發展和分配兩大視角,廓清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與頂層邏輯,以糾正誤區;明晰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與推進重點,確保落地可行。 特別對縮小收入、區域、行業、公共服務差距進行了深入闡述。 3、讀懂共同富裕,把握新發展機遇 共同富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本書涉及收入分配、稅制改革、醫療和教育等領域公共服務供給、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和保險等各個方面關乎共同富裕的政策舉措。讀懂共同富裕,可以幫助你牢牢把握新發展格局下的具體動向和導向,順勢而為,贏得新發展機遇。
共同富裕: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內容簡介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國開啟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新征程。實現共同富裕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必須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其中關于就業、住房、教育、醫療、收入、養老等方面的宏觀規劃,關乎共同富裕的目標,也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本書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作序,黃奇帆領銜解讀,厲以寧、劉世錦、蔡昉等經濟學家執筆,闡述了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重點任務、實現路徑和戰略舉措,幫助讀者全面準確理解共同富裕,明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把握新發展機遇。
共同富裕: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目錄
序 言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_馬建堂
總 論 共同富裕的內涵與實現路徑 _黃奇帆
**篇 共同富裕的戰略重點
論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道路
邁向共同富裕的三大路徑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覆蓋面和普遍性
圍繞“兩高三均衡”推進共同富裕
走通“先富共富”之路
從增長到均衡的戰略調整
第二篇 經濟發展與共同富裕
資本市場機遇與金融風險化解
經濟治理框架的三大轉變
共同富裕的需求側邏輯
金融手段如何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數字經濟助推共同富裕
新型集體經濟賦能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第三篇 收入分配與共同富裕
以提升人力資本為核心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如何構建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分配制度安排
在形成合理分配的格局中實現共同富裕
如何精準提高民眾收入能力
擴大社會性流動,促進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如何助推共同富裕
第四篇 市場主體與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與企業責任
新發展格局下的企業戰略方法論
如何更好利用金融市場改善收入分配
實現共同富裕,政府和市場能做什么
共同富裕下企業的五個戰略轉型方向
第五篇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如何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為什么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人本邏輯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關鍵
促進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根本在改革
后 記 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時代必答題
共同富裕: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節選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黨的初心和使命,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歷經百年奮斗,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把古代先賢“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夢想變為現實。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賦予共同富裕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我們要完整準確地理解,全面系統地落實。 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在改革發展中繼續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好公有制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好民營經濟在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推動創新創業中的生力軍作用。要堅持發展是**要務,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通過收入分配的優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健全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適時調整*低工資標準,積極穩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健全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技創新人才薪酬制度。拓寬居民租金、股息、紅利等增收渠道。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多渠道增加農民集體和個人分享的增值收益、股權收益、資產收益。 加大稅收、轉移支付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平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和貧富差距代際傳遞。健全直接稅體系,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升民生性支出比重。轉移支付項目更加精準向困難地區和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 更好發揮第三次分配在縮小收入與財富差距中的作用。積極培育慈善組織,簡化公益慈善組織審批程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舉辦公益事業。落實并完善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健全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兒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持續整頓收入分配秩序,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有效抑制通過非市場因素獲利,對部分過高收入行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嚴格實行工資調控政策。清理規范工資外收入,規范職務消費和行政公務支出。堅決取締非法收入,嚴厲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收入信息監測系統。 構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逐步縮小社會保障待遇差距。將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等新型就業形態人員納入保障水平更高的職工社保體系。完善社會保險的繳費率、銜接轉續、異地直接結算等制度。制定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標準常態化調整機制。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逐步推進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省級統籌。完善兜底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加快縮小社會救助的城鄉標準差異。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保障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著力解決人口流入多、房價高的城市的住房保障問題。堅持“房住不炒”。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鼓勵多余住房用于租賃,提高存量房源利用率。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加強租賃住房權益保護,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 高質量推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著力促進醫療服務可及性與健康公平。健全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者、家屬連帶參保激勵機制。加快推進落實基本醫保待遇清單制度。構建重特疾病多元保障模式。加快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引導醫院資源下沉基層。加快發展遠程醫療。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完善傳染病監測預警。加快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創建有利于健康的生態和社會環境。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大力拓寬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沉基層,引導群眾自治,實現民事民來議、民來辦。創新社會矛盾預防預警機制,注重源頭治理。完善社會調查制度、聽證會制度、協商談判制度、信訪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等。完善勞動保護與公共就業服務制度,著力促進就業機會公平。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著力促進教育公平與社會人力資本積累。擴大普惠性幼兒園供給和覆蓋率。加快城鎮學校擴容增位,改善寄宿制學校條件,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積極探索免費職業教育。調整優化區域高等教育資源布局,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更加緊密結合。 加強文化事業建設,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強優秀文化作品創作和傳播。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區域公共文化服務協同化建設。全面實現街道、社區等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鼓勵和引導文化消費。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厚植共同富裕理念。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厚植共同富裕理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續提升公民文明素養,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志愿服務建設、誠信社會建設、網絡文明建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鼓勵先富帶動后富,在人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 一是將促進共同富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發揮先富帶動后富效應。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挖掘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巨大空間潛力。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在推進共同富裕方面發揮示范作用。完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加大對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提升后富區域的發展能力。深化對口幫扶制度,在區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二是將促進共同富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地區產業提檔升級,促進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持和參與鄉村振興。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打造一批美麗宜居村莊。 三是將促進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以城帶鄉格局。建設一批高品質中心城市,形成人居品質示范效應。發揮都市圈、城市群的輻射功能,帶動小城鎮及鄉村聯動發展。協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結合常住人口需要,以中心城區、中心鎮等為核心,以交通路網和市政公用設施為重點,進行全域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理。
共同富裕: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作者簡介
黃奇帆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曾任重慶市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對經濟體系的運行機制和政府經濟管理具有深入的理論思考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厲以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是我國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并對“雙重轉型”進行理論探討。被授予改革開放40年“改革先鋒”稱號。劉世錦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長期致力于經濟理論和政策問題研究,主要涉及宏觀經濟、產業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等領域。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專家、學部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人口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經濟增長、收入分配、貧困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