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入眠之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2597
- 條形碼:9787108072597 ; 978-7-108-0725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入眠之力 本書特色
20世紀90年代,三聯書店與北京大學法國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了“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十余年間共翻譯出版27種,薈萃諸多大家名著,開一時風氣之先。時隔20年,中國的人文學術環境已發生極大改變,全新的視野帶來了全新的需求,引介新一代的西學經典正成為學術建設的當務之急。自2014年起,北京大學法國文化中心與三聯書店繼續合作,重啟叢書出版計劃。新書系延續以思想史為主線的思路,兼及文學史、藝術史等領域,推出國內尚未出版過的人文社科名著首譯,并精選當年叢書終已經絕版的佳作,修訂再版。相信這場中法兩國思想者間持久、深入、自由的對話,對于思考當今世界問題與共同面對人類的未來具有彌足珍貴的意義。 ※ 睡眠與文學創作有何關系?睡眠這一*私密的行為,如何成了公眾表達的元素? ※ 一本精美的睡前讀物,一份文學愛好者的禮物,從睡眠角度重新進入《城堡》《惡之花》《地獄一季》等文學經典。 ※ 波德萊爾、卡夫卡、普里莫·萊維、蘭波、奈瓦爾、菲利普·雅各泰、普拉東諾夫……本書是有關12位作家的12堂文學課。 ※ 以睡眠為主題重新串聯文學作品,一本經典法國式主題批評的典范作品。
入眠之力 內容簡介
睡眠,而非夢,曾被作為思考的對象嗎?它是建構文學的材料嗎?睡眠,過于尋常之事,我們很少去關注它,或者只有在失眠時,我們才會在藥物的幫助下重新找回它。普里莫·萊維、蘭波、·雅各泰、普拉東諾夫……眼前這本小書為我們講述了12位作家與睡眠有關的寫作。批評家巴謝以純文學而非神經科學的方式考察上述創作,并發現,睡眠在文學中無處不在,它潛入許多我們未曾注意的文本,在敘事中自主運行,塑造作品,這便是文學中的一股“入眠之力”。對于中國讀者來說,本書中有些作家的名字如雷貫耳,比如卡夫卡、波德萊爾;也有些相對陌生,比如穆齊爾、阿伊吉。不論曾經熟識與否,打開這本書,我們都會跟隨作者在文學中找回久違的寧靜與慰藉。
入眠之力 目錄
目錄:
序言 時差
**章 入眠之力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與睡眠之力
第三章 柯勒律治:磷光
第四章 奈瓦爾與夢的失卻
第五章 波德萊爾:鯊魚之眠
第六章 蘭波:從不眠夜到拂曉
第七章 穆齊爾:無夢之眠的夢
第八章 卡夫卡:夜幕下的歇腳處
第九章 雅各泰:以夢之光
第十章 卡夫卡與愛迪生:眠之雪
第十一章 普拉東諾夫:集體睡眠
第十一章 阿伊吉:長眠不醒
入眠之力 作者簡介
皮埃爾·巴謝(1937—2016),出生于來自敖德薩的猶太裔移民家庭,法國作家、批評家、文學研究學者,任法國重要文學刊物《文學半月談》編委三十余年,曾執教于巴黎第七大學,開設著名的研討班“感性批評”,涵蓋古今經典,尤其是古希臘政治哲學、希伯來典籍和俄羅斯文學。代表作包括文學研究集《入眠之力:文學中的睡眠》《靈魂晴雨表:日記的誕生》《一到一,文學中的個人主義》,反思冷戰史的《雅西談話》《窺伺,關于意識與歷史的札記》,及一系列回憶錄式作品《吾父自傳》《彼時的愛》《在我母親面前》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