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最后一課(全新精裝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31554
- 條形碼:9787505731554 ; 978-7-5057-3155-4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一課(全新精裝典藏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名著讀者、學生★世界小說文庫中的瑰寶,法國小學啟蒙讀物,法國文學的入場券,頗具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篇,民族悲劇與愛國深情的完美詮釋!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都德家喻戶曉的佳作,小人物大情懷,普通人的時代沉浮! ★全新精裝典藏版,翻譯家李玉民、袁俊生經典譯本,新增超2000字譯者序!在姜黃色的降e小調中觀小場面、耍小玩意兒! ★收錄短篇小說集《星期一故事集》、散文故事集《磨坊信札》,包括《*后一課》《柏林之圍》《小間諜》《小餡餅》《圣誕故事》《高爾尼師傅的秘密》《散文詩》《橙子》《蝗蟲》等30部名篇!
最后一課(全新精裝典藏版) 內容簡介
《很后一課》包括短篇小說集《星期一故事集》、散文故事集《磨坊信札》。1912年,《很后一課》被搶先發售譯介到中國,成為在中國家喻戶曉、頗具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篇之一。作品以精妙的筆觸、精巧的構思,展現了法國底層人民的真誠、守信、善良、堅強等品質,描繪了法國南方美麗如畫的風光,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體現了作者精湛的藝術創作技巧和優選人文關照。
最后一課(全新精裝典藏版) 目錄
譯者序 1
星期一故事集
*后一課 3
柏林之圍 8
一局臺球 16
小間諜 21
布吉瓦爾的座鐘 29
公社的阿爾及利亞步兵 35
拉雪茲神父公墓戰役 40
小餡餅 44
圣誕故事 49
教皇死了 54
紅山鶉的感憤 59
磨坊信札
初入磨坊 67
波凱爾的驛車 70
高爾尼師傅的秘密 75
教皇的騾子 81
桑吉奈爾的燈塔 91
“塞米揚特”號沉船始末 97
海關職員 104
散文詩 109
畢克休的皮包 116
金腦人的傳說 122
詩人米斯特拉爾 126
三遍小彌撒 133
橙 子 142
兩家小旅店 146
在米里亞納 151
蝗 蟲 163
戈謝神父的藥酒 168
在卡馬爾格 179
懷念軍營 190
最后一課(全新精裝典藏版) 節選
*后一課 那天早晨,我很晚才去上學,心里非常害怕受訓斥,尤其是阿梅爾先生向我們布置過,要提問分詞,而我一個也沒有背出來。一時間,我產生個念頭,干脆逃學,跑到田野去玩玩。 天氣多么溫暖,多么晴朗! 聽得見烏鶇在樹林邊上啼叫,普魯士人在鋸木場后面的里佩爾牧場上操練。這一切對我的誘惑,要比分詞的規則大得多,不過,我還是頂住了,加速朝學校跑去。 經過村政府時,我看見小布告欄前站了許多人。這兩年來,所有壞消息,什么吃敗仗啦,征用物產啦,以及占領軍指揮部發布的命令啦,我們都是從小布告欄上看到的。我腳步未停,心里卻想: “又出什么事兒啦?” 我正要跑過廣場時,和徒弟一起看布告的鐵匠瓦什特卻沖我喊道: “不要那么著急嘛,小家伙,慢點兒上學也來得及!” 我只當他是嘲笑我,還照樣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進了阿梅爾先生的小課堂。 往常剛一上課,教室里總響成一片:掀開再蓋上課桌的聲響,學生捂住耳朵一齊高聲背誦課文的聲音,以及老師的大戒尺敲在課桌上的響聲,街上都聽得見。老師敲著課桌說道: “靜一靜!” 我本來打算趁著這紛亂的時候,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誰知這天偏偏一片肅靜,好似星期天的早晨。我從敞開的窗戶瞧見,同學們都已經坐好,阿梅爾先生走來走去,腋下夾著那把可怕的鐵戒尺。在一片肅靜中,我不得不推開門,走進教室,想想看,我該多么臉紅,多么害怕! 嘿!還真沒有料到。阿梅爾先生注視著我,并沒有生氣,而是非常和藹地對我說: “到你座位上去吧,我的小弗朗茲。我們不等你就要上課了! 我立刻跨上座椅,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時我才驚魂稍定,注意到我們老師穿著他那件漂亮的綠禮服,領口套著精美的襟飾,還戴上那頂繡花黑綢小圓帽,而只有在學校來人視察或發獎時,他才是這套打扮。此外,整個課堂也顯得異乎尋常,有點兒莊嚴肅穆。我*驚訝的是,看到教室后面那排平時空著的座椅,竟然坐著和我們一樣安靜的村民,有頭戴三角帽的歐譯爾老爺爺、前任村長、退休的郵遞員,還有其他一些人。他們表情都很憂傷。歐譯爾老爺爺還帶來毛了邊的舊識字課本,攤在膝上,他那副大眼鏡則橫放在上面。 我對周圍這一切正驚訝不已,阿梅爾先生已經上了講臺,他對我們講話,還是剛才見我時的那種和藹而嚴肅的聲音: “我的孩子們,這是我*后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方面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準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來。今天,這是你們*后一堂法語課,請你們注意聽講! 這幾句話一下子把我的心攪亂了。哼!這些壞蛋,他們在村政府張貼的布告,原來就是這個消息。 我的*后一堂法語課! 我還不怎么會寫字呢!以后再也學不到啦!學這點兒就算完啦!……現在,我真怨自己白浪費了時間,怨自己逃學去掏鳥窩,去薩爾河溜冰!我的課本,剛才背在身上還特別討厭,還嫌太沉,現在反而覺得,我的語法課本、神圣的歷史課本,就跟老朋友似的,要離開心里還真難受。阿梅爾先生也一樣。一想到他要離去,再也見不到了,我就把受到的懲罰、挨的戒尺打忘得精光。 可憐的人! 他換上節日的盛裝,就是要鄭重地上完*后一堂課。現在我也明白了,為什么村里這些老人都坐到教室后面。這似乎表明他們后悔沒有常來聽課,同時以這種方式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的杰出工作,并向離去的祖國表示敬意。 我正想到這里,忽聽叫我的名字。該我背誦了。這些分詞的重要規則,我若是能夠高聲地、清晰地、一點兒不差全背誦出來,付出什么代價我還能不肯呢?可是,我剛說一兩個詞就亂套了,站在座位上搖晃著身子。 “我不責備你,我的小弗朗茲,你一定受夠了懲罰……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每天都這樣想:‘算了吧!時間多著呢……明天我再學吧!@不,你看到發生了什么情況……我們的阿爾薩斯*大的不幸,就是總把教育推到明天,現在,那些人就有權對我們說:‘怎么!你們還敢說自己是法國人,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看不懂,也不會寫!’我可憐的弗朗茲,我所說的這些,罪過*大的還不是你。我們所有的人都應當大大地責備自己。 “你們父母沒有很好督促你們學習。他們還是愿意打發你們下地,或者到紗廠去干活,好掙幾個錢。我本人呢,就一點兒也沒有該自責的嗎?我不也是時常讓你們給我的花園澆水,耽誤你們學習嗎?我要去釣鱒魚的時候,不是也隨便放你們假嗎?……” 阿梅爾先生從一件事談到另一件事,又開始給我們講解法語,他說,這是世界上*優美、*清晰、*過硬的語言,必須在我們中間保存下去,永遠也不要遺忘。要知道,一個民族淪為奴隸,只要牢牢掌握自己的語言,就等于掌握打開監獄的鑰匙……接著,他拿起一本語法書,給我們朗讀課文。我真奇怪,發現自己一聽就明白,覺得他講的一切很容易,很容易理解。我也認為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用心聽講,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個可憐的人,就好像在離開之前,要把他的全部知識教給我們,要一下子全灌輸到我們的腦子里。 課文講解完了,又開始練習寫字。阿梅爾先生為這天上課,準備了嶄新的字帖,上面以漂亮的圓體寫著:France,Alsace,France,Alsace。字帖全掛在課桌上面的金屬杠上,像一面面小旗,在教室里飄動。真應該瞧瞧:每個人都多么用心,多么安靜!只有筆尖在紙上的沙沙聲。有一陣工夫,幾只金龜子飛進教室,可是沒人理睬,年齡*小的同學也不例外,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練習畫直杠,那么用心,那么認真,就好像那也是法語…… 學校的房頂上,鴿子在咕咕地低聲叫著,我邊聽邊想: “他們還要迫使鴿子也用德語歌唱嗎?” 我不時從練習本上抬起眼睛,只見阿梅爾先生在講臺上一動不動,他注視著周圍的各種物品,就好像要把他這小小的學校整個兒裝進眼睛里帶走……想一想啊!四十年來,他總在同一位置,面對著院子和總是老樣子的教室。座椅課桌磨得光滑了,院子里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那株啤酒花,現在也掛滿窗戶,爬上房頂了。眼前這一切就要離開了,又聽見他妹妹在樓上房間來回忙碌拾掇行李,這個可憐的人心如刀絞啊!不錯,他們明天就要啟程,永遠背井離鄉了。 不過,他還是鼓著勇氣,給我們上完*后一堂課。練習完寫字,我們又上歷史課。然后,小同學齊聲朗誦Ba Be Bo Bu。而在教室后排座位上,歐譯爾老爺爺已戴上老花鏡,雙手捧著識字課本,跟小同學一起拼讀。看來他也非常專心,不過那聲音由于激動而發顫,聽起來特別滑稽,我們都想笑,又都想哭。啊!這*后一課,我會永遠記在心里…… 教堂的鐘忽然報時,敲了十二下,接著又敲祈禱鐘。 與此同時,普魯士士兵操練回來的軍號聲,也在我們的窗下回響……阿梅爾先生站起來,臉色十分蒼白。在我看來,他從來沒有如此高大。 “我的朋友們,”他說道,“我的,我……我……” 然而,他喉嚨哽咽,話說不下去了。 于是,他轉過身去,拿起一截粉筆,用盡全力,盡可能大地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字: 法蘭西萬歲! 然后,他頭頂著墻壁,待在那兒不說話,只是擺手向我們示意:“下課了……都走吧! 柏林之圍 我們陪同V.大夫,重又上坡走在香榭麗舍大街上,一路察看墻壁的彈洞、人行道的槍痕,千瘡百孔,探問巴黎被圍困的經歷,快到星形廣場時,大夫停下腳步,指著坐落在凱旋門周圍豪華的樓房中的一幢,向我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那座陽臺上,有四扇緊緊關閉的窗戶,您瞧見了吧?那是8月初,也就是去年,遭受暴風雨和災難襲擊的可怖的8月,那兒有個突然中風的病人,我被找去治療。那兒住著茹沃上校,**帝國時期的重騎兵,是個老頑固,特別看重榮譽和愛國主義;戰事一起,他就搬到香榭麗舍來,租了那套帶陽臺的房間……您猜猜是什么緣故?就是為了觀看我們部隊凱旋……可憐的老人!他剛離開餐桌,恰好接到維桑堡的戰報。他在這份敗績的戰報下方,看到拿破侖的名字,當即中風倒下了。 我到那里,只見這位重騎兵團的老軍人,直挺挺地倒在臥室的地毯上,滿臉漲紅,神情麻木,就好像腦袋挨了一悶棍。他若是站起來,身材肯定很高大;就是躺著,也還是顯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牙齒非常齊整,有一頭卷曲的蒼蒼白發,雖到八十歲高齡,看著也不過六十來歲……他的孫女淚流滿面,跪在他的身邊。她長得像祖父。假如他們倆并排在一起,簡直可以說是一個模子鑄出的兩枚希臘錢幣,只不過一枚古老,顏色發污了,周邊也已磨損,而另一枚亮晶晶的,非常潔凈,具有新鑄錢幣的那種色澤和光滑。 這姑娘的哀痛打動了我的心。她是兩代軍人之后,父親在麥克馬洪的參謀部供職。眼前躺著的這位高大的老人,令她想起另一個同樣可怕的景象。我極力勸她放心,而我心中并不抱什么希望了。我們面對的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半身癱瘓癥,尤其八十歲的老人患上,是根本治不好的。情況也的確如此,病人連續三天不能活動,處于癡呆的狀態……這期間,雷舍芬戰役的消息傳到巴黎。您還記得消息傳得多怪。那天直到傍晚,我們還都以為打了大勝仗,殲滅兩萬名普魯士軍,還俘獲了敵國的王子……不知是什么奇跡,什么磁流感應,這種舉國歡騰的反響,居然波及我們這位又聾又啞的病人,深入他那癱瘓癥的幻覺中。不管怎樣,那天晚上我走到病榻前,見他變了一個人。他的眼神近乎亮了,舌頭也不那么僵硬,甚至有氣力沖我微笑,還兩次結結巴巴地說: “勝……利……了!” “是的,上校,打了大勝仗!……” 我把麥克馬洪的這次漂亮仗,詳細講給他聽,發現他漸漸眉頭舒展,表情開朗了……我從房間出來,那姑娘正站在門外等我,她臉色蒼白,不住地抽泣。 “他脫離危險了!”我握住她的手說道。 可憐的姑娘,簡直沒有勇氣答話。雷舍芬的真實戰報剛剛張貼出來:麥克馬洪逃之夭夭,全軍覆沒了……我們大驚失色,面面相覷。她擔心父親的安危,更是愁眉不展。而我想到老人的病情,心頭也不禁顫抖。顯而易見,他經受不住這一新的打擊……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他是靠幻想活過來的,還得讓他保持這種快樂情緒和幻想!……這樣一來,就必須說假話了…… “那好,我就編假話!”有勇氣的姑娘對我說道。她很快擦干眼淚,重又容光煥發,回她祖父的臥室了。 她承擔的任務很艱巨。開頭幾天倒還容易對付過去。老人頭腦遲鈍,像個孩子似的任人哄騙。然而,他身體日漸康復,頭腦也越發清楚了,必須讓他了解雙方軍隊運動的情況,給他編造一些戰報。這個漂亮的女孩日夜俯瞰那張德國地圖,往上面插小旗,竭力組合出一次輝煌大勝仗,看著實在讓人可憐。巴贊部隊向柏林挺進,弗羅薩爾進軍巴伐利亞,麥克馬洪則向波羅的海長驅直入,她編造這一切時總向我討主意,我也盡量幫助她。不過,在這種虛構的進攻中,還是她祖父給我們的幫助*大。在**帝國時期,他有多少次征服了德國!所有軍事打擊,事先他就成竹在胸:“現在,他們要往那里去……我軍就該這樣行動……”他的預見總能實現,也就不免十分得意。 不幸的是,我們拿下多少城池,贏得多少戰役,也趕不上他進軍的速度。這老頭,簡直貪得無厭!……每天我到他家,就會得知一個新戰果: “大夫,我們又打下了美因茨!”姑娘滿臉苦笑,迎著我說道。這時,我聽見一個愉快的聲音,隔著門沖我嚷道: “真順利!真順利!……照這樣,再有一周,我們就能打進柏林了。” 當時,普魯士軍距巴黎也只有一周的路程……起初我們還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好將他轉移到外地去。然而又一想,出門一看到法國的狀況,他就會恍然大悟。而且,我也認為他上次受了巨大的打擊,身體還是太虛弱,頭腦還太遲鈍,不宜讓他了解真相。因此,還是決定留下來。 圍困巴黎的**天,我到他家里,還記得我心情很沖動,帶著巴黎城門全部關閉,兵臨城下,城郊變成國界所引起的惶恐。我進屋時,看見老人坐在床上,十分得意,興沖沖對我說: “嘿!這場圍城戰,總算開始啦!” 我不禁愕然,注視著他: “怎么,上校,您知道了?……” 他孫女急忙轉身對我說: “哦,是!大夫……這是重大的消息……已經開始圍攻柏林了。” 她邊說邊做針線活兒,那可愛的樣子,多么從容,多么鎮定……老人又能覺察出什么呢?城防堡壘的炮聲他聽不見,陷入可怖戰亂的不幸的巴黎他看不見。他從床上只能望見凱旋門的一角。再說,他屋里擺設的,全是**帝國時期的舊玩意兒,正好能維持他的種種幻想。拿破侖麾下元帥們的畫像、戰役場面的版畫、身穿嬰孩服的羅馬王像,還有在銅飾戰利品鑲嵌得挺實的大托架上,陳列著帝國的遺物:勛章、小銅像、球形玻璃燈罩下的圣赫勒拿島上的一塊石頭、一位身穿黃色燈籠袖跳舞衣裙、波浪頭發而眼神明亮的貴婦的幾幅細密畫——而所有這一切:大托架、羅馬王、元帥、黃衣裙貴婦,及苗條的身材、高束的腰帶,體現1806年優雅風姿的端莊舉止……好一個上校!正是這種勝利和征伐的氣氛,才使他如此天真地相信圍攻柏林了,比我們所能對他講的更有說服力。 從這一天起,我們的軍事行動就變得非常單純了。奪取柏林,這不過是一件耐心一點兒的事情了。有時老人太煩悶了,就給他念一封兒子的來信,信當然是假造的,因為巴黎被圍得水泄不通,況且,色當戰役之后,麥克馬洪的那名副官就被押往德國的一個要塞去了。您能想象得出,這可憐的女孩沒有父親的音信,知道他被俘,被剝奪了一切,也許病倒了,她心里該有多么痛苦,可是又不得不借父親的口吻,寫一封封歡快的信,信有點兒短也是正常的,符合在被征服的國家節節推進的一名軍人的情況。有時,她實在沒有勇氣了,接著幾周就沒有消息了?墒抢先擞謸鹦膩,睡不好覺了。于是,很快就從德國寄來一封信,她來到床前,強忍住淚水,歡快地給祖父念信。上校聚精會神地聆聽,會心地微笑著,時而點頭贊許,時而批評兩句,還給我們解釋信上有點兒混亂的地方。不過,他在給兒子的回信中,表現得尤為高尚:“永遠也不要忘記你是法國人,”他在信中對兒子說,“對那些可憐的人,要寬大為懷。占領,不要讓他們感到太沉重……”接著,又是無休無止地叮囑,要保護私有財產啦,要尊重女性啦,都是些精彩的老生常談,適用于征服者的真正的軍人榮譽手冊。他在信中也談了對政治的泛泛看法,以及迫使戰敗方接受的和平條件。平心而論,他并不苛求: “只要戰爭賠款,此外別無他求……讓他們割讓幾個省份有什么用?難道能把德意志變成法蘭西嗎?” 他語氣堅定地口授這些話,從中能感到他多么誠實,愛國心多么高尚,聽了怎能不讓人深受感動。 這期間,圍城部隊步步進逼,唉!不是圍攻柏林啊!……正趕上嚴寒的季節,又挨炮彈轟炸,又流行瘟疫,又鬧饑荒。不過,多虧我們精心安排,多方努力,對他無微不至的體貼關心,老人的靜養才沒有受到一點兒驚擾。一直到*后,我也總能設法讓他吃上白面包和新鮮肉。當然,也只能供給他一個人。您絕難想象得出來,還有什么比老祖父用餐的情景更感人的了:他坐在床上,胸前圍著餐巾,笑吟吟的,滿面紅光,獨自享用而又不知內情,可是坐在旁邊的孫女,則因營養不良而面色蒼白,她扶著老人的手,幫他喝湯,幫他吃別人吃不到的美食。老人吃過飯上來精神頭兒,待在溫暖舒適的臥室里,望著外面的寒風,窗前飛舞的雪花,這位老騎兵便憶起在北方參加的戰役,不知是多少遍又向我們講起,從俄羅斯撤退的慘狀,只能吃上凍餅干和馬肉。 “這你明白嗎,孩子?那時候我們只能吃上馬肉!” 我深信小姑娘是明白的。近兩個月來,她也沒有別的食物可吃……然而,老人的身體日漸康復,我們在他身邊的任務也越來越難了。原先,他感官、肢體都麻痹,我們一直充分利用,現在這種癥狀開始消失了。已有兩三回,聽見馬約門巨大的排炮聲,他驚跳起來,像獵犬似的豎起耳朵。我們就不得不編造說:巴贊元帥在柏林城下取得決定性勝利,殘廢軍人院那兒就鳴炮慶功。還有一天,我們把他的床推到窗戶旁邊,記得那是星期四,布森瓦爾戰役打響的那天,他清楚地望見大軍在林蔭路上集結的國民自衛隊。 “那算什么隊伍呀?”老人問道,我們還聽見他嘴里咕噥著: “軍裝太差!軍裝太差!” 這話一點兒不差,然而我們明白,從今往后必須萬分小心。不幸的是,還有疏忽的時候。 一天晚上,我剛到那里,女孩就神色慌張地迎過來。 “明天他們就開進城了!彼龑ξ艺f道。 祖父的房門是開著的嗎?不管怎樣,如今回想起來,我還記得那天晚上說過這話之后,老人的神情的確有些異常,他很可能聽見了。只不過我們說的是普魯士軍,老人想的則是法國軍隊,以為是他期盼已久的凱旋之師——麥克馬洪元帥在軍樂聲中,沿著擺滿鮮花的林蔭路走過來,老人的兒子走在元帥身邊,而他本人則換上整齊的軍裝,站在陽臺上,就像當年在呂岑那樣,向彈洞累累的軍旗和硝煙熏黑的鷹旗致敬…… 可憐的茹沃老人家!他肯定以為我們怕他過分激動,才想阻止他觀看我們部隊的大檢閱。因此,他自有主意,卻避而不告訴任何人。第二天,普魯士部隊正沿著長街,從馬約門小心翼翼地向土伊勒里宮推進。恰好這時,上校那扇窗戶悄悄打開,他出現在陽臺上,戴著頭盔,挎上大馬刀,穿上在米約部下當重騎兵時那身光榮的舊軍服。現在我還納罕,是何等堅強的意志,是何等生命力的突發,能使他站立起來,還全副武裝了。反正他站在陽臺上,就在欄桿里面,這是千真萬確的。他站在那里,看到街上的景象十分詫異:街道那么空闊,那么寂靜,樓房的百葉窗緊閉,巴黎一片凄清,猶如傳染病隔離所,旗幟到處皆是,但是特別怪,全是白色的,上面還有紅十字,連一個人也沒有出門歡迎我們的士兵。 一時間,他以為自己可能看花眼了。 其實不然!就在那邊,在凱旋門的后面,隱約傳來喧鬧聲,在旭日的霞光里,一支黑乎乎的隊伍開過來……繼而,頭盔的尖頂漸漸開始熠熠閃亮,耶拿的小軍鼓也敲起來。到了凱旋門下面,忽然奏響舒伯特的勝利進行曲,伴著隊伍的重重的步伐,并摻雜著軍刀的撞擊聲!…… 這時,在廣場一片死寂中,忽聽一聲呼號,一聲駭人的呼號:“拿起武器!……拿起武器!……普魯士軍來啦!” 走在排頭的四名槍騎兵,望見樓上陽臺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身子搖搖晃晃,揮動著雙臂,又直挺挺地倒下去。這回,茹沃上校可真的死了。 ...
最后一課(全新精裝典藏版) 作者簡介
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法國19 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法國的狄更斯”。 生于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尼姆,是家中第六個孩子。1849年移居里昂。1856年,結束在里昂的學習,前往塞文山脈寄宿學校擔任教師。1857年11月,被迫辭職。1858年,為了謀生開始文學創作,嘗試寫詩歌和劇本但都不成功。1868年,半自傳體長篇小說《小東西》出版,但未能引起關注。1869年,短篇故事集《磨坊信札》出版,受到歡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應征入伍,以戰爭生活為題材,創作了包括《柏林之圍》《最后一課》等短篇小說。 一生寫作13部長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集、劇本、詩作等,代表作有《小東西》《磨坊信札》《達拉斯貢的戴達倫》《月曜故事集》《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薩!贰恫恍嗾摺返。 1897年去世,葬于巴黎拉雪茲公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