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山河摯愛.新聞紀實作品.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555073
- 條形碼:9787552555073 ; 978-7-5525-550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河摯愛.新聞紀實作品.卷-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中央、寧夏回族自治區及地市新聞媒體60篇抗疫報道,包括《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守護好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責任》《聽襄陽醫護人員講述寧夏醫療隊的故事》《國家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組向寧夏發來感謝信》《寧夏與新冠肺炎疫情賽跑》《寧夏首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等,力爭全景式呈現庚子之春寧夏抗疫的精彩答卷。
山河摯愛.新聞紀實作品.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山河摯愛:2020寧夏抗疫紀實”叢書中的一部,是一部新聞紀實作品集。書中輯錄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寧夏新聞媒體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統籌、安排、部署抗疫工作,以及各行業一線抗疫情況的新聞作品。書中分“運籌帷幄”“千里馳援”“眾志成城”三輯,從媒體視角客觀真實地記錄了寧夏各族人民、各行業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內控疫情、馳援武漢、外援沙特和科威特期間,緊張有序開展抗疫工作的全過程。
山河摯愛.新聞紀實作品.卷- 目錄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
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
嚴格落實責任、規范程序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明確疫情防控“十條措施”
守護好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責任
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與湖北人民并肩戰斗做抗擊病魔的英勇戰士
堅決有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出臺應對疫情保就業惠企業穩農業針對性措施
出臺應對疫情影響穩增長“21條財政措施”
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
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
寧夏**、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凱旋
把項目建設扛在肩上、謀在關鍵、抓在手中、落在實處
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決勝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撐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堅定發展信心、緊扣目標任務、穩住經濟運行
第二部分 千里馳援
守望相助,匯聚共同戰“疫”的磅礴力量
寧夏5名醫生的10個小時
千里馳援同心抗疫
聽襄陽醫護人員講述寧夏醫療隊的故事
鏖戰武漢市中心醫院
脫“裝備”時,臉疼到不敢碰
這封信,等你上了飛機再打開
心向荊楚譜寫大愛
郗燕:穿上白大褂就要往前沖
我在“前線”申請入黨
謝謝你們冒著生命危險救我們
西吉農民楊榮榮的“逆行”之路
海原9歲男孩馬云虎心系武漢捐出零花錢
七旬老黨員攜子女捐款11萬元助力疫情防控
固原一名高三學生匿名向武漢捐款1萬元
國家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組向寧夏發來感謝信
第三部分 眾志成城
寧夏與新冠肺炎疫情賽跑
夜訪隔離病區
寧夏首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與時間賽跑向疫情亮劍
銀川市臨時急救醫院:從無到有的奇跡
高擎黨旗踐初心,爭做先鋒擔使命
眾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社區網格化管理,暢通疫情防控“末梢神經”
信仰的力量
寧夏政法干警在抗疫一線搏激流
走,到抗疫一線去報到
在空蕩蕩的大街上堅守
在抗疫一線書寫媒體擔當
穿行在街區,一趟趟陪你重啟首府生機
大山里,看見特困生上網課
面對疫情他們做出了同一個選擇
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在我眼中你*美
一份志愿者招募令剛發出
彭陽群眾踴躍報名去戰“疫”
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堅守抗疫一線
“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寧夏戰“疫”實現“四個零”目標
讓我們的文字起立,向他們致敬
后記
燭照未來
山河摯愛.新聞紀實作品.卷- 節選
“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他是疫情中選擇留在中國的外國人,見證了中國抗疫的有力舉措,感受了中國民眾不畏困難的堅韌,體會到了中國社會互幫互助的溫情——他在留守中期待抗疫勝利,在感悟中更加了解中國。他就是王立軒,來自伊拉克,2014年來到寧夏,從事影視拍攝工作至今。“現在,我感覺在中國比在其他地方都安全。”王立軒說,中國政府和民眾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讓他印象深刻。 1月22日,結束了在石嘴山市優宜家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的拍攝工作,王立軒打算利用春節假期好好休息一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王立軒宅在公寓里,看電影、做飯、與朋友網聊……戴好口罩和手套再出門,回家后認真洗手,他的生活和當地人沒什么不同。“我盡量減少與人接觸,不去擁擠的地方,和大家一樣認真預防。”王立軒說。 “兒子,聽說中國不安全,我讓你哥給你訂了機票,趕緊回來。”1月28日,王立軒接到家人的電話,電話那頭的父親非常焦急,他擔心王立軒的安危,命令他立刻回國。隨著疫情進一步發展,外國網絡上各種流言鋪天蓋地。“怎么會這樣?視頻里明明在說‘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下面的字幕翻譯卻成了‘我們餓死了、救命啊,餓死了、救命啊’,這不公平!”看到這些虛假的報道,王立軒說。 “我眼中的中國和你們聽到的、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在這里很好、很安全。”面對境外媒體對中國疫情的不實報道,王立軒毅然退了回國的機票。 這個決定按下了王立軒深入了解中國抗擊疫情的“啟動鍵”。居民進入小區登記信息、測量體溫;大型超市貨源充足,市民有序購物;對外來人口認真排查,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中國政府一系列抗擊疫情的舉措和民眾團結一心、堅韌不拔抗擊疫情的精神讓他感動。 守望相助的精神同樣感染著王立軒。社區每天致電詢問他的身體情況與物資需求。 為了把看到的真實信息傳到國外,王立軒決定利用自己在網絡上的影響力,發起視頻公益挑戰。“我在外地拍戲的時候結識了不少其他國家的朋友,我向他們發出邀請,希望大家能拍一下身邊的故事,讓世界了解到一個真實疫情防控下的中國。”王立軒說。在北京的巴基斯坦人、在上海的伊朗人、在湖北的俄羅斯人……大家紛紛響應,拿起手機記錄疫情下的中國,用不同的語言喊出“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為中國抗疫加油打氣。 短短兩天時間,王立軒就收到了30多個分布在全國各地外國友人發來的視頻,他把收集來的視頻上傳到Facebook、YouTube等國外社交媒體上,也給父母發了一份。“我把視頻發給了媽媽,她放心多了。”王立軒說。 “雖然有很多人點贊,但我覺得還不夠,自己既然是做影視文化工作的,在這個非常時期去拍一部反映中國人抗疫的微電影,不就是對中國*好的支持嗎?”2月25日,王立軒復工了,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團隊其他人,大家一拍即合。疫情期間拍電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劇組工作人員要克服很多困難,經過十幾天的努力,微電影《飛過矮墻的靴子》制作完成。這部作品由王立軒的真實故事改編,全面真實地呈現了中國民眾在疫情防控下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我拍微電影不為別的,就是要把真實的事情講出來,我會努力把這個片子傳播到寧夏、全中國還有國外去。”王立軒說。微電影拍攝完成后,王立軒聯系到了阿拉伯電視臺,希望能把作品傳播到更遠的地方,也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了解中國的同時,做好防護,共同抗擊疫情。 自從2月27日我國向伊朗派出首支醫療專家組以來,現已分別向伊拉克、意大利、塞爾維亞和柬埔寨等多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中國以開放合作的行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抗擊疫情期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烈的責任感和強大的凝聚力,這是*值得驕傲和稱贊的地方。父母現在對我很放心,我反而擔心他們的安全,想給他們買機票讓他們來中國。”王立軒說,“疫情發生之后,所有中國人團結一致,全社會都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在中國5年多的生活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中國人的善良、熱情以及質樸。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我對中國人的品格有了全新的認識,那就是堅韌不拔。我希望自己能為中國未來的建設添磚加瓦。” 王立軒說,相信用不了太長時間,中國人民一定能徹底打敗病毒,贏得抗疫的*終勝利。 (原載2020年4月17日《石嘴山日報》1版 李薇 米振卿 李媛) P219-222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