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都是真實的人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6167
- 條形碼:9787549636167 ; 978-7-5496-361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都是真實的人間 本書特色
充滿煙火氣的文字是什么樣的味道? 《都是真實的人間》一書作者陳榮發是從事信訪工作的,這個崗位本身就要面對各色人物,與各類人打交道是他的本行和本事。專輯中的許多文章,都是他接待或接觸群眾,與他們聊天、交談、對話,然后回家打開電腦記錄下來的。與尋常百姓的密切交往,給了他“每天一篇隨筆”取之不盡的素材。他擅長對真實人間凡人小事作生動的記敘,并以簡要和理性的語言進行點評,是耶非耶,表明態度,講清道理。 閱讀《都是真實的人間》一書,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真實與鮮活,更為可貴的是,通過這些清新的文字,能讀到作者對他的敘事對象本質屬性的洞見,這種貼近民生的敘事文本,真的是難能可貴。在作者的筆下,接訪過的居民群眾、路邊的環衛工人、勤勞踏實的普通百姓……一個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樸實生動,親切自然。這其中,有對老母親的牽掛,有對啟蒙老師的感恩,有夫妻之間的依戀,有長幼之間的和睦,也有對負面行為的批評。而且每一個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和期許,讀完以后,總會在令人深思中,感受到甜甜的味道,生發出酣暢淋漓、身心愉悅的心境。
都是真實的人間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個人隨筆作品輯集,收錄作者近年來結合日常工作及生活點滴、獨自思考的150多篇隨筆。共分六輯:輯一總會在耳畔回響,主要講述軍旅情誼;輯二感受愛的甘露,主要講述親友情感;輯三家是藏愛的地方,主要講述家庭生活;輯四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主要講述社會交往;輯五能看到舒緩的笑容,主要講述單位工作;輯六去做甜的事業,主要講述學習考察。此輯所編,是他近年來結合日常工作及生活點滴、獨自思考的隨筆。 閱讀本書稿,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真實與鮮活,更為可貴的是,通過這些清新的文字,能讀到作者對他的敘事對象本質屬性的洞見,這種貼近民生的敘事文本,真的是難能可貴。在作者的筆下,接訪過的居民群眾、路邊的環衛工人、勤勞踏實的普通百姓……一個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樸實生動,親切自然。這其中,有對老母親的牽掛,有對啟蒙老師的感恩,有夫妻之間的依戀,有長幼之間的和睦,也有對負面行為的批評。而且每一個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和期許,讀完以后,總會在令人深思中,感受到甜甜的味道,生發出酣暢淋漓、身心愉悅的心境。
都是真實的人間 目錄
都是真實的人間 節選
選讀 想起北方的母校 還沒到黃梅天,已經這么熱,再稍熱點,睡覺肯定就不得安寧。明天休息,該拆洗空調過濾網了。 南京四季分明,到了夏天,離開空調間,哪怕坐著不動,皮膚照樣汗津津。玻璃窗打開,風就是吹不進來,如果是冬天,哪怕只有一條小縫,也會刮進嗖嗖的冷風,同樣的紗窗,感覺怎么就是不一樣? 每到這時,就好懷念北方的母校。炎夏的日光下,哪怕熱到三四十度,有著厚厚的隔空墻壁的屋子里,總是充滿著舒適的涼意。白天再苦再累,睡覺還要蓋棉被,一夜好覺睡醒,渾身都是精神。若是寒冬,開通了暖氣,進房間就只需穿件單衣。 那里的冬,十月份就開始下小雪,雖然雪后有艷陽,地上的一層白雪就是不化。直到哪天夜晚下起鵝毛大雪,隊長總會提前四十多分鐘吹響緊急集合哨,我們打起背包在雪地里跑一圈回來,差不多就到起床時間了。 “路上的雪要趁早掃,如果被人踩實了,就要費時費力地鏟。”隊長也是為我們著想。校內的每段路都有衛生包干區,雪掃不干凈,同樣會納入衛生評比。 從宿舍到教室,從教室到飯堂,學員的生活就是三點一線,走在路上,隊列要整齊,歌聲需嘹亮,口號震天響,除此,不得交頭接耳。一次,從飯堂到教室,隊長蹲在路邊茂密的樹叢中,遠遠地看著隊列走過。 我們剛在教室坐定,隊長就從后門進來,大聲地問:“剛才隊列中的第X排第X列的學員說了什么話?現在站起來重復一遍!”原來,人走路時正常呼吸的霧氣是均勻的,如果講話,會吐出一陣一陣不規律的白氣。他雖然隔得遠聽不到聲音,但能通過我們呼吸的氣體,斷定誰在隊列中講話。 到*后一個學期,主要是操作訓練。在教導團的陣地上,要模擬實戰進行演練。一天,教員要求我們將導彈內艙中的儀器拆下來,搬到地面分析一遍,再裝回原處。而且要求一個區隊由高到低排好隊伍,個子瘦小的學員先開始,那可是不輕的儀器啊! 炎炎烈日下,完成了訓練任務,年輕小伙早已饑腸轆轆,誰都盼著能提前下課,外場到飯堂,至少還要走半小時的路。但教員嚴格按照大綱,對訓練課目認真評講,那樣的一絲不茍,直到下課的點,才宣布可以帶回。 學校的飯堂,除了高粱饃,吸引我們的就是那圓圓高高的巨型鋁桶中的稀飯。勺子的柄短,只能盛到上面的稀湯,為了渴望夠著下面的米粒,有的同學就將筷子插進木柄里。 **碗稀湯喝完,去盛第二碗時,差不多才能獲得少許米粒。有的一時沒拿到勺子,就用碗直接進去盛。因為在北方氣候干燥,不少同學手上擦雪花膏,加上摸過儀器的機油,每喝第二碗稀飯時,總能品嘗到那樣奇特的香味和油味…… 因為參加一次書法比賽,被同樣喜歡書法的副校長欣賞,后來打聽還是小老鄉,便讓隊長帶話要安排我留校。那時,能留校給人的感覺是挺有名氣的。可快畢業時,想家的念頭日甚,還是選擇回南京,隊長一直對我很關心,對此,他真的很不高興。 這么些年,再也沒回過母校。難忘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員嚴謹的作風,那時如果不嚴摳細訓,就不可能學到業務本領。實戰中,如果稍有馬虎,導彈上天,差之毫厘,就會失之千里! 天一熱,不由地就想起北方的母校,想起那里的冷暖,那里的嚴苛與溫情,那里的整齊統一與勃然生機。(2017年6月2日) 都是真實的人間 整夜的雨,時大時小,下個不停。早晨,是想等雨稍小點,好走到菜場去。到八點半的光景,看窗外的雨點稀疏了些,便拿把雨傘,迅速下樓。 現在城市排水功能都很好。這樣的雨中,路面基本上沒有積水。撐著傘,出小區,穿過馬路,如同在雨中散步,再想著馬上去菜場,中午就能吃到自己包的水餃,心里感覺很是舒暢。 進菜場,還是直接去了那家賣蔬菜的攤位。攤位前,擠滿了人,只能隔人相問,包餃子買什么菜好?老板說:“有韭菜,我家芹菜包餃子也很好吃。”兩年多沒包過餃子了,以前都是韭菜肉餡,但*害怕理韭菜,清洗干凈真不容易。既然芹菜也可以,摘洗很便捷,何不嘗試一下呢? 總共有四五平米的攤位上,有序擺放著各樣蔬菜,還有葡萄、香瓜、黃桃等水果,有人疑惑于他家怎么什么都有的賣?老板手上邊忙,嘴上邊說:“我家除了女兒沒有,其余的哪樣沒有?”一口蘇北話,剛說完,一個女顧客就接上:“沒有女兒,再生一個就是了,多大事啊?” 原來,他們第二胎時,就是想要個女兒,哪知道孩子一出生又是個小子。正在撿菜的女顧客還在鼓勵著:“如果想要女兒,就得再生一個,也能彰顯你的實力。”老板則說:“如果再生一個還是兒子,日子怎么過?要是生個雙胞胎小子,我們還活不活?”在另一邊忙得一頭汗的老板娘,身材瘦小,笑著感嘆道:“再怎么想要女兒,可已經生不動了……” 拿兩小把芹菜,四根黃瓜,十八塊錢。支付完成,馬上轉身去賣黑豬肉的攤位。原來四個臺子的肉攤,只開了兩個,也有不少人圍著。讓稱兩斤餃肉,小伙刀子輕輕一劃,上稱,差一塊錢兩斤。排隊等絞肉,有人切好,洗干凈,添加姜蔥、木耳、香菇等,絞出的肉餡比自己回家剁要省事。餃肉三十五塊錢一斤,看有人買了排骨又買餃肉,付款就是兩百多。 到賣餃皮的店,也有人在窗口排隊。一個胖胖的婦女可能是忙不過來,看有個小伙來幫忙,馬上轉身離開。細密的汗珠正從小伙的額上直冒,他用右手食指從左向右輕輕一抹,將汗珠甩到地上,避免汗水流進眼里。再看那光著的胳膊上,汗水也直淌。并竊竊私語:“剛在里面搬面粉的。”玻璃窗里的店內應該開著空調,可他還熱成那樣,說明剛才干的體力活很重。 觀察他給前面幾位顧客取貨,都是用塑料袋輕輕地包好,從窗口送出來。有位女顧客問她的燒賣皮子可好了?小伙找了一圈,原來已經擺在一旁的臺子上。以前只知道餃子皮、包子皮或餛飩皮,還沒聽說賣燒賣皮的,便好奇地問,這燒賣怎么做? 一旁的女士熱心地介紹:“做燒賣不用封口,比包餃子或包子都簡單。我也是上個月來買餃子皮時跟別人學的,只要把糯米蒸熟,將香菇木耳切碎,拌些小肉丁,倒些醬油,加點鹽,一起放鍋里炒,差不多熟了后盛出來,包好,在籠屜里蒸十分鐘就可以了。”看她提著燒賣皮,比餃子皮的面積大一倍多。“一次買五十多個,兩斤米,做好放冰箱,小孩特別喜歡吃……” 隔著玻璃,問老板兩斤芹菜兩斤肉,包餃子要多少餃皮?他沒急著回答,手擦著汗,直接提了滿滿三袋子,似乎太多。只要了兩袋,又怕不夠,再跑一趟好麻煩,便讓另用個小袋子又裝了兩塊錢的。餃子包好,正巧就多了那一小袋,放進冰箱,妻子說明天切成面條吃吧。 午覺剛醒,電話鈴響。朋友知道我會養花,說盛夏時節,送兩盆荷花。女兒聽說,堅決不同意:“家里真的需要,你可以到花市去買啊,要人家的干什么啊?”話是有道理,可與這位朋友關系很純粹,僅僅只是一番情意。昨天來信息說:“荷花可觀賞,荷葉曬干后可泡水喝,能治療高血壓。”看師傅從電梯搬出來兩盆,我說只要一盆就行,待花開過就把盆還上。看三朵花苞正在碧綠的荷葉上亭亭玉立,拍張照發給朋友,表示真情的謝意。 下午趁雨小,出去散步。走到小區門口,想著可以去菜場將餃皮換成面條,又轉回家取。可到那店的窗口,小伙不在,換成了胖乎乎的婦女。本來她收下了,但看旁邊一個老太站在那盯著看,她只好笑著說:“賣出去的是不好退的,也不好再賣給別人是吧?”老太也笑著點頭。“就是真退給我們了,也只能扔掉。”聽她說的也有道理,但好好的餃皮扔掉多可惜?還是提了回來。 到小區,已近傍晚時分。一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正在一汪水里踩著玩,個頭不到一米高。經過時,被她踩得水花四濺。便說:“這樣玩得真開心是吧?”她沒愣一秒鐘,看我離開了,就歡笑著說:“有水玩當然開心啊,我小的時候,在澡盆里把水玩了一地,那才叫好玩……”回頭看時,她歪著腦袋,雙手做著心型,雙腳踩水,還在稚聲稚氣地說。 從早到晚,出門所遇的,都是真實的人間。這梅雨,連續下了好多天。孩子能在地上快樂地玩水,市民們能安然地居家過日子,城市的一切功能都在正常運轉,可秦淮河的水已漫上堤岸,城里城外所有江河的堤壩上,有多少人員正在辛苦值守,日夜奮戰。我們,同樣也在隨時待命。(2020年7月18日)
都是真實的人間 作者簡介
陳榮發,安徽省東至縣人,江蘇省委黨校社會學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10月入伍,多次受到各級嘉獎。2004年轉業在南京市,多次被表彰為優秀黨員、優秀公務員、優秀巡察專員。因為教女兒如何寫作文,自己寫成了習慣。能聯系實際,勤于動腦,每天夜晚堅持寫作,多篇調研文章獲獎,有的隨感被《中國紀檢監察報》、《金陵瞭望》、《現代快報》、《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合肥晚報》等副刊采用。此輯所編,是他近年來結合日常工作及生活點滴,獨自思考的隨筆。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