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306602
- 條形碼:9787556306602 ; 978-7-5563-066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概述,理論基礎,發達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經驗,新微笑曲線理論——指導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理論模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之一:向研發設計端轉型升級,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之二:向品牌服務端轉型升級,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之三:在生產制造端直接轉型升級,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目錄
**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節 關鍵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主要理論基礎
第三節 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機制研究
第四節 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發達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經驗
**節 德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第二節 日本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第三節 發達國家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啟示
第四章 新微笑曲線理論——指導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理論模型
**節 微笑曲線理論及其不足
第二節 新微笑曲線理論的提出
第三節 新微笑曲線理論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啟示
第五章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之一:向研發設計端轉型升級
**節 研究設計
第二節 向研發設計端轉型升級的案例分析
第三節 企業向研發設計端轉型升級所需的必要條件分析
第六章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之二:向品牌服務端轉型升級
**節 研究設計
第二節 向品牌服務端轉型升級的案例分析
第三節 企業向品牌服務端轉型升級所需的必要條件分析
……
第七章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之三:在生產制造端直接轉型升級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節選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第四,主導產業應具有多層次性。由于發展中國家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過程中,既要解決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問題,又要解決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問題,因此,處在戰略地位的主導產業應該是一個主導產業群,并呈現多層次的特點,實現多重化的目標! ≈鲗Мa業的選擇有六大基準: 一是產業關聯效應。主導產業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引導帶動作用,主要通過其關聯效應表現出來,主導產業的關聯效應有三種形式:一是前向關聯效應,指主導產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持續發展,必然擴大對相關設備、技術和原材料等要素的需求,從而帶動為其提供這些要素的產業的迅速發展;二是后向關聯效應,指主導產業關聯性強,技術領先,發展快速,能夠為其后續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技術,創造更好的條件,感應這些后續產業的發展;三是旁側關聯效應,指主導產業的發展,還會引起一系列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變化,對主導產業主要分布地區的市場繁榮、就業面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其他產業的形成和壯大產生積極的影響! 《窃鲩L潛力。產業的增長潛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產業的需求收入彈性,因而也稱收入彈性基準。收入彈性基準是指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某種產品的需求增長率與國民收入增長率之比,它表明產品的需求增長對收入增長的敏感程度。收入彈性大于1的產品和行業,其增長速度將高于國民收入的增長;彈性小于1的產品和行業,增長速度低于國民收入的增長。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收入彈性高的產品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逐漸提高,選擇這些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將促進整個產業持續高增長率,有利于創造更多國民收入。收入彈性系數高的產品的產業部門將獲得更快的發展,占有更大的比重。 三是生產率上升率。其是指某一產業的要素生產率與其他產業的要素生產率之比,一般用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比較。全要素生產率的上升主要取決于技術進步,按生產率上升率基準選擇主導產業,就是選擇技術進步快、技術要素密集的產業,因此,也被稱為比較技術進步率基準。這一基準反映了主導產業迅速有效地吸收技術進步成果的特征,優先發展全生產要素生產率上升快的產業,有利于技術進步、提高創匯能力、改善貿易條件和貿易結構,提高整個經濟資源的使用效率。 四是技術密集度。產業的技術密集度不僅通過影響產業技術進步而影響產業的生產率上升率,而且具有提高產業增加值率的作用(技術含量高使附加值高)。產業的生產率上升率與就業功能有一定的反向變動關系。綜合生產率(TFP)指標,包括了勞動、資本、中間投入等要素生產率的變動,但勞動生產率畢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勞動生產率增長會相對減少就業量;而產業的技術密集度帶來的技術進步、生產率上升率和增加值率,不一定影響產業的就業功能! ∥迨蔷蜆I。從產業的要素密集度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功能強,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功能弱,技術密集型產業則分為兩種情況:勞動-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功能相對較強,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功能相對較弱。但是,各個產業的實際就業功能及其差別,還要取決于產業的發展水平、趨勢和特點。從產業的相對就業密度看,一方面是每億元工業增加值或產品銷售收入所對應的就業人數;另一方面,可以從產業的資本與勞動力比率來分析提供一個就業機會所需要的資本量! ×强沙掷m性發展。制造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性,主要表現在資源消耗(物耗和能耗)低和環境污染小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基本上可以通過產業的經濟效益水平來考察,因為物耗和能耗本身就是經濟效益的部分內容,而環境污染的大小一般可以通過治理污染的成本反映出來。至于高污染產業有負的外部性,則可以將這些產業排除在外! 8.可持續發展理論 1972年羅馬俱樂部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一文中明確提出了“合理持久均衡發展”和“持續增長”的概念,指出減少地球資源耗費和限制工業生產能夠維持地球的生態環境平衡;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后,理論界的研究重點轉向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平衡的研究,這標志著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并逐步形成理論系統和研究途徑。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研究開始集中于區域經濟和環境關系的宏觀研究,由于資源的浪費性開采和低效率加工,往往存在資源豐富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落后于資源匱乏地區!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孫德升,男,1975年生,山東濟陽人,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F任天津社會科學院產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黨支部書記、副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環渤海經濟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科技創新、產業經濟等相關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天津社科規劃項目2項及廳局級研究課題多項,作為科研骨干參與《國家“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科技部戰略研究專項等重大研究課題10余項;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中國科技論壇》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2部,10余項對策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領導的批示,在政策研究和理論研究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