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2665
- 條形碼:9787108072665 ; 978-7-108-0726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本書特色
《山水天地間》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渠敬東教授在本行專業之外寫作的一部文化藝術史小書。全書聚焦于北宋有名畫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圖》,通過大量的圖像細讀,結合經典畫史畫論中的描述與品評,對宋代山水畫中所蘊含的文化特質,分“物象與心觀”“近質與遠勢”“天高與地遠”“人跡與神居”“筆墨與品格”五個方面做了深入剖析,并在引言“廟堂與林泉”的代入下,逐漸展開以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觀世界。很后的代后記《“山水”的沒落與現代中國的精神危機》指出,今天的藝術需要從中國傳統中去尋找資源、重新構建中國人整全的宇宙觀、世界觀,不能跟在西方現當代藝術后面兜圈子,這才是中國藝術的真正出路。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內容簡介
《山水天地間》聚焦于北宋有名畫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圖》,通過大量的圖像細讀,結合經典畫史畫論中的描述與品評,對宋代山水畫中所蘊含的文化特質,分“物象與心觀”“近質與遠勢”“天高與地遠”“人跡與神居”“筆墨與品格”五個方面做了深入剖析,逐漸展開以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觀世界。在古今中西對比的視野下,探尋中國藝術的文化內核與精神高度。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目錄
目?? 錄
一 引子:廟堂與林泉
二 物象與心觀
三 近質與遠勢
四 天高與地遠
五 人跡與神居
六 筆墨與品格
七 余聲
“山水”的沒落與現代中國的精神危機(代后記)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節選
在現代世界里,不能只有政治、社會和經濟構成的總體史,而必須還要有一種存在于人的內心之中的自然王國,以作平衡和矯正。對于中國文明,恰恰就這一點來說,我們有著豐厚的文化傳統,特別是中古以降的山水系統的發育,構造了獨特的文明基因。 古人所謂“胸中丘壑”“胸中氣味”“胸中磊落”,講的都是人的境界。把自己揮灑在整個世界里,浸沒在整個世界里,山林中的那份自然,是士人全心的構造,是超越性的,是精神性的。中國人沒有了這種內生性的心意心境,我們的文明便早就覆滅了 重新構建完整的山水,重新構建中國人的宇宙觀,重新構建中國人整全的超越世界,才是中國藝術的真正出路。藝術的未來,不是跟在資本屁股后面,搞一個小想法,抓住一個小意念,換一種新材料,而是要真正逼近西方和中國的整個傳統,對歷史和現實有整全的理解。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山水,永遠是我們文明復興的必由之路。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作者簡介
渠敬東 1970年生,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缺席與斷裂:有關失范的社會學研究》《現代社會中的人性與教育》《組織變遷的社會過程》。主編《涂爾干文集》(共6卷)、《中國社會學經典導讀》,并譯有《社會分工論》《啟蒙辯證法》《圖騰制度》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