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21784
- 條形碼:9787220121784 ; 978-7-220-12178-4
- 裝幀:一般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本書特色
1.唯一一部107歲高齡文學巨匠馬識途在西南聯大學習甲骨文傾情回憶錄。馬識途將此段珍貴的歷史記錄下來,是我們能收藏和傳承的寶貴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資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書為馬老首部甲骨文研究著作,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填補了市場空白。 2.一個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精神全面展現的鮮活樣本。 此書從馬老回顧的西南聯大課堂實景,以甲骨文為媒介,弘揚了科學求實、兼容并包的“西南聯大”精神。西南聯大精神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是一種家國情懷的彰顯,更是一種風骨的盡顯。 3.一本尋求中華文明密碼破譯和根脈傳承、堅定文化自信的大眾普及讀物。它生動鮮活地還原了西南聯大課堂,再現了西南聯大大師們當年的風采,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讓人讀起來饒有興趣、讀完會受益匪淺。 4、聽107歲馬老講有趣的西南聯大課堂和大師們,講那些有趣的甲骨文,讓人仿佛回到了當年大師云集的西南聯大,并被代入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中,領略中華文化展現出無窮魅力和時代風采。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內容簡介
本書為107歲高齡的馬識途所作首部甲骨文著作。書中鮮活再現了國立西南聯大語言文字學家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等妙趣橫生的授課場景,尤其是唐蘭教授對甲骨文等研究的精髓;生動展示了大師們精勤治學的品質、謙遜嚴謹的人格魅力和自由開明的名校教學風貌;立體展現了馬識途在百歲之年克服病魔侵擾潛心研究甲骨文的心得和體會及其樂觀豁達、堅忍不拔的精神,從中亦可窺見西南聯大這所傳奇名校的精神與血脈傳承之魅力。本書是唯*公開出版的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具有寶貴的史料價值,兼具文學性、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目錄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節選
**課 開課問“東西 ” 唐蘭教授上課來了。 一九四三年九月,我作為西南聯大中文系的學生選修了語言文字學專業課程。**課來開講的是中國文字學的泰斗級人物—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唐蘭。課程是語言文字學必修課“說文解字”,這是語言學科的基礎課。我好不容易才從高年級同學手里半借半買了一部《說文解字注》,帶去聽講。這是出了名的冷門課,專修的只有五六個同學,而我算一個。我這年二十八歲,是年齡*大、長得有點老氣的學生;其他同學大都二十歲上下。我走進一間草頂土墻的教室,唐蘭教授誤認為是來旁聽的別系教員,開口問我:“你先生是哪個系的?”我回答我是選這門課的學生。他有點吃驚地說:“你來修這冷門的課,那是要陪坐幾年冷板凳的喲!”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引用了范文瀾教授的有名的詩句:“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他接著不說什么,就在黑板上用粉筆寫字,好像是一副對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又在黑板上畫上兩個我們都不認識的字,又像是畫,問我們:“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我們無人作答。他說:“你們不認得這兩個字,那大概知道已是改了稱號的‘民國’發生的事吧。許多軍閥混戰,爭當總統,南北兩年戰爭,打個沒完,民不聊生。有個文化人就寫了一副對聯,專門諷刺他們,一發布出來,就轟動全國,就是這副對聯。”大家都稱贊他寫得妙,說南北軍閥想當總統,真不是東西。于是他又指著黑板上那兩個字:“罵的就是他們——不是東西。”他給我們講這個故事,原來是引發我們認識他寫的那兩個字。我怎么也沒有想通:我們把物件叫“東西”,罵壞人是“壞東西”,為啥用一“東”一“西”兩個字?他才解說:“古人把物件叫作東西,就是這兩個字。你們看這‘東’字就是一包東西兩頭用繩子結扎起來,‘西’字也是一包東西一頭被結扎起來。就是流傳到今天,我們寫的‘東西’兩個字。還有一個‘束’字,古字也只寫成似‘東’字狀,也是兩頭被結扎的東西,意為‘結束’。現在我們寫的‘東西’二字和‘束’字,本來就是象形字。今天你們就開始認識三個古文字了。自古以來都沒有‘東西’兩個字的字源,現在終于被我們研究出來了。我們用的許多字,都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一查字源,便清楚了。” “不要認為這是冷僻學術,它對于中國文化的演變發展大有關系。你們要從讀《說文解字》開始學起。往往一個古文字的發明,有如天上發現一顆新的星星給研究人員帶來無窮的快樂一樣。這本是一門*有興味、*有學術價值且*重要的學科呀!”唐蘭教授這么一講,引起我們對研究古文字的源和流的興趣。 這便是唐蘭教授古文字學開講的**課,成為我畢生難忘的一課。 第十五課 *后一課 唐蘭教授開的“說文解字”課,我們已經學了一年。加上他開的“甲骨文”、羅常培教授開的“音韻學”和陳夢家教授開的“銅器銘文金石學”已一年,我們學習認真而且認識了一些古文字。 唐蘭教授講*后一課時,對我們真切地說:“我們教學相長,研究古文字課程將告結束。其實我并沒有教給你們多少學識,我不過是為你們打開研究古文字學的大門,給你們指出一點前行的路徑。古文字學知識浩如煙海,涉足其間的人不多。有的人在海邊才濕了鞋,眼看波濤洶涌,就知難而退了;有的人下海游了去,也有半途而廢的,還有的被水給淹沒的。只有很少的人能有堅強的意志,會鍥而不舍、乘風破浪,向隱約渺茫的彼岸奮勇前進。雖不免載沉載浮,吃不少苦水,終會到達彼岸。踏上一片茂密的學術森林,那里時見陽光燦爛,時見雨橫風狂,時見荊棘密布,但成功的果實誘人前行。有的一鳴驚 人;有的默默無聞;有的在學術森林里徘徊,了此一生,卻死而無悔。相信學術的道路雖然崎嶇,但總有中國人不斷探索,哪怕不過識破一字,也是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現在我為你們開了門,引你們走到大海邊,就要看你們下海向彼岸勇敢游去了。一切看你們自己的天資和勤奮。愛迪生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們考入西南聯大,可算幸運的英才。只要你們發揮天資,更加勤奮,終必成才。現在就看你們一人抱著一套《說文解字注》,在那‘字以類聚、物以群分’原則分門別類編的五百四十個部首導引下,在字海里遨游。各人可憑自己兩年來的學習心得,去先認得、再識得這些古文字。我和其他文字學教授一樣,各有所長,各有所愛,偶有所發現有所發明,互相砥礪、相輔相成;不必泥于古說,也不必宗于現論。要有為自己打出一片學術天地的信心,有自信,但不自夸。希望有一天也能看見你們站在這三尺講臺上,聽你們慷慨而教后學者,也引他們下海游向光明的學術彼岸。” 唐蘭教授和西南聯大許多著名教授一樣,總是這么真切地對我們這些即將領得畢業證書、獲得學士稱號的青年作送行談話。 我對這些教授們的教導,特別是對唐蘭教授給我“說文解字”課的指引,心領神會。我打開《說文解字注》,從**頁**個字開始研讀,“一,惟初太極,道立于一。凡一之屬皆從一”。接著是“元、天、丕、吏、史”等,我讀了下去,發現許多字都已經被唐蘭教授講解過,有的相同,有的近似,有的補說,有的改說,都是持之以故、言之成理的。 第二頁“示”,段注說是“天垂象,見吉兇”,更怪的是說“三垂,謂日月星也”。唐蘭教授以為錯解,他說“示”分明是古人敬神用的祭祀臺,人敬神或把祭物放在祭祀臺上或祭祀臺旁,人立祭祀臺前或旁行禮。“三垂”明顯是支撐祭祀臺的三條腳柱,怎會是日月星呢?說“凡示之屬皆從示”倒不錯,所有會意的有示旁的字,大體都和神事有關,更證明“示”是敬神用的祭祀臺。段注對“神”字解為:“ ,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聲。”唐蘭教授又寫一個 字,就是一只手( )持一塊肉( )放到祭祀臺( )上去,不正好是敬神嗎?這更證明“示”是敬神的祭祀臺了,哪能扯得到日月星上去? 《說文解字注》有不少是錯解、誤解或欠解,唐蘭教授經過研究,在講課時對其中的一些字加以補正。他很贊成郭沫若對“且( )”字的說解。所謂敬祖的“祖”就是古人的生殖崇拜,而非段注所說“供祖先于神廟也”。郭沫若并非異想天開。我也同意唐蘭教授把“地,從土,也聲”的“也”解說為形象如蛇頭和蛇尾,古代滿地是蛇也。 后來,我仔細研究課本里五百四十個部首下許多字的解說,再溫習唐蘭教授講的筆記。我雖然尊重段注,但不迷信段注。我相信近現代許多古文字學家,如章太炎、羅根生、王國維、郭沫若、唐蘭、陳夢家等,根據出土文物及遺書的比較,進行的科學的說解,但也并未盲從,未可迷信。我也照唐蘭教授教我們的精神和方法,自作探索,有自信的,也有自疑的,有重述唐蘭教授所解我贊同的,也有補充的。 現在,我從記憶倉庫里拾掇一些教授們所講的,我在西南聯大古文字專業學習所學的且而今還能記得的寸金片玉,將其寫出來,不分先后,也不一定按“字以類聚,物以群分”的原則,想起哪一個字就解哪一個字,也不管正誤,全部寫出來。如有行家偶見偶聞,予以評說,以致引為笑談,便算我的幸運了。 我想命個題名,就叫“西南聯大課堂拾趣”,姑且附錄于唐蘭教授“說文解字”拾憶的尾上,權作驥尾吧。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作者簡介
馬識途,原名馬千木,1915年1月生。當代作家、書法家。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黨內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榮譽委員,四川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等。著有詩文《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夜譚續記》《在地下》《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