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要素錯配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理論與實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27569
- 條形碼:9787521827569 ; 978-7-5218-275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要素錯配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理論與實證 內容簡介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的成果。東北經濟的衰退問題從2014年開始,中國東北三省的GDP增速也從原來的中游水平下降到如今的各省倒數,目前,中國東北的經濟發展依然沒有走出泥濘,恢復往昔的光榮。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動力與源泉究竟在哪,要素錯配對東北經濟的影響達到了何種程度,供給側改革改革對于東北地區的經濟調整任重而道遠。本書在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將要素錯配納入經濟增長核算模型中,分析要素錯配的形成機理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全面評價要素錯配程度,基于東北地區產業、行業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索東北地區要素錯配的內在原因,并為矯正要素錯配、提升東北地區經濟增長效率提供政策建議,并形成了如下結論:(1)東北地區的要素并未配置到很合理的產業及行業間,進而導致了一系列經濟增長滯后的現象;(2)技術進步變化雖然持續下降,但仍和要素配置效應的改善一并成為推進東北地區TFP增長的關鍵,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是要素配置的優化,而規模效應正在制約東北地區整體TFP增長;(3)以裝備制造業為樣本研究發現,中性技術進步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要正向貢獻,但偏向性技術進步已成為阻礙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關鍵因素。(4)產業協同融合提高了金融業的專業化分工,專業化分工會顯著改善資本錯配,產業協同融合通過促進專業化分工改善資本錯配;產業協同融合會顯著提高勞動力成本,勞動力成本越高的地區,勞動力錯配水平則越低,產業協同融合通過提高勞動力成本改善勞動力錯配。
要素錯配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理論與實證 目錄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4 技術路線圖
1.5 研究創新之處
第2章 東北地區要素錯配影響經濟增長的客觀事實
2.1 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現狀
2.2 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現狀
2.3 東北地區要素結構現狀
2.4 要素錯配下的"新東北現象"及內在原因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要素錯配導致經濟增長損失的影響機制
3.1 要素錯配與經濟增長損失的作用機制
3.2 要素錯配與經濟增長損失的傳導與影響機制
3.3 要素錯配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效應的模型構建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東北地區產業及行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分解分析
4.1 東北地區三產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演化軌跡與動力分析
4.2 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軌跡與異質性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要素錯配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5.1 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要素錯配及其經濟影響效應分析
5.2 偏向性技術進步下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要素錯配效應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東北地區要素錯配原因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6.1 要素錯配形成的理論分析
6.2 技術進步有偏下要素錯配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產業協同融合矯正東北地區要素錯配的機制及政策
7.1 產業協同融合矯正東北地區要素錯配的理論分析
7.2 產業協同融合矯正東北地區要素錯配的實證分析
7.3 矯正東北地區要素錯配的政策啟示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要素錯配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理論與實證 作者簡介
王衛(1986-),男,漢族,遼寧大連人,管理學博士,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黑龍江省自然基金1項、黑龍江省省博士后資助項目1項、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人口與經濟》、《中國科技論壇》等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