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詞的真偽與高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3483
- 條形碼:9787807683483 ; 978-7-80768-348-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詞的真偽與高下 本書特色
詞學大家寫給大家的詩詞鑒賞入門書,兼具學術性、普及性; 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王兆鵬教授整理編選,萬字導讀詮釋唐氏成就; 引你深入品讀古典詩詞之大美
詞的真偽與高下 內容簡介
唐圭璋先生是20世紀的詞學大家,治學生涯長達六十余年。其《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等著作,以一人之力,積數十年之功,嘉惠學林。本書是唐先生詞學文章的精選本,大體上以類相從,既涉及詞學版本敘錄、校勘、輯佚、辨偽、正誤,也有詞人事跡和詞史問題的考訂、詞之藝術手法的鑒析、個體詞人的評論,以及對師友的回憶與紀念等。本書深入淺出,為讀者指明了詞作鑒賞、研究和寫作的正規門徑。
詞的真偽與高下 目錄
導讀…………………… 王兆鵬 1
詞集版本考
宋詞別集敘錄 (節選)…………………… 30
宋詞總集札記 …………………………… 46
詞集校訂輯佚
《云謠集》雜曲子校釋 ……………… 52
《云謠集》雜識 ……………………… 83
佚詞零拾 ………………………………… 85
詞作真偽考
宋詞互見考 (節選)…………………… 92
李白詞之真偽 ………………………… 103
張昪與孫浩然互見《離亭燕》詞辨 …… 104
岳飛《滿江紅》詞辨偽 ………………… 106
朱淑真《生查子》詞辨訛 ……………… 108
文天祥《念奴嬌》詞辨偽 ……………… 111
《學海類編》所收詞話辨偽 …………… 115
《詞選》及《續詞選》之誤 …………… 116
金本《花草粹編》之誤 ………………… 118
《詞林紀事》《歷代詩余》多誤不可引用 …119
《宋人軼事匯編》不可引用 ……………… 121
引書須用原始文獻 ………………………… 122
引書不應舍本逐末 ………………………… 123
詞人事跡考
柳永事跡新證 …………………………… 126
李清照改嫁辨 …………………………… 141
陳亮三事考辨 …………………………… 145
鄧光薦生卒年考 ………………………… 150
鄧光薦愧對文天祥 ……………………… 151
詞林偶記 ………………………………… 153
詞作技法論
論詞之作法 …………………………… 158
古詞不宜輕易改字 ………………… 186
明人妄改蘇軾《念奴嬌》詞 …………… 187
詩詞曲中使用疊字舉例 ………………… 189
說李煜的“獨自莫憑闌”………………… 194
詞人個性論
溫韋詞之比較 ……………………… 198
李后主評傳 ………………………… 202
屈原與李后主 ……………………… 214
柳詞略述 ………………………… 222
從《東坡樂府》里看蘇軾和農民的情誼 …… 229
秦觀其人其詞 …………………………… 234
李綱詠史詞 ……………………………… 239
讀李清照詞札記 ………………………… 244
《張于湖評傳》序 ……………………… 249
民族英雄陳龍川 ………………………… 251
南宋詞俠劉龍洲 ………………………… 255
姜白石評傳 ……………………………… 261
論夢窗詞 ………………………………… 279
女詞人張玉娘 …………………………… 287
納蘭容若評傳 …………………………… 291
蔣鹿潭評傳 ……………………………… 306
唐宋兩代蜀詞 …………………………… 317
詞學家述評
端木子疇與近代詞壇 ………………… 348
回憶吳先生 …………………………… 350
回憶詞壇飛將喬大壯 ………………… 356
記任中敏《唐藝發微》………………… 359
趙萬里對詞學研究之貢獻 …………… 360
詞作簡析
煉字琢句,運化無痕——讀周邦彥《滿庭芳??夏日》……… 364
亡國之音哀以思——趙佶詞《燕山亭》鑒賞 ……… 368
時彥詞《青門飲》鑒賞 ……………… 372
納蘭性德詞《蝶戀花》鑒賞 ………… 375
蔣春霖詞鑒賞 ………………………… 377
唐宋詞簡釋 (節選)………………… 385
詞的真偽與高下 節選
李清照改嫁辨 改嫁說再議 關于李清照改嫁之說,自宋七家著錄,似成定論。明徐首揭其偽,清盧雅雨、俞理初、陸心源、李莼客、況蕙風諸家反復研討,皆辨此說為偽。乃近人復翻舊案,據謝綦崇禮偽啟,憑主觀臆測,多方羅織,橫加誣蔑,以為李清照確曾改嫁。余以為,自來社會上婦女,因夫死而改嫁,原屬常事,但必須實事求是,確有明證,方足以令人信服。清照果有改嫁之事,自不必為之隱諱;若實無其事,誤信市井小人之謠言,誣蔑賢媛,亦系巨謬。余不揣愚昧,特再述淺見,以供參考。 清照為有宋一代杰出之女詞人,品格高尚,心靈純潔,文采精妙。自十八歲與趙明誠結婚以來,二人愛好金石書畫,志同道合,考訂不倦,日常節衣縮食,專心治學,出入必偕,奇文共賞,自古閨房之樂,未有勝于此者。不幸金兵入侵,國破家亡,舉家出逃,金石書畫大都散失。當明誠臥病建康之時,清照自池州乘舟,日夜行三百里往視;伉儷之情,一何深厚!觀其所為詩如《浯溪中興頌》及上韓肖胄、胡松年詩,皆悲憤郁勃,大義凜然。至其詞之沉哀入骨,尤為世所稱道。夫以如此堅強明智、素抱“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之人,何致有“忍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之語,更何致因病而改嫁,因對方誘惑而改嫁,因媒婦巧言勸說而改嫁? 清照才高遭忌,市井小人慣于不樂成人之美,好騰說浪言以資笑樂,以改嫁足以為清照致命之傷,于是廣泛流傳,人皆訕笑。此小人行徑原不足道,不圖一時文人亦不信清照自撰之生平實錄,而反信小人讕言,其亦不思之甚矣。《金石錄后序》為清照自作之文,真情流露,千古傳誦,此為清照*詳盡、*真實、*可信、*可貴之生平實錄,讀其文,察其人,亦可知清照斷非忘恩忘義、棄舊戀新之人。觀其詞如“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其凄苦之情正與《后序》相符。情深一往,生死不渝,清照絕不致忘懷明誠,另結新歡。 李清照絕無改嫁之事 近人多有以為李清照曾改嫁之說,眾口鑠金,為害甚大。察其理由,不外有二: 一、宋代有李心傳、胡仔、王灼、晁公武、洪適、趙彥衛、陳振孫七人書中記載李清照改嫁。 二、李清照有《投內翰綦公崇禮啟》,自言改嫁、離婚、下獄等事,時在高宗紹興二年(1132)。 余謂李清照既是杰出詞家,又是愛國志士,人格高尚,才華超群。當汴京淪亡,她堅決主張抗敵,反對投降,以中興勵君,以王導、劉琨勵臣。其建炎年間所作《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等詩,大義凜然,世所稱頌。其自撰之《金石錄后序》,首述十八歲時與明誠結婚,二人志同道合,搜采金石書畫,不遺余力,載笑載言,一往情深。后述金寇南侵,明誠病死,孤身流亡,備極艱苦。通篇描繪細節,生動真切,哀樂畢陳,曲折淋漓。末云“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其悼念明誠之深情,可以想見。明誠之表甥謝伋著《四六談麈》云:“趙令人李號易安,其《祭湖州文》曰:‘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婦人四六之工者。”《后序》為李清照*真摯*可信之生平實錄,作于紹興五年(1135),據此,完全可以佐證李清照絕無于紹興二年改嫁之事。 至于《投內翰綦公崇禮啟》中“忍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之語,顯然是別人誣蔑口吻,決非清照明知其下材,而寧甘以晚景配之。白雨齋斷其偽作,余亦以為然。黃墨谷《〈投內翰綦公崇禮啟〉考》(見《文史哲》一九八一年第六期)及《〈投內翰綦公崇禮啟〉考辨——兼評黃盛璋〈李清照事跡考辨〉中的“改嫁新考”》(見《重輯李清照集》)二文,已辨其非清照原作。端木埰《四印齋重刊漱玉詞序》云:“有宋以降,無稽競鳴……越在偏安,益煽騰說。”市井小人好誣賢良以資笑謔,原不足道;不圖文人竟亦不信清照自撰《金石錄后序》之生平實錄,反信市井小人散布之流言,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致令清照千古蒙冤,可慨孰甚! 余以為李清照乃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女中丈夫,對趙明誠之感情,始終如一,生死不渝,絕無改嫁之事。 況周頤校越縵跋尾所記,為清照“改嫁”辨誣堅確有力之鐵證,茲采于后,以結束全文: 易安如有改嫁之事,當在建炎三年明誠卒后、紹興二年張汝舟編管以前。今據俞、陸二家所引,建炎三年七月,易安在建康,八月明誠卒,四年易安往臺州,之越州,十二月至衢州,紹興元年復之越,二年之杭。汝舟建炎三年知臺州,四年復知明州,六月主管江州太平觀,紹興元年往池州措置軍務,尋為諸軍審計司,二年九月以增舉入官,除名編管。此四年之中兩人蹤跡判然,何得有嫁娶之事?舊說冤謬不辨而明矣。因校越縵跋尾,書以廣所未備。
詞的真偽與高下 作者簡介
唐圭璋(1901-1990),江蘇南京人。1922年考入東南大學國文系,師從近代詞曲大師吳梅。畢業后先在江蘇省立第一女中、中央軍校執教,后任國立編譯館編纂。1939年起,在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校執教。兼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中國韻文學會會長、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詞學》主編等。主要從事詞學文獻整理與研究。著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詞匯箋》《宋詞紀事》《宋詞四考》《唐宋詞簡釋》等,編纂整理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等。 王兆鵬,1959年生,湖北鄂州人。1987年考入南京師范大學,師從唐圭璋先生攻讀博士學位。1990年畢業后,在湖北大學、武漢大學執教。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等。出版《唐宋詞史論》《詞學史料學》《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等詞學專著十余部,發表論文三百余篇,三次榮獲夏承燾詞學獎一等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