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24187
- 條形碼:9787101124187 ; 978-7-101-12418-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本書特色
本書內括:曠古佳人;女為悅己者容;發上文章;眉謠;珍珠瑪瑙玉搔頭;閨閣女紅;生香能語;步步生蓮;胖瘦之間;教坊曲里。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簡明的古代女性生活史。書中闡釋了女性對自身審美的自醒和態度;摘取女性妝容、發式、眉式、首飾在幾千年的變遷和演進過程中獨具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階段做專題性解讀,并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審視這一種種獨特的審美情趣產生的原因。對女人的繡工、制香作了精致描繪。并以男人的視角體察環肥燕瘦的審美迥異和三寸金蓮的畸形愛好。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前言
一個有趣的問題,宋代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一共畫了多少人?以前有人說是五百余,后有好事者想出一招,就是在每個人頭上放一粒米,然后數米粒,后得到的數字是八百一十五。我要問的是,這幅畫里有多少女性?無論怎么數,這個數字好像都不超過二十!肚迕魃虾訄D》中的女性幾乎都是帶孩子的中年婦女。這不是偶然現象,清代宮本《清明上河圖》中女性人數稍多,但主要是集中在宮城中的宮女,城外市井中的女性極少。清代另外還有《康照南巡圖卷》也大致如此,圖中只有少數中老年婦女,應是官員家屬。如果這些圖真實反映了社會狀況,那么那些年輕女子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如果到保留完好的江南古鎮游覽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古鎮里的院落一般分布,也就是內外是阻隔開的,一般客人來了,只到客廳為止,女眷在內,不與外人見。即到里廳,也不大可能見到年輕女子,因為里廳多是兩層,女子住在樓上繡樓里。繡樓面對廳中央有欄桿,從下往上看很暗,且有雕花欄桿阻擋,樓上女子看下邊則很清楚。也就是說,稍微殷實一點的人家的女孩子在出嫁前,基本就在家呆著,繡花看書之類。若非生活所迫和非不得已,女性是不拋頭露面的。
《清明上河圖》確實反映了真實的狀況。
那么,古代女性在半隔絕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的妝扮和時尚同步呢?翻看二十四史等正史的時候,發現這真是個問題,因為那些男性史官為女性留的空間太少了,別說關于妝扮這種被史官認為雞毛蒜皮的事的文字很少,其他如女性穿著、外貌、事跡等的記載也多簡略。例如《舊唐書》中對楊貴妃的外貌描寫僅四個字“姿質豐艷”,《新唐書》中為“姿質天挺”!短拼笤t令集》中《冊壽王楊妃文》則為“誕鐘粹美,含章秀出”。在《舊唐書》中對武則天的外貌描寫僅三個字“美容止”,《新唐書》中為“有色”。要從正史中知道古代佳人的面貌,只有從這些極抽象的文字上發揮想象力了。
二十四史中也有記載時尚妝扮的,不過多作為負面記載放在“五石志”當中稱為“服妖”,也就是這些妝扮是后來不幸事件的征兆。如《新唐書·五行志一)記:“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楊貴妃常以假鬢飾,而好服黃裙服妖也。”又有:“唐末,京都婦人梳發,以兩蟹抱面,狀如椎髻,時謂之‘拋家髻’。又世俗尚以琉璃為釵釧服妖也。”《宋史·五行志三》記:“(紹興)二十三年,士庶家競以胎鹿皮制婦人冠,山民采捕胎鹿無遺時去宣和未遠,婦人服飾猶集翠羽為之服妖也!薄敖B熙元年,里巷婦女以琉璃飾!短浦尽妨鹆рO釧有流離之兆,亦服妖也,后連年有流徙之厄”。再如《明史·五行志二》記:“正德元年,婦女多用珠結蓋頭,謂之瓔珞。十三年正月車駕還京,令朝臣用曳撒大帽鸞帶。給事中朱鳴陽言,曳撒大帽,行役所用,非見君服。服妖也。”
和正史冷淡態度呈明顯對比的是歷代女性的裝扮熱情。以發型為例,歷朝女子發型不但樣式繁多,并且從魏晉開始,發型越做越大,唐代出現各種高大發式,聽名稱就知道這些發髻的規模,如“驚鵠髻”“飛天髻”“望仙髻”等。到了清代可能覺得僅從高大上已經難以有什么突破,就向頭兩側延展。但是與纏足相比,發型創新就不算什么了。戕害身體的纏足,居然流行十個世紀,清末甚至成為評價女性的標準。為了達到美的標準,忍受非人的痛苦,將腳限制在三以內,搞得折筋斷骨,這是一種怎樣的畸形審美。
關于女性妝容、儀態等相關的問題,實際就是人類追求自身的問題。《紅樓夢》第二回,曹雪芹借賈寶玉的口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相信曹雪芹的意思就是說,女孩子在本質上就是美的。不過少有女孩子認為自己是的,畢竟能夠如號國夫人那樣“卻嫌脂粉污顏色”的是少數。人多是不的,以打扮來盡量,是多數女性亙古不變的信條。將自己作為藝術品打扮,自己是欣賞者也是被欣賞者,妝扮當是一個有趣的過程,研究這個歷史也當是個有趣的過程。
本書的初衷是將古代女性的妝容史以一種可讀性比較強的方式展開,隨著查找文獻工作的逐漸深入,在歷代筆記小說中發現了很多被正史遺棄的碎片。為了弄清楚一些小問題,便如同做拼圖一樣,將幾十本筆記小說中找到的點滴資料組在一起。有的組合雖然還不夠完善,但畢竟能看到一些端倪。而有些記述雖和妝容不十分相關,依舊能讓我們感受到古代鮮活的女子形象,實在不忍丟了,就一并放在文里了,希望能盡量把有趣生動的史實轉述給讀者。所以本書又不限于妝容問題,含了反映古代女性的其他方面。
清代將古代和女性相關的一些筆記小說編到一起,合為《香艷叢書》,實為查找資料增加了很多便利。本書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其他學者的一些專著,這
些專著有:孟暉《貴妃的紅汗》、揚之水《古詩文名物新證》、高洪興《纏足史》、王書奴《中國娼妓史》、劉巨才《中國選美史》、譚帆《優伶史》、馬大勇《紅妝翠眉》等。通過這些著述的指引,筆者按圖索驥找到了相關古文獻。向這些前輩和同行表示誠摯感謝和敬意!
還要感謝鳳歌堂提供的藏品,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張蕾老師提供的刺繡實物。感謝蘇桂芳和馮嬌為本書插圖所做的技術處理工作。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目錄
曠古佳人
節
早期美人
第二節
神女故事
第三節
傾囯傾城
第四節
選美
女為悅己者容
節
人面桃花與紅妝
第二節
粉汗紅綿撲
第三節
佳人半露梅妝額
第四節
美容方
發上文章
孟光的椎髻
節
發髻的歷史
第二節
高髻云鬟宮樣妝
第三節
眉謠
節
張敞畫眉
第二節
畫眉深淺入時無
珍珠瑪瑙玉r/>節
頭面
第二節
釵擘黃金合分鈿
第三節
玉佩珠綏金步揺
閨閣女紅
節
秋夜搗衣
第二節
獨坐紗窗剌繡遲
生香能語
153
節
蹙金妃子小花囊
第二節
龍腦移香鳳輦留
第三節
翡翠被重蘇合熏
香藥
第四節
步步生蓮
淮西婦人好大腳
節
步步生蓮花
第二節
第三節
賽腳會
胖瘦之間
210
節
燕瘦環肥
第二節
軟玉溫香
教坊曲里
225
節
從杜十娘說起
教坊歷史
第二節
壓制與時尚
第三節
百媚橫生
第四節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節選
曠古佳人
《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讓后人對遠古佳人有著的想象,人們多將自己那個時代所認為的美賦予“窈窕淑女”。不過遠古美的標準和現在不大一樣,”帶有明利性。因為環境惡劣,早期人類的生存不易,所以必須以繁殖數量來保證延續,能生養就是衡量女性美的標準,象征生育的豐乳肥臀形象應該就是那時追求的美。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占據地位,此時女性美的標準應該是女子更有發言權。一入男性控制權力的父系氏族社會,情況就改變了,女性基本上以溫婉柔順為美,這個趨勢持續了幾千年,直到現在似乎還依舊是這個標準。
節早期美人
《康熙字典》引《正的》解釋“美”:“嘉也,好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美的解釋為:“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仲之凡好皆謂之美。”美即是好,帶
片花落無聲:演變中的古代時尚 作者簡介
曹喆,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服飾史、設計史論研究。著有《國外后現代服飾》、《看得見的中國服裝史》、《歷代<輿服志>圖釋—元史卷》,《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研究6:元蒙卷》、《中國古代首飾史》、《中國紡織史》等作品。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