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狐文化的心理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13548
- 條形碼:9787307213548 ; 978-7-307-21354-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狐文化的心理分析 內容簡介
當我們快步邁入現代社會,狐貍精失去了生存空間,只存在于我們的遙想之中,而當我們閱讀蒲松齡時,狐貍精還是一樣活靈活現,撥動著我們的心弦。狐貍精這樣的異族,與人類保持距離,又“居住”在人間;有比人類更大的自由,卻遭遇與人類同樣的悲歡;有比人類更高的追求,但仍羈絆在人世間……在那樣的時代,狐貍精是我們多么特別的鄰居,如此真實、如此夢幻般的存在!狐貍精這樣的形象,她是如何誕生于人的心靈世界?這是怎樣的鬼斧神功、福至心靈?珍視傳統文化中這樣的瑰寶,是開展中國人心靈研究與臨床實踐的重要前提。人與狐貍精,始終在相遇,本書作者周彩虹由文學而心理學,又重返文學,穿越不同時空,往返于與狐貍精相遇的途中。她經歷了持續不斷的而又不同的與狐貍精的相遇……
中國狐文化的心理分析 目錄
1 “意味深長”的狐貍精
2 心理學視野中的狐文化研究
第1章 《聊齋志異》:狐文化的巔峰之作
1.1 多事之秋:改朝換代與社會轉型
1.2 幸與不幸:落第的文學家
1.3 幻由人生:狐貍精的世界
1.3.1 關于狐、貍、狐貍和狐貍精的概念
1.3.2 狐貍小說概念的界定
1.3.3 文本統計情況
1.3.4 幻由人生
第2章 分析心理學:原型與陰影
2.1 集體無意識
2.2 原型
2.2.1 原型理論的起源
2.2.2 原型理論的闡釋
2.2.3 原型理論的實踐
2.3 陰影
2.3.1 對陰影的描述
2.3.2 概念辨析
2.3.3 陰影與其他原型的關系
2.3.4 陰影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2.4 文學的原型批評
2.4.1 榮格的藝術觀
2.4.2 原型批評的歷史與現狀
2.4.3 《聊齋志異》的原型研究
2.5 研究方法
2.5.1 結構主義
2.5.2 扎根理論
2.5.3 原型分析
2.5.4 目的與意義
第3章 異鄉的幻化
3.1 人及其陰影
3.1.1 狐貍精的歷史
3.1.2 人的身份:人格面具
3.2 異鄉
3.2.1 寄寓
3.2.2 旅途
3.3 小結
第4章 作祟與捉狐:與陰影的搏斗
4.1 作祟:陰影的危害
4.1.1 祟與狐祟
4.1.2 作祟的動機
4.1.3 作祟的方式
4.1.4 后果
4.1.5 小結
4.2 捉狐
4.2.1 面對狐祟的選擇
4.2.2 捉狐
4.3 小結
第5章 人狐之戀:陰影的接納
5.1 走在相遇的路上
5.1.1 人的境況
5.1.2 狐的前世
5.2 相遇
5.2.1 相見于逆旅
5.2.2 初遇與重逢
5.3 危機
5.3.1 疾病
5.3.2 災難
5.3.3 家長阻撓
5.3.4 信任危機
5.3.5 變故
5.4 和解
5.4.1 過程
5.4.2 神通
5.4.3 結局
5.5 小結
第6章 整合之路:個體的成長與自性化
6.1 執迷與覺悟
6.1.1 從現實到歷史
6.1.2 從恩怨到關系
6.1.3 與陰影對話:個體的成長與自性化
6.2 相遇的結局
6.2.1 曲終人散:完成任務
6.2.2 余情未了:未完成的任務
6.3 小結
總結
后記
中國狐文化的心理分析 作者簡介
周彩虹,山東大學中文系本科,暨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澳門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后。曾任職或兼職于華南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高校,目前在肇慶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就職,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與本土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工作。有《古代小說與夢》《論狐貍精的“藥丸”——中的心身疾病研究》《沙盤游戲治療:縱深化與本土化》等專著和論文,并參加和主持了多項國家、省級、市級課題。夢想是:從審美和實用兩個角度去發現和傳播我國傳統文化和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