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148178
- 條形碼:9787505148178 ; 978-7-5051-481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 本書特色
公文寫作圖書是市場上比較熱銷的實用性書籍。一般的公文寫作多比較中規中矩,從理論和案例結合的角度來寫,強調模仿參照。而本書是從語言高度凝練的經典金句的角度切入,從領悟政策精髓、迅速規范出彩地提升公文寫作能力出發而撰寫,強調查閱的便捷性,是作為工具書來操作的。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 內容簡介
增強筆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黨員干部應該具備的一種“硬本領”,更是黨務工作者的一項“基本功”。錘煉筆力、妙筆生花的關鍵在于積累。
為幫助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務工作者增強筆力、寫好公文,本書依據黨和國家有關精神和要求,分家國、形勢、經濟、 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法治、創新、軍事、外交11個主題,精選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家風建設、為政以德、廉以立身、民惟邦本等55個方面的經典金句,展開深入解讀、生動講解,并詳細介紹運用方法和寫作技巧,包括每一句金句的原文、出處釋義、運用指導、示例等,集指導性、參考性、實用性于一體,對于提升公文質量、豐富表達形式、增強文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一本題材廣泛全面、素材豐富經典、方法高效實用的公文寫作工具書。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 目錄
**節 堅定信仰
第二節 理想信念
第三節 黨性修養
第四節 鐵肩擔道義
第五節 家風建設
第二章 形 勢
**節 重要戰略機遇期
第二節 敢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
第三節 常懷憂患之思
第四節 大局觀觀大局
第五節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第三章 經 濟
**節 國家富強
第二節 勤儉節約
第三節 艱苦奮斗
第四節 以身許國
第五節 為民恤困
第四章 政 治
第五章 文 化
第六章 社 會
第七章 生 態
第八章 法 治
第九章 創 新
第十章 軍 事
第十一章 外 交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 節選
1.人無善志,雖勇必傷。
出處: 西漢·劉安等《淮南子·主術訓》。
原文: 國之所以存者,仁義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國無義,雖大必亡;人無善志,雖勇必傷。
釋義: 人如果沒有向善的志向,即使非常勇毅果敢也必將遭受各種各樣的挫折而失敗。
【運用指導】
樹立遠大而高尚的志向,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只有立善志、存善念,*終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必將傷人傷己。《淮南子·主術訓》是專門探討君王如何治理國家的一篇文章。從其中的主要觀點看,它繼承和發揚了先秦儒家“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思想以及先秦法家的歷史進化觀念。在公文寫作中,這句話可用于強調立“善志”的重要性,使用在文中的位置也比較靈活,沒有太大的局限性。
【示例】
以為擁有權力、財富或名氣這些“附加之物”,便會身價大漲、“分量”大增。古人云:“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如果我們將心思都用在追求升官發財、功名利祿上,*終只會落得個越“勇”越“傷”的下場。
2.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
原文: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釋義: 一個人越是遭遇艱難困苦的時候越應當堅定意志,絕不拋棄自己遠大而高尚的信仰。常用以鼓勵個人遭遇逆境時應該具有奮起向上的精神狀態。
【運用指導】
在逆境中堅守遠大志向,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始終倡導的一種高尚品德。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九月初九,時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牧的閻伯嶼在滕王閣上宴請群僚和賓客。王勃因前往交趾(今越南)看望自己父親時途徑此處而參加了盛會,為滕王閣即席而作了一篇詩序《滕王閣序》,使之流傳千古。作者將“窮”與“青云之志”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兩者間的強烈對比將個人的家國情懷生動的展現了出來。在公文寫作中,這句話用途比較廣泛,既可以用于鼓勵個人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應當始終堅持遠大志向,也可以勉勵某個單位或行業在逆境中艱苦奮斗、勇立潮頭。
【示例】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雖然當前各種條件異常艱苦,但這絕不是我們放棄夢想的理由。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出處: 北宋·蘇軾《晁錯論》。
原文: 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釋義: 自古以來凡是能夠成就不朽功業的人,不僅必須具備出類拔萃的才能,而且必須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
【運用指導】
《晁錯論》是蘇軾在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或六年(1061)成文并呈與朝廷的一篇文章。作者有感于當時文恬武嬉、國家積貧積弱的狀況,跳出了以往“晁錯之死,人多嘆息”的觀點,以獨特的視角闡述了晁錯獻策削藩卻被腰斬的原因,提出了“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的主張,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在公文寫作中,這句話可用于鼓勵個人或群體堅守信仰、頑強拼搏、永不氣餒的語境中。
【示例】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對于廣大青年來講,只有超世之才和堅忍不拔之志皆俱,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