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沂蒙壯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964192
- 條形碼:9787532964192 ; 978-7-5329-641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沂蒙壯歌 本書特色
《沂蒙壯歌》全景式描繪了沂蒙老區的人民在新時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進程中不懈攻堅、接續奮斗、連獲豐收的壯麗進程。厲彥林生在沂蒙、長在沂蒙,根在沂蒙,他懷著對沂蒙的感恩、敬畏之心,堅持“在場”寫作。文本從“抱犢崮下日子紅火”、“《跟著共產黨走》這歌越唱越順口”到“‘紅色群落’遍沂蒙”、“俺不給‘地下黨’丟臉”,從“‘三生融興’沂蒙樣板”到“解讀鄉村振興樣板公式”,平實而生動的娓娓敘述,充滿了歷史細節,也充滿了作者的情真意切。《沂蒙壯歌》以沂蒙老區百年以來深刻變化為線索,真實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精神史詩。
沂蒙壯歌 內容簡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是黨的精神譜系中的經典章節,也是*鮮活感人的一個樣本,是對黨的初心使命*生動的詮釋。 “生產·生態·生活×N=鄉村振興樣板”,其中生產、生態、生活是*核心的平行、平等三元素,“N”是指現代、時尚、科技、信息、文化等賦能元素,實現鄉村在農耕文明與時代因素的推動下榫卯契合與覺醒重構,不斷發育、生長和成熟,復活與提壯農耕文明的基因、智慧與密碼,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撰寫具有中國特色、沂蒙特點、適合國情民情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的鄉村振興方案和新史詩。
沂蒙壯歌 目錄
一 “新中國脫貧故事”的精彩篇章
人大代表“眾口一詞”
渴望“吃飽穿暖”
先轉腦筋先通路
精準鏟“窮根”
精準脫貧長效“方劑”
二 黨是脫貧致富的靠山
抱犢崮下日子紅火
《跟著共產黨走》這歌越唱越順口
紅色收藏震驚世界
“紅色群落”遍沂蒙
俺不給“地下黨”丟臉
三 紅火日子大家一起過
沂蒙小棉襖溫暖人間
“沂蒙六姐妹”續新篇
脫貧戶“請戰”抗疫情
金銀花開昆侖山下
四 鳳凰涅槃
歷史在追問
沂蒙*高山莊脫貧忙
“遙燒”村的變遷
“光棍村”里孩子鬧
為眾鄉親釀造甜蜜生活
“千里眼”隨降“及時雨”
扶老攜幼享天倫
一聲“爸爸”,熱淚漣漣
五 鄉村振興開新局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啥樣子?
田園綜合體琳瑯滿目
赴約心靈的村莊
鄉村振興重在“全面”
成風化俗潤心田
“頭雁”領飛群雁隨
接力賽場展風采
六 “三牛融興”沂蒙樣板
桃花源里可耕田
“三生融興”綻花朵
農業產業轉向高質量、重效益
生態從優先保護轉向同生共榮
生活由滿足吃飽穿暖轉向高品質
解讀鄉村振興樣板公式
七 妙棋一著全盤活
歷史跋涉的足音
合作社發展處在岔路口
種“一塊田”嘗甜頭
“一家一戶,更離不開黨支部”
聚集返鄉創業“強磁場”
產業興旺“頂梁柱”
生態宜居“催化劑”
鄉村基因活“酵母”
渴望求解答案
八 沂蒙精神紅色引擎
精神圖譜·靈魂圖騰
沂蒙人民為什么鐵心跟黨走?
沂蒙精神聚英雄氣、鑄時代魂
闡釋沂蒙精神內涵的軌跡
沂蒙精神“傳家寶”
九 美麗中國沂蒙版l面
綠色發展新動能
“沂蒙藍”氣質清爽
崮頂桃花紅
沂蒙彩色家園
有機農業萌新芽
生態文明“活化石”
結語 江山如畫
后記 堅守黨的立場、百姓的心
沂蒙壯歌 節選
人大代表“眾口一詞” 我們趕到臨沂時,正巧山東省委、省政府組織的脫貧攻堅估評驗收工作剛結束。2020年12月3日,《新聞聯播》發布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的消息,大家自覺地放下碗筷,靜心觀看傾聽這個重大新聞。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敲擊著大家的心靈。“中央什么時間正式宣布這個重磅消息呀?”“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是全世界都伸大拇指的奇跡。”“脫貧攻堅已經進人決戰倒計時。脫貧攻堅收官之后,鞏固拓展成果的任務該如何展開呀?”“如何落實五中全會要求,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篇大文章呀?”大家心里裝著一堆問題,工作餐分明變成了晚餐會…… 中央宣布評估結果的那個莊嚴時刻,大家開心地笑了,在場的扶貧干部卻激動地哭了…… 2020年12月上旬,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人大組織的“2020年全國、省人大代表專題調研和集中視察活動”,**站是臨沂。8日早餐以后,我們沿濱河大道去“沂蒙革命紀念館”,車內正播放著優美動聽的《沂蒙山小調》。窗外寒風習習,晴空萬里,剛剛升起的太陽,把溫暖的陽光灑在沂蒙大地上,東側的沂河水面碧綠寬闊,藍緞子布般平靜柔軟,微風吹起漣漪,波光粼粼,像無數顆鉆石撒落在水面上。兩只野鴨在水面上劃出兩條長長的波線。“六河貫通、八水繞城”,臨沂是著名的北方生態水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主城區臨水而建,有“一城綠色半城河”之說。透過道路西側婆娑多姿的松樹、銀杏、刺槐等,拔地而起的高樓鱗次櫛比,像幻燈片般快速閃過,讓我目不暇接,這完全顛覆了我的記憶。跨進“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西鄰的“沂蒙革命紀念館”,英雄故事感人肺腑,代表們表情凝重,心里卻熱乎乎的,紅色精神潤物無聲。 接著,我們來到璀璨綻放的申通國際跨境電商直播小鎮。大家冒著寒風,站在樓前聽介紹。二樓頂上的半橢圓形LED屏正播放著創業創意的宣傳片,走進共享直播間、5c智能中心、物流云平臺,商品琳瑯滿目,網紅主播正用中文、英文推介著產品。在電商時代,沂蒙山的優質產品通過直播平臺迅即紅遍大江南北、境外國外,呈現給每一位消費者。過去我們只知道臨沂商城發展快,有“南有義烏,北有臨沂”之說,如今又插上信息化、智慧化、國際化的翅膀,彰顯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人們因新冠肺炎疫情宅在家里,火了網購,我們始終把產品質量和誠信服務放在首位。”據當地的同志介紹,這個項目現在看光鮮亮麗,卻是盤活原來的爛尾樓開發建成的。這讓我更驚嘆沂蒙人民緊跟時代、垂美天下的創造力! 許多人大代表是**次來臨沂。座談會上,代表們一致稱贊,沂蒙革命老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在固有印象中,沂蒙革命老區是“老少邊窮”,往往把沂蒙老區與貧窮落后畫著等號,帶著幾絲蒼涼和悲壯。“我去過一些革命老區,相比而言,沂蒙老區是變化*大的、發展*好的,令人刮目相看。”這次實地察看,完全改變了腦海中的印象。沂蒙精神已經走人沂蒙山區人們的生活,深人人心,融人生命。沂蒙老區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繼續發揚沂蒙精神,在擺脫貧困的偉大斗爭中,率先打了個大勝仗,也為革命老區樹立了擺脫貧困、全面建成小康、享受美好生活、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的榜樣。沂蒙人民認死理,中央號召的,就橫下一條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不達目標不收兵。渴望“吃飽穿暖” 臨沂的變遷史,其實就是山東省和國家變遷史的縮影,是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結出的碩果,是“新中國故事”的一個精彩章節。臨沂人民填寫了一份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優異答卷! 巍巍蒙山高,滔滔沂水長。沂蒙山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繁衍著古老東夷民族一支優秀的分支,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納蒙山之靈氣,汲沂水之膏澤,在苦難中站立,在逆境中奮起。這片神奇沃土養育了許多優秀后裔,誕生了無數圣賢奇才,可謂群星璀璨。“智圣”諸葛亮、“書圣”王羲之、“算圣”劉洪、“孝圣”王祥、“宗圣”曾子、孔子老師郯子、大秦砥柱名將蒙恬、東晉名相王導、民族英雄左寶貴、大將羊祜、文學家劉勰、著名天文學家何承天、文學家鮑照、西漢著名丞相匡衡、荀子、王獻之、著名教育家《顏氏家訓》作者顏之推等。他們燦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著沂蒙大地人杰地靈、鐘靈毓秀的光輝。這里更是哺育和催生中國革命的搖籃,上演過諸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詩和革命故事,那許多情節催人淚下,肝腸寸斷,讓人感動、感嘆、感激,敬佩、敬仰、敬畏。 “沂蒙山”,在地圖上找不到,地理上也沒有。因為它不是一座山,而是沂山、蒙山等山脈的總稱,主要分布在今臨沂市境內。沂山、蒙山是沂蒙山的主峰。沂山位于臨朐縣南部沂山鎮,主峰海拔1032米,蒙山位于蒙陰、平邑、費縣三縣交界處,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兩山相距百余公里。 P10-12
沂蒙壯歌 作者簡介
厲彥林,山東莒南人。堅持業余文學創作40年,前期詩歌,后期散文,已出版作品集六部。 散文作品曾兩次獲冰心散文獎,有幾十篇被選為中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自1988年被選人專科語文教材,至今有110余篇(次)入選中小學語文、思想品德教材和各類語文教輔。部分詩歌、散文作品被翻譯到國外。 業余創作是作者體驗思考人生的另一種生存生活方式。作品根植沂蒙大地,著力謳歌親人和沂蒙人民,樸素自然,以情見長。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