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比較文學變異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4846
- 條形碼:9787100194846 ; 978-7-100-19484-6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較文學變異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校中文系師生,比較《比較文學變異學》是系統研究“比較文學變異學”的首部中文專著,作為首位提出“比較文學變異學”的學者,作者曹順慶認為:“比較文學變異學是將跨越性和文學性作為研究支點,通過研究不同國家間文學交流的變異狀態及研究沒有事實關系的文學現象之間在同一個范疇上存在的文學表達的異質性和變異性,探究文學現象差異與變異的內在規律性的一門學科。”本稿從十個部分對“比較文學變異學”進行了論述:變異學國內外研究現狀、比較文學變異學的中國哲學基礎、變異學與當代西方哲學、變異學與當代國際比較文學、跨學科與普遍變異學、影響研究與流傳變異學、變異研究與文學他國化、形象研究與形象變異學、譯介研究與譯介變異學。本稿闡明了變異學的學科理論基礎,論述了變異學的實踐方法路徑,并強化了變異學的案例解讀,對構建既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話語,又具有普遍意義的世界性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話語具有重要意義。
比較文學變異學 內容簡介
《比較文學變異學》指出了目前現有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缺失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學科理論突破點,即以“異質性”為可比性基礎的“比較文學變異學理論”,進一步整合了當前比較文學的學科理論體系。本書指出了“變異學”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別論述了比較文學變異學的中國哲學基礎,變異學與當代西方哲學、變異學與當代靠前比較文學、跨學科與普遍變異學、影響研究與闡釋變異學、變異研究與文學他國化、形象研究與形象變異學、譯介研究與譯介變異學。本書創新性極其明顯,突破了之前以西方學者為的比較文學理論的局限,充分建構中國學者在比較文學領域的話語體系,學術突破意義重大。本書結構合理,各章節之間邏輯清晰,從跨國到跨文明,對變異學的文化語境、理論基礎、方法特征、研究范圍等內容進行分析,論述推進有力。本書內容豐富詳實,不僅在理論界定、闡發方面清晰有力,而且也列舉了豐富的變異現象,貫通東西,使變異學研究對象、方法直觀可感。書稿為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比較文學變異學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比較文學變異研究”是作者率先提出,也是中國學者率先提出的比較文學新的研究理念與方法,并得到靠前比較文學界的認同。比較文學變異研究是繼法國學派“影響研究述評”,美國學派“平行研究述評”后由中國學者提出的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理念與方法,進一步拓寬了比較文學的研究視野與范疇,是對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平行研究的發展。書稿詳細論述了比較文學變異學的由來,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是國內關于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的部系統的學術專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比較文學變異學 目錄
緒論:建構比較文學中國話語.................... 1
**節 變異學國內研究現狀.................................... 13
第二節 變異學國外研究現狀.................................... 21
第三節 學科內外:變異學未來發展空間................... 29
第二章 變異學的中國哲學基礎................................. 36
**節 “變文格義”與隋唐佛學中的變異思想........ 37
第二節 “格物致知”與宋明理學中的變異思想........ 48
第三節 “訓詁義疏”與乾嘉樸學中的變異思想........ 59
第三章 變異學與當代國際比較文學.......................... 69
**節 艾田伯“比較詩學”與變異學...................... 69
第二節 葉維廉“文學模子”與變異學...................... 73
第三節 德里達“解構主義”與變異學...................... 80
第四章 跨學科與普遍變異學.................................... 91
**節 “萬變有宗”:形而上學與自然哲學中的運動變化和變異問題 92
第二節 “從一到無窮大”:自然界和自然科學中的變化與變異問題 96
第三節 “變中有定”:生物界和生命科學中的變異問題 100
第四節 “通變則久”:文化界和人文社會科學中的變異問題 105
第五節 走向跨學科視域中的“普遍變異學”............ 109
第五章 影響研究與流傳變異學................................. 113
**節 影響研究中的變異現象................................. 113
第二節 流傳變異學的理論內涵................................. 122
第三節 流傳變異學的創新機制................................. 129
第四節 流傳變異學的案例解讀................................. 139
第六章 平行研究與闡釋變異學................................. 149
**節 平行研究中的變異現象................................. 149
第二節 闡釋變異學的理論內涵................................. 158
第三節 闡釋變異學的創新機制................................. 168
第四節 闡釋變異學的案例解讀................................. 175
第七章 變異研究與文學他國化................................. 185
**節 文學他國化的變異現象................................. 185
第二節 文學他國化的理論內涵................................. 194
第三節 文學他國化的創新機制................................. 201
第四節 文學他國化的實踐路徑................................. 210
第五節 文學他國化的案例解讀................................. 212
第八章 形象研究與形象變異學................................. 224
**節 形象研究中的變異現象................................. 224
第二節 形象變異學的理論內涵................................. 230
第三節 形象變異學的創新機制................................. 237
第四節 形象變異學的案例解讀................................. 244
第九章 譯介研究與譯介變異學................................. 253
**節 譯介研究中的變異現象................................. 253
第二節 譯介變異學的理論內涵................................. 267
第三節 譯介變異學的創新機制................................. 276
第四節 譯介變異學的案例解讀................................. 285
主要參考文獻............................................................. 298
中文專著.................................................................... 298
中文期刊.................................................................... 304
外文專著.................................................................... 309
外文期刊.................................................................... 310
后 記....................................................................... 311
比較文學變異學 節選
比較文學變異學是一個已經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標識性概念,標志著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國話語的創新與重大突破,其世界性影響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文論話語和文學理論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與指導意義,為提高跨文明語境中的中華文化軟實力的建構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比較文學變異學其核心是關注跨文化研究中的異質性和變異性。該理論話語體系既可以解決比較文學異質性的可比性問題,又適用于對文學影響關系中的變異問題的闡釋,以及研究不同國家、不同學科、不同文化與文明之間的文學關系的變異性與創造性。同時,比較文學變異學也已成為當今比較文學研究方面代表中國學派的學科理論與研究方法,不僅在文學、文化、藝術、傳播學等領域廣泛應用,而且作為方法論也在文化領域廣泛使用,具有世界性與普適性的價值與意義,是一個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已經開始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此外,比較文學變異學話語體系還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文學話語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以實現全球話語平等對話,從而構建“和而不同”的和諧社會。建構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話語體系,對于中國及國際比較文學學科的健康發展,對于“中國話語”在當代的整體建構,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建設中國話語體系,是中國文化發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戰略。
比較文學變異學 作者簡介
曹順慶,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比較文學),國*級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帶頭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霍英東教師基金獲得者,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論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美國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臺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淡江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評委,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學科副主任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外文學發展比較研究”等多個項目,擔任“十五”“211”重點項目“中外文學與俗文化”負責人。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文學評論》編委、《中國比較文學》編委、《中外文化與文論》(CSSCI來源期刊)主編、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主編。出版了《中西比較詩學》《中外比較文論史》《比較文學史》《中國文化與文論》《兩漢文論譯注》《東方文論選》《比較文學新開拓》《中國古代文論話語》《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比較文學論》《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世界文學發展比較史》《比較文學學》《比較文學教程》《中華文化》等著作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