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書衣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4070
- 條形碼:9787522504070 ; 978-7-5225-0407-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書衣錄 本書特色
1.關于魯迅著作版本的一部精彩圖錄。
2.魯迅誕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紀念之作。
3.超感紙彩印,布面豪華精裝,收藏級佳作。
4.閱讀魯迅作品的一部指南。
魯迅書衣錄 內容簡介
這是關于魯迅著作版本的一部圖錄,1949年前的幾乎收齊,此后的擇要收錄,按類別分為著作、翻譯、輯校、藝術、序跋、匯編、手稿等七輯。每幀書衣配有五百字左右的書話,介紹此書的內容、出版背景、設計師、藝術風格等。透過這些書衣,可以看到一位多維、立體的魯迅,他的業績與影響,超過了同時代所有的人。通過這些書衣,可以接近一個偉大、不朽的靈魂。
魯迅書衣錄 目錄
接近一個偉大、不朽的靈魂(代序)
.
——著作之部——
中國礦產志
生理講義
吶喊
中國小說史略
熱風
華蓋集
彷徨
墳
華蓋集續編
野草
朝花夕拾
而已集
三閑集
二心集
兩地書
偽自由書
南腔北調集
拾零集
準風月談
集外集
門外文談
故事新編
花邊文學
夜記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集外集拾遺
漢文學史綱要
.
——翻譯之部——
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
域外小說集(**冊)
域外小說集(第二冊)
現代小說譯叢(**集)
工人綏惠略夫
愛羅先珂童話集
一個青年的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桃色的云
苦悶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小約翰
思想??山水??人物
壁下譯叢
藝術論
文藝與批評
小彼得
近代美術史潮論
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
文藝政策
藝術論(附二十年間的序文)
毀滅
豎琴
一天的工作
十月
表
俄羅斯的童話
死魂靈
壞孩子和別的奇聞
奇劍及其他
在沙漠上及其他
藥用植物及其他
山民牧唱
.
——輯校之部——
會稽郡故書雜集
小說舊聞鈔
唐宋傳奇集(上下)
古小說鉤沉(上下)
俟堂專文雜集
嵇康集
嶺表錄異
寰宇貞石圖
.
——藝術之部——
近代木刻選集(一)
蕗谷虹兒畫選
近代木刻選集(二)
比亞茲萊畫選
新俄畫選
梅斐爾德木刻士敏土之圖
一個人的受難
北平箋譜
引玉集
木刻紀程(壹)
十竹齋箋譜
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
死魂靈一百圖
蘇聯版畫集
.
——序跋之部——
癡華鬘
何典
塵影
游仙窟
小小十年
二月
浮士德與城
靜靜的頓河
勇敢的約翰
鐵流
鐵甲列車Nr.14-69
信
蕭伯納在上海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
解放了的董吉訶德
豐收
打雜集
八月的鄉村
生死場
現代作家書簡
海上述林(上下)
木刻創作法
總退卻
草鞋腳
.
——匯編之部——
魯迅自選集
魯迅雜感選集
魯迅全集(1—20卷)
魯迅三十年集
魯迅書簡
魯迅全集補遺
魯迅書簡補遺(致日本人部分)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
魯迅全集(1—10卷)
魯迅譯文集(1—10卷)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
魯迅全集補遺三編(增訂本)
魯迅日文作品集
魯迅全集(1—16卷)
魯迅增田涉師弟答問集
魯迅全集(1—13卷)
魯迅書話
魯迅輯錄古籍叢編(1—4卷)
魯迅詩集
魯迅序跋集(上下)
魯迅全集(1—18卷)
魯迅科學論著集
魯迅的聲音:魯迅講演全集
魯迅小說散文初刊集
魯迅全集補遺(增訂本)
.
——手稿之部——
魯迅書簡
魯迅詩稿
魯迅致增田涉書信選
魯迅《阿Q正傳》日譯本注釋手稿
魯迅手稿全集
魯迅輯校古籍手稿
魯迅輯校石刻手稿
兩地書真跡
魯迅致黃源書信手跡
國家圖書館藏魯迅未刊翻譯手稿
魯迅《毀滅》翻譯手稿影印本
魯迅致鄭振鐸信札(一)(二)
后記
魯迅書衣錄 節選
兩地書 署“魯迅與景宋的通信”
上海北新書局 1933 年 4 月以上海青光書局名義初版,32 開毛邊本,平裝。
該書是魯迅和許廣平的通信集,收錄兩人 1925 年 3 月至 1929 年6 月間往來書信 135 封。
1925 年 3 月 11 日,在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讀書的許廣平給魯迅寫信,請教人生問題,魯迅當夜即回了一封長信,從此你來我往,逐漸建立了戀愛關系。1926 年 8 月,二人一同離開北京,到上海后暫時分離,魯迅赴廈門大學任教,許廣平到廣州工作,期間書信往來非常頻繁。1929 年 5 月,魯迅回北平探親,停留半個月,兩人又有不少通信。這些信,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關于這本書的編選,是由于未名社的中堅韋素園英年早逝,李霽野、臺靜農、韋叢蕪意欲為韋素園編紀念集,向魯迅征集其書信。韋素園的信沒有找到,卻找到了自己和許廣平的通信。恰好,北新書局李小峰向魯迅約稿,魯迅便編輯了這本通信集。
在該書的序言中,魯迅做了這樣的說明:“先前是一任他墊在箱子底下的,但現在一想起他曾經幾乎要打官司,要遭炮火,就覺得他好像有些特別,有些可愛似的了。夏夜多蚊,不能靜靜的寫字,我們便略照年月,將他編了起來,因地而分為三集,統名之曰《兩地書》。”“我們以這一本書為自己記念,并以感謝好意的朋友,并且留贈我們的孩子, 給將來知道我們所經歷的真相,其實大致是如此的。”
需要說明的是,收在《兩地書》中的書信,并非書信的原貌,在抄寫過程中,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魯迅做了不少改動和增刪。
該書封面由魯迅親自設計,他在給李小峰的信中附上了封面的格式, 說:“書面我想也不必特別設計,只要仍用所刻的三個字,照下列的樣子一排——這就下得去了。”并注明“用炒米色紙綠字印,或淡綠紙黑字印。” 故事新編 署名魯迅
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 1 月初版,為“文學叢刊”**集第二種,36 開本,分精裝、平裝兩種。
這是魯迅繼《吶喊》《彷徨》之后的第三部小說集,收錄 1922 年至 1935 年間所作神話傳說及歷史題材小說 8 篇。
魯迅**篇古代題材的小說是《不周山》,原收入《吶喊》,因成仿吾曾說《吶喊》中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 Q 正傳》等都是“淺薄”“庸俗”的“自然主義”作品,只有《不周山》一篇“雖然也還有不能令人滿足的地方”,卻是表示作者“要進而入純文藝的宮殿”的“杰作”。于是魯迅在《吶喊》印行第二版時,便將《不周山》刪除。直到 1936 年收入《故事新編》,但將題目改為《補天》。
1935 年秋,黃源代表巴金向魯迅約稿,魯迅答應后,在原有幾篇的基礎上,抱病續寫了數篇,并將原來擬定的《新編的故事》更名為《故事新編》。
對于這本小說集,魯迅認為“其中也還是速寫居多,不足稱為‘文學概論’之所謂小說。敘事有時也有一點舊書上的根據,有時卻不過信口開河。而且因為自己的對于古人,不及對于今人的誠敬,所以仍不免時有油滑之處。……不過并沒有將古人寫得更死,卻也許暫時還有存在的余地的罷。”小說出版后得到了高度評價,茅盾在《玄武門之變 ?? 序》中說:“在《故事新編》中,魯迅先生以他特有的銳利的觀察,戰斗的熱情,和創作的藝術,非但‘沒有將古人寫得更死’,而且將古代和現代錯綜交融,成為一而二,二而一。” 小約翰 封面署荷蘭望 ?? 藹覃著,魯迅譯;扉頁署荷蘭拂來特力克 ?? 望 ?? 藹覃著,魯迅重譯。
北京未名社 1928 年 1 月初版,為“未名叢刊之一”,32 開毛邊本,平裝。
該書是魯迅翻譯的長篇童話小說。原作為德文,出版于 1887 年,全書分為 14 章,描寫小約翰在夢幻中尋求幸福和光明、知識和真理的故事。
將《小約翰》譯為中文,是魯迅的夙愿。1906 年,魯迅在日本棄醫從文之后,曾在一本德文雜志上看到了《小約翰》的片段,非常喜愛, 便委托丸善書店自德國訂購,三個月后才得到原書。20 年之后的 1926年 7 月 6 日,魯迅在中山公園與齊壽山一起開始翻譯,8 月 13 日譯完。對于這本書,魯迅非常推崇,認為“是自己愛看,又愿意別人也看的書,于是不知不覺,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這意思的發生,大約是很早的,因為我久已覺得仿佛對于作者和讀者,負著一宗很大的債了。”
翻譯完成后,尚未整理和潤色,魯迅便離京南下廈門、廣州,直到 1927 年 5 月 2 日,才把譯稿整理完畢。
該書初版封面畫由孫福熙繪制,一裸體兒童站在高山之下的海濱, 昂首望月,書名和譯者名均為仿童體美術字。1929 年未名社再版時, 魯迅親自設計封面,圖案采用勃侖斯的版畫“妖精與小鳥”,書名為魯迅題寫。 北平箋譜 署魯迅、西諦編
北平榮寶齋 1933 年 12 月初版,12 開本,線裝。
該書為魯迅和西諦(鄭振鐸)合編的木版水印詩箋圖譜,分為六卷, 收入趙之謙、王振聲、劉錫玲、林紓、陳師曾、姚茫父、齊白石、王夢白、陳半丁、溥心畬、吳待秋等所作花卉、山水、人物、蔬果等箋紙 334 枚。
1932 年冬季,魯迅有北平之行,有感于箋紙這一傳統藝術步入民國后的輝煌以及在西洋文化沖擊下所面臨的衰落之勢,萌生了搜集、編選箋譜的念頭。鄭振鐸積極響應,利用在北平任教之便,到琉璃廠一帶廣為搜羅,寄到上海請魯迅選定,兩人又分別作序,完成了這一中國木刻史上里程碑式的圖譜,使得大量的箋紙樣張借此得以保存。正如魯迅在致鄭振鐸信中所說:“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耳。”在為該書所作的《序》中,魯迅再次申明了編印這部箋譜的良苦用心:“則此雖短書,所識者小,而一時一地,繪畫刻鏤盛衰之事,頗寓于中;縱非中國木刻史之豐碑,庶幾小品藝術之舊苑, 亦將為后之覽古者所偶涉歟。”
該書為傳統線裝書樣式,魯迅設計開本、版式及裝訂形式,沈兼士題簽,沈尹默題寫扉頁,魏建功書寫魯迅序言及目錄,郭紹虞書寫鄭振鐸序言。 魯迅全集(1—20卷) 署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
魯迅全集出版社 1938 年 6 月 15 日初版,32 開本,精裝。
這是魯迅的**部全集,收錄魯迅大部分文學創作、學術研究、古籍整理及翻譯成果,分為 20 卷。
將自己的著譯作品匯為一編, 集中出版, 是魯迅的一個遺愿。1936 年 2 月 10 日,魯迅在致曹靖華的信中說:“回憶《墳》的**篇,是一九〇七年作,到今年足足三十年了,除翻譯不算外,寫作共有二百萬字,頗想集成一部(約十本),印它幾百部,以作記念,且于欲得原版的人,也有便當之處。不過此事經費浩大,大約不過空想而已。” 為此,魯迅還親自擬訂了兩份目錄,但由于病情逐漸加重,這一愿望沒有實現。
1936 年 10 月 19 日魯迅逝世后,編輯出版《魯迅全集》的工作就成為魯迅親友*為重要的事情。許廣平在蔡元培、許壽裳、胡適、馬裕藻等的幫助下,組成了魯迅全集編輯委員會,經過多方奔走,終于在 1938 年 6 月 15 日完成了《魯迅全集》的編輯出版任務。由蔡元培作序,許廣平作《編校后記》。
這部《魯迅全集》曾多次再版,也成為各個版本《魯迅全集》的“始祖”
魯迅書衣錄 作者簡介
劉運峰,1963年生于河北。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出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編輯出版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主任,天津市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寫作學會副會長。原南開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編著出版有《魯迅佚文全集》《魯迅先生紀念集》《魯迅全集補遺》《魯迅著作考辨》《馬蹄湖邊憶舊游》《藏書——因魯迅而展開》《中國書法賞珍》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