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荊楚文庫--天門糖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207991
- 條形碼:9787571207991 ; 978-7-5712-079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荊楚文庫--天門糖塑 本書特色
★16開布面精裝,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天門糖塑俗稱“吹糖人”,是流行于天門一帶的民間雕塑藝術
★從起源到演變,從題材到民俗,圖文并茂,一冊在手,盡覽糖塑之美
★適合每一位熱愛傳統文化的你,無論是對非遺文化充滿好奇的初學者,還是致力于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專家學者,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讀物
荊楚文庫--天門糖塑 內容簡介
《天門糖塑》是我省大型出版項目《荊楚文庫》叢書中的一本。 糖塑,古代祭祀所用的糖供經過歷代漢族民間藝人傳承、發展,一定的地理、氣候條件、文化環境、自然生長出獨具特色的文化果實,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淘洗、過濾、選擇,那些對人有助、有益或有用的文化因素,便沉淀了下來,進入傳統,作用于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天門糖塑,正是歷史遺留的文化果實之一。糖塑是我省*為突出的一種民間藝術,也是*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之一,天門則是*有代表性的地區。鮮魯林老先生對我省的糖塑藝術一直保持關注。因此將天門糖塑造型藝術匯集出版,意義深遠。本書內容包括緣起糖人、糖供的演變、異樣的師承、江湖里的“糖人”、糖塑題材與民俗、糖塑的妙趣、天門糖塑藝人等七章內容。讀者人群適合關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大群眾閱讀,對于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宣傳起到重要作用。
荊楚文庫--天門糖塑 目錄
第二章 糖供的演變
點不燃的“龍風燭”
麥芽糖與“招魂”
“金獅子”與“糖獅子”
宋朝的“吹糖”
“糖丞相”與“甘蔗丞相”
“享糖”、“饗糖”與“響糖”
劉伯溫何時當上“祖師爺”
糖菩薩
三種糖塑同源
第三章 異樣的師承
七十二垸覓蹤
尋訪糖人塆
師承的來歷
“七天出師”
不能讓他“瞟手藝”
秘不示人的手藝
假裝輸了獅子
“菱角幫”從船上來
讀了《綱鑒》學問大
訪友“玩”糖人
“參師”不同于“拜師”
亦友亦師
汪培林師傅的“本子”
尋找汪培林師傅的“秘訣”
第四章 江湖里的“糖人”
小小銅鑼圓糾糾
送恭賀
糖人的“春典”
轉盤、牌九與比點子
糖人攤子的距離
十八副擔子打擂
肖玉堂師傅擺江湖
天門河**
汪培林師傅“吹牛”
戰亂里煉就的《牧童騎牛》
吹牛的訣竅
“三個指頭”與“五個指頭”
在汪師傅旁邊不做牛
高手能“開點”
吹得響的糖號
“唐僧”的笑容
糖人與觀眾
銅角子倒得嚯嚯響
汪培林師傅的金戒指
汪培林師傅“謝師”
一天賺“36萬”
討了糖人的好
糖人師傅穿“嗶嘰呢”
“心寒”的經歷
叨了手藝的光
叫花子被狗咬
給“鬼子”寫生
戰亂里的“壽誕”
軍士抗戰
糖人行幫
成立糖人工會
甩到河里的糖鍋
第五章 糖塑題材與民俗
龍蟠燭、龍風燭與龍蟠柱
三星、八仙賀壽誕
姜太公與李老君
春牛與農耕
糖塑獅子的來由
雕梁上的獅子蹦下來
老鼠與“求子”
“瓜瓞綿綿”與“螽斯衍慶”
麒麟送來“淘力佬”
望子成龍的企盼
“玉堂金馬”顯榮耀
是“枯樹”還是“寶樹”
驅邪禳災圖吉利
十樣錦
清河橋在北門外
關羽與三國故事
糖塑里的故事“教規人”
洋姑娘打傘
第六章 糖塑的妙趣
麥芽糖與蔗糖
糖人的“家業”
“泡活”與“頭子活”
糖塑里的奧妙
糖塑怎樣“討巧”
第七章 天門糖塑藝人
參考文獻
后記
荊楚文庫--天門糖塑 節選
荊楚文庫--天門糖塑 作者簡介
鮮魯林,1947年9月生,湖北天門人。中共黨員。副研究館員。1966年7月畢業于沔陽師范學校。曾任天門師范、天門中學美術教員。1983年調群眾藝術館任美術干部,現任美援部主任。1987年獲湖北省民間藝術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一等獎,1988年攝影作品獲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1988年被文化部征文局授予民間美術工作開拓者稱號,個人藝術傳略編入《1949-1989中國美術年鑒》。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有年畫、連環畫、宣傳畫、風俗畫、攝影作品等入選湖北省及全國性展覽并出版或發表。民間美術作品曾先送到歐洲、東南亞展出。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