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大夏書系: ,這樣教更有效 聽王林波老師上語文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0977
- 條形碼:9787576020977 ; 978-7-5760-209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夏書系: ,這樣教更有效 聽王林波老師上語文課 本書特色
棲息在語文的原野中,采擷芬芳的教學課例,醞釀出清新甜蜜的語文課 ☆王榮生、王崧舟老師作序推薦。 ☆本書從散文、文言文、寓言故事、古詩詞、策略單元、習作單元六個方面對統編教材進行了細致的解讀,每個方面都撰寫了具有統領作用的方法指導文章,并輔之以名師點評,對一線教師很有幫助。 ☆本書是王林波老師十多年的語用教學探索的產物,是其“指向語用,識體而教”的課程教學理念的積淀。 ☆本書能夠促進一線教師更新教學理念,破解語用教學表面化、模式化的不良傾向,幫助他們上出與自我精神同構共生的語文課。 文章推薦: 020 語言有變化,表達更靈動——《火燒云》教學實錄 068 古今對照,在語言實踐中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司馬光》教學實錄 134 蟲我合一,入情入境的課堂更好玩——《我是一只小蟲子》教學實錄 215 在質疑解疑中提升語文素養——《蝴蝶的家》教學實錄
大夏書系: ,這樣教更有效 聽王林波老師上語文課 內容簡介
自 2017 年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一綱多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在綜合眾多版本教材優點的基礎上,統編小語教材做了大膽的嘗試和改革,無論在編排體例還是編排內容方面,都較以往其他版本教材有了較大的變化。面對這一變化,本書對散文教學、文言文教學、寓言與童話教學、古詩詞教學、策略單元、作文單元教學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指導建議。比如:對于散文,既要有效聚焦,凸顯散文文體,又要借力比較,發現文體秘妙;對于文言文,可以古今對照,在語言實踐中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對于寓言與童話教學,可以關注對話,學習表達,落實語言運用,凸顯文體特征;對于古詩詞教學,要在誦讀中品詩韻,比較中悟詩情;對于策略單元,要緊扣重點詞,學會有效質疑,在質疑解疑中提升語文素養;對于作文單元教學,要關注文體特點,落實語言運用。總而言之,本書無論從編排順序還是呈現方式,無論從課例選擇還是課標解讀,都更趨于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本書進行有效的教學實踐。
大夏書系: ,這樣教更有效 聽王林波老師上語文課 目錄
003 散文,這樣教更有效
009 有效聚焦,凸顯文體特點
——以景洪春老師的《匆匆》一課為例
020 語言有變化,表達更靈動
——《火燒云》教學實錄
032 讓學習深度發生,讓語用有效落實
——《荷葉圓圓》教學實錄
041 關注表達方式,落實語言運用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實錄
輯二 文言文教學
文言文,這樣教更有效 059
古今對照,在語言實踐中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068
——《司馬光》教學實錄
有方法,理解更輕松 079
——《囊螢夜讀》教學實錄
輯三 寓言與童話教學
091 寓言故事,這樣教更有效
100 落實語言運用,凸顯文體特征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112 關注對話,學習表達
——《狐貍分奶酪》教學實錄
124 發現表達秘妙,講好童話故事
——《青蛙賣泥塘》教學實錄
134 蟲我合一,入情入境的課堂更好玩
——《我是一只小蟲子》教學實錄
輯四 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這樣教更有效 149
順學而導,煥發古詩詞教學的魅力 158
——以薛法根老師的《清平樂??村居》教學片段為例
誦讀中品詩韻,比較中悟詩情 167
——《詠柳》教學實錄
輯五 策略單元教學
179 策略單元,這樣教更有效
187 策略單元的教學困惑及對策探究
——以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
198 緊扣重點詞,學會有效質疑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實錄
215 在質疑解疑中提升語文素養
——《蝴蝶的家》教學實錄
輯六 習作單元教學
習作單元,這樣教更有效 227
關注文體特點,落實語言運用 238
——《松鼠》教學實錄
比較中發現文體特點,實踐中學習說明方法 249
——《太陽》教學實錄
大夏書系: ,這樣教更有效 聽王林波老師上語文課 節選
語言有變化,表達更靈動 ——《火燒云》教學實錄 一、聯結舊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句話:“我會變。”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魔術師,他會變出很多我們想不到的東西。 生2:我想到了孫悟空,他會72變。 師:無論是孫悟空還是魔術師,他們都會變,不過今天“我會變”的既不是孫悟空也不是魔術師,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猜猜它是誰? 生:它是水。 師:原來不光魔術師和孫悟空會變,水也會變,它在天空還會變顏色,當穿上白衣服的時候,它是—— 生:穿上白衣服的時候,它是白云。 師:穿上黑衣服的時候,它是—— 生:烏云。 師:穿上紅衣服時,我們可以叫它—— 生:朝霞或者晚霞。 師:早上穿上紅衣服叫—— 生:朝霞。 師:晚上穿上紅衣服叫—— 生:晚霞。 師:朝霞和晚霞合起來就叫—— 生:彩霞。 師:彩霞還有一個名字,我們來看一看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是怎么描寫的? (出示:這地方的晚霞很好看,有一個土名叫火燒云。說晚霞人們不太懂,若一說火燒云,連三歲的孩子也會呀呀地向天空指給你看。) 生:蕭紅說晚霞也叫火燒云。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篇選自著名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的課文《火燒云》,一起來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有沒有同學見過火燒云? 生:我在老家見過火燒云,火燒云很漂亮,大多數都是紅色或者金黃色的,偶爾會出現紫色或者藍色。 生:我在老家樓上玩的時候見過紅色的火燒云。 師:我們來欣賞一下火燒云的圖片吧! (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學生欣賞時發出陣陣贊嘆聲。) 點評:此處教學,旨在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滲透語文經驗,這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我們說語文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述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三年級是學生的思維從形象到抽象成長的關鍵時刻,直觀展示圖片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眼前的景色,看看作家們是怎么把事物寫清楚的。 二、整體感知,積累詞語 師:這就是火燒云,不光顏色多,樣子也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火燒云》這篇文章,看看作家蕭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火燒云的。拿出課本,我們來讀讀課文,注意不僅要讀通課文,還要想一想作者介紹了火燒云的哪幾個特點? (生自讀課文,思考勾畫。) 師:課文讀完了,我們看一看這行詞語,誰讀給大家聽? 生:紫檀色、茄子紫、半紫半黃、紅彤彤。 師:讀得很好,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一行的四個詞都在寫什么? 生:都在寫火燒云的顏色。 師:請大家再看一看,都是寫顏色的,四個詞語的構詞方法一樣嗎?像“紫檀色”這樣的詞語,誰還能再說一個? 生:天藍色。 生:粉紅色。 生:雪白色。 生:桃紅色。 生:金黃色。 師:很好,我們再來看看第二行詞語,誰來讀? 生:跪著、伸腿、兇猛、威武。 師:這一行在寫火燒云的—— 生:形狀。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后一組詞語。 生:一會兒、兩三秒、一轉眼、忽然。 師:讀完這組詞語,你有什么感覺? 生:變化很快。 師:是啊,火燒云形狀多、顏色多,而且變化還很快。讀了這些詞語我們清楚了,原來這篇文章在介紹火燒云時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生:顏色多、形狀多、變化快。 點評:積累詞語的目的是要指向運用。王老師擅長把課文中的生詞進行分類學習理解,目標指向課文中作者是如何運用這些詞語來表達的。這一課的設計尤其能夠體現王老師的閱讀教學思想——指向“語用”。 三、聚焦表達,落實語用 1.對比中發現表達秘妙,朗讀中加深體會 師: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自然段,看看火燒云出來后地面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學生讀書思考。)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大屏幕上的這段話。 生: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師:讀得不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段話中有一個字出現的次數特別多,你覺得是哪一個字? 生:“了”字出現了四次。 師:作者用“什么了”這樣的短句,寫出了看到火燒云時人們激動的心情,讀起來朗朗上口,誰來讀一讀? (多位學生朗讀,讀出了激動之情。) 師:大家讀得真不錯,不過還可以讀得更好。我來幫幫大家,我提供一組感嘆詞,大家讀的時候可以加進去。來,試著讀一讀吧! 生:晚飯過后,看呀,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嘿,大白狗變成紅的了。啊,紅公雞變成金的了。媽呀,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師:太好了!誰繼續讀? 生:晚飯過后,看呀,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咦,大白狗變成紅的了。嘿,紅公雞變成金的了。哈哈,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師:真不錯!同學們,課文中還寫到了小白豬,霞光照過來,小白豬會變成什么樣? 生:小金豬。 生:小紫豬。 師:那老頭的白胡須呢? 生:紅胡須。 生:金胡須。 師:誰能把剛剛我們說的內容跟前面讀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如果你看到火燒云變化這么多時很激動,你還可以加上動作。 生:晚飯過后,看呀,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哈哈,大白狗變成紅的了。咦,紅公雞變成金的了。啊,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哇,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嘿嘿,老頭的白胡須變成金胡子啦。 師:你加了“咦”這個詞,很好,其實你還可以這樣讀“咦——”。(拖長聲音。) 生:晚飯過后,看呀,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咦,大白狗變成紅的了。嘿,紅公雞變成金的了。啊,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哈哈,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嘿嘿,老頭的白胡須變成金胡子啦。 生:晚飯過后,看呀,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哎呀,大白狗變成紅的了。哎呦,紅公雞變成金的了。哈哈,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媽呀,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哎呦媽呀,老頭的白胡須變成金胡子啦。 師:這兩位同學加上了動作,朗讀得更好了!讓王老師印象*深的感嘆詞是“媽呀”,太生活化了!這是同學們筆下的小白豬和白胡須,但作者跟我們的表達方法不一樣,她是這樣寫的,誰來讀一讀? 生: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師:讀得真不錯,大家發現了吧,原來寫火燒云帶來的顏色變化,既可以直接寫,也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寫,有變化的語言表達才更有魅力。 點評:這一段的教學是一氣呵成的,我們屏住氣看王老師行云流水地引導學生落實“語用”,這一切都水到渠成。我們說這是有靈魂的教學。這樣流暢的教學設計,源于教師形成了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課堂上一以貫之。在表達中,巧妙地運用感嘆詞,增加了學生表達的樂趣,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習得和運用新鮮的語言。 2.拓展中豐富詞匯積累,實踐中學會表達 師:課文中還有一段集中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哪一段?誰來讀一讀? 生: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師:讀得很不錯。在這篇課文的后面有一個要求: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這段話是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要背誦這一段其實并不難,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首先要記住寫火燒云顏色的詞語。 師:好的,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勾畫出那些寫顏色的詞語。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詞語后交流。) 生:我畫出的寫顏色的詞語有:紅彤彤、金燦燦、葡萄灰、茄子紫、梨黃、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生齊讀。) 師:同桌兩個人相互說一說,把這些寫顏色的詞語記在心里。 (同桌互說。) 師:作者在寫火燒云顏色的時候,有時候這樣寫—— 生:紅彤彤、金燦燦。 師:有時候又換了一種方式,這樣寫—— 生:葡萄灰、茄子紫、梨黃。 師:還有時候這樣寫—— 生: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 師:這些寫顏色的詞語都記住了吧?我們來試著把課文背一背。 (學生背誦課文。) 點評:“背誦課文”費時費力,公開課也往往上不出彩,很多老師把它安排在課后作業中。實際上,這是沒有落實教學目標的。學生的記憶有其自身的規律,對語言現象*感興趣的時候沒有背誦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可能已經產生了遺忘,之后再去背誦就增加了難度。王老師扎扎實實落實教學目標,和學生一起尋找表達和記憶的方法。有這樣腳踏實地的學習積累,才有后邊豐富的表達。 師:這段話寫顏色的詞特別多,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讀一讀這兩個詞語—— 生:紅彤彤、金燦燦。 師:像這樣的詞,你知道哪些? 生:黃澄澄。 生:紫瑩瑩。 師:我們再看葡萄灰、茄子紫、梨黃,看著下面的圖片你會說—— 生:西瓜紅。 生:檸檬黃。 生:櫻桃紅。 生:蘋果綠。 師:沒有圖片了,聯系生活,你還想到了哪些? 生:榴蓮黃。 生:菠蘿黃。 生:桃子粉。 生:草綠。 生:西瓜綠。 師:沒有切開西瓜可以說—— 生:西瓜綠。 師:西瓜被切開了,可以說—— 生:西瓜紅。 師:大家積累的詞語真不少,我們繼續讀課文中寫顏色的詞語。 生: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 師:用半把顏色連起來,你能想到哪些詞? 生:半紅半粉。 生:半黑半白。 師:作者寫火燒云的顏色,用了不同的方法,語言有變化,表達更豐富,真好!我們再讀讀這一段,體會體會。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點評:作家運用詞匯來表達眼中的世界,往往是極富個性的。蕭紅的這一段描寫用詞極為豐富,捕捉到了火燒云稍縱即逝、變幻無窮的色彩,用詞既整齊又有變化,讀起來很有節奏感。學生學習這樣經典的表達是有困難的。王老師精準地找到了教學的關鍵——學生與教材中間的介質,然后進行描寫顏色詞語的拓展,讓閱讀經驗與生活經驗相關聯,為接下來的積累和運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師:剛才我們也積累了不少寫顏色的詞語,我們也來寫一寫火燒云的顏色,怎么樣?注意坐姿端正,把字寫工整。 (出示: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 的,一會兒 的,一會兒半 半 ,一會兒 半 。 、 、 ,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學生練習仿寫,教師巡視。) 師:寫完的同學請舉手,我們分享一下。 生: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橘的,一會兒紫的,一會兒半紅半綠,一會兒半藍半綠。油條黃、牛奶白、雞蛋黃,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師:有沒有餓了的感覺?不光顏色多,感覺味道也不錯! 生: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黃澄澄的,一會兒綠油油的,一會兒半紅半紫,一會兒半藍半綠。土豆黃、血紅、荔枝白,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生: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紫瑩瑩的,一會兒紅潤潤的,一會兒半藍半紫,一會兒半紅色半橙色。藍莓藍、蘋果紅、華夫橙,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點評:聽了學生的發言,我們不得不佩服學生語文學習的潛力,不得不佩服王老師巧妙而扎實的訓練,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命經歷來精準地表達,學生用食物的色彩來形容天邊云霞,其語言的節奏和變化頗有蕭紅的風格。 師:真好,這就是火燒云,顏色可真多啊!其實不僅如此,大家看眼前的這片火燒云,你覺得像什么? 生:近看像狼,遠看像圣誕老人。 生:我覺得它像一架直升機,還像一艘潛水艇。 師:大家發現了沒有,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看到的就不同,想象的世界就是這么奇妙。 生:我覺得黃色的那塊像一個炸雞腿,紅的有點像烤焦的牛排。 生:我覺得上面的像木星,下面的像地球。 師:你一定是個天文愛好者。好了,關于火燒云的形狀,作者到底是怎么寫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后留給同學們兩個作業:**個是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第二個是請同學們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點評:學生能夠用富于變化的語言來表達了,這還不夠。王老師讓學生展開想象,自由描述火燒云的樣子。兒童的想象力豐富,把常見事物的樣貌與眼前的云朵聯系起來,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總 評 《火燒云》是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后一篇課文,選自近代女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第七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奇妙的世界”;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為了達成“把事物寫清楚”這一教學目標,王老師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了指向“語用”的臺階,讓學生拾級攀登。他抓住了蕭紅這篇文章“語言有變化,表達更靈動”的特點,把“語用”的理念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細節中。 一、聯結舊知,喚醒經驗 上海師范大學的王榮生教授在《閱讀教學教什么》中,建立起了這樣一個模型。 閱讀的起點是學生的語文經驗和人生經驗。閱讀教學就是通過一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在語文經驗和人生經驗上有所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或許看過火燒云,但他們對火燒云的認識只限于表象。從表象到文字表達,如果能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教學效果一定會更好。 顯然,王林波老師在**個板塊中的設計,力圖在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滲透語文經驗,這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這樣的設計,先喚醒了學生頭腦中火燒云的形象,讓他們帶著直觀印象走進蕭紅的文字中去,就能理解她在課文中細膩的表達。 二、分類積累,豐富語匯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火燒云顏色豐富的特點。初讀時,王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今天我們來學習《火燒云》這篇文章,看看作家蕭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火燒云的。拿出課本,我們來讀讀課文,注意不僅要讀通課文,還要想一想作者介紹了火燒云的哪幾個特點?”這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不過,王老師的匠心在于懂得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把課文中描寫顏色的生詞進行分類學習理解,并且學習作者描摹顏色的方法,學習理解和積累運用糅雜在一起,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輕巧且有實效! 葉圣陶在《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中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王老師沒有讓學生生硬積累課文中的這些詞匯,“請大家再看一看,都是寫顏色的,四個詞語的構詞方法一樣嗎?像‘紫檀色’這樣的詞語,誰還能再說一個?”這樣把語文學習與學生人生經驗相聯結,啟迪學生關注奇妙世界的色彩,并用自己的觀察描摹事物,把“課文”這個例子用到了極致。 三、指向“語用”,拔節生命 豐富了詞匯,如何把他們運用到語言中?王老師繼續借助課文的例子朗讀涵泳、背誦積累。這一段的教學是一氣呵成的,我們屏住氣看王老師行云流水地引導學生落實“語用”,一切都水到渠成。我們說這是有靈魂的教學。這樣流暢的設計,源于教師形成了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課堂上一以貫之。背誦是一件多么枯燥的學習活動啊!可是,王老師就這樣輕輕巧巧地讓學生在表達中加入感嘆詞,一下子增加了學生表達的樂趣,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習得和運用新鮮的語言。 觀看王林波老師的這節課,讓我想起潘新和先生在《語文:表現與存在》中的一段話:“語言教育要喚醒學生固有的言語生命意識和言語潛能,使之得以良好的養護和培植,使他們的言語才能得到積極主動的發揮和張揚,從中感受成功與失敗、滿足與自尊,并*終成為言語上自我實現的人。”我看到了,在這40分鐘里,王老師和學生的生命在一起拔節。 點評:寧鋒(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單位:遼寧省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
大夏書系: ,這樣教更有效 聽王林波老師上語文課 作者簡介
王林波,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育部首批領航名師,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全國百優教師,全國特級教師教學研究中心委員,全國小語會青年教師研究中心委員,全國名師專業發展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曾獲全國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及最佳教學設計獎、全國第五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特等獎。《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研究》《小學語文教師》等7家雜志封面人物,近年來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文章400多篇,應邀上課、講座500多場次。出版有《上好小學語文課——在思考與行動中潤澤課堂》《指向語用的閱讀教學實踐》《小學語文文本解讀與教學實踐》《指向語用 識體而教》等專著。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