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小說修辭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2680
- 條形碼:9787519462680 ; 978-7-5194-626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小說修辭論 內容簡介
本書稿對魯迅小說修辭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關系研究”;一是本體研究。在“關系研究”中,主要研究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魯迅小說修辭的總體風格與魯迅思想、情感的內在聯系。其次,魯迅的修辭觀與魯迅小說修辭的關系。*后,魯迅小說修辭風格形成的淵源透視。如魯迅對繪畫、戲劇、散文、詩歌等的藝術智慧的嫻熟化用;又如魯迅思想的豐厚性與矛盾性對小說修辭的影響。在“本體研究”中,主要研究兩大內容:首先,從現代修辭學、小說修辭學、現代語言哲學、敘事學、文體學的角度綜合研究魯迅小說的“言語修辭”并由此揭示被遮蔽了的魯迅小說藝術創造性的神采。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研究“魯迅小說的話語修辭與言語體裁”。第二,魯迅小說的文體與語體修辭。第三,魯迅小說語用修辭的藝術化與思想化。主要研究兩個內容:一是用語修辭的“超常搭配”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在具體詞語運用中,魯迅小說不僅完成了“尋常詞語的藝術化”,而且實現了尋常詞語的思想化,如“吃”、“睡”這些尋常詞語。其次,魯迅小說修辭的微觀研究。主要研究魯迅小說中“語言修辭”的兩個內容:**個內容是語音修辭。第二個內容是辭格。這些研究既涉及具體的語言修辭內容,也涉及它們與言語修辭的關系,還注意追溯它們在有效地體現魯迅小說創作意圖方面的具體意義與作用。
魯迅小說修辭論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章 魯迅小說修辭的基本屬性:傳統性與創造性
**節 魯迅小說詞語修辭的傳統性及創造性
一、基于漢語詞語能指特性營造的修辭效果
二、罕見文言詞語使用的修辭效果
三、成語使用的修辭效果的傳統性及創造性
第二節 魯迅小說人名修辭的風俗化及其意義
一、數字人名的語用修辭效果
二、擬音人名主旨化的修辭智慧
三、具有掌故色彩人名的寫實與反諷的修辭性
第三節 白描手法的使用及修辭的傳統性與創造性
一、魯迅的白描觀
二、魯迅小說白描及修辭的傳統性與創造性
第二章 魯迅的思想與魯迅小說修辭的關系
**節 魯迅反正統的圣賢之道的思想與小說的“特異修辭”
一、魯迅對儒家文化本質性否定的針對性
二、何謂“特異修辭”
三、詞語修辭的特異性
四、特殊的語言結構格式
第二節 魯迅對儒家良莠混合學說的否定與小說的“反諷”修辭
一、魯迅對儒家名實之辨學說的否定與小說的反諷修辭
二、魯迅對儒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學說的批判與小說的反諷修辭
三、魯迅對儒家“斯亦不足畏也矣”學說的批判與小說的反諷修辭
第三節 魯迅重估價值的文化思想與小說的“油滑”修辭
一、作為修辭概念的“油滑”
二、重估人的價值的文化思想與“油滑”修辭
三、重估啟蒙價值的文化思想與“油滑”修辭
第三章 魯迅小說的話語修辭
**節 魯迅小說兩類基本的言語體裁與話語修辭
一、人物對話中的話語修辭
二、《起死》書寫人物對話的話語修辭
三、人物獨白中的話語修辭
四、對話的獨白化的話語修辭及語用修辭
第二節 敘述與描寫中的話語修辭
一、敘述的話語修辭及語用修辭
二、描寫的話語修辭
第三節 議論與抒情的話語修辭
一、議論的話語修辭
二、抒情的話語修辭及語用修辭
結語
后記
魯迅小說修辭論 作者簡介
許祖華,男,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理事。已獨立出版學術專著八部。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和國家外譯教材及普通高等院校碩士研究生教材《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各一部。在《文學評論》等國內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三項,均已完成。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