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半山文集:心的回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6507
- 條形碼:9787513936507 ; 978-7-5139-365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山文集:心的回響 本書特色
2020年5月份,半山出版了他的本散文集,名字叫《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書上市后我多次收到讀者的良好反饋,聽到讀者說因為半山的文章想通了一些事情,聽到讀者說他把這本書分享給同事,同事也很喜歡,看到讀者拍來的寫在書上的密密麻麻的讀書筆記,看到購買評論下面那些真誠的留言,我都感到自豪。讀者對半山的認可,于我也是莫大的激勵,我也把這份美好分享給半山,讓他知道,他寫的文章在治愈人心,在點醒人。他在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新書《半山文集:心的回響》不是長篇文章,而是精辟語段,內容不多,但也不可走馬觀花般閱讀。偶爾閑暇,翻翻看,與讀者通過簡練的文字進行交流,也是極好的。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推薦給有緣的讀者。
半山文集:心的回響 內容簡介
我在峨眉半山有一間小屋,我在這里讀書、寫作、思考,與大山對話,與自己對話,通過文字與過去、現在的我碰撞,向所有給我啟悟的,包括山川草木、見過的和未見過的讀者,發出回響。這些回響是從我心底發出的,是純粹的、真誠的、平靜的、美好的,是對于社交、閱讀、思考、感情、成長等哲學話題的感悟、總結。文稿由我居山六年來所寫的發表于網絡的被關注、轉發較多,算是被廣泛認可的一部分零散的語句匯集而成。其中有些話是幾年前寫的,或許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快節奏,落伍了;有的觀點是片面的,朋友們多多批評,多多交流。愿:在遇見美好的路上結緣更多的伙伴。
半山文集:心的回響 目錄
關 系
閱讀、思考
愛情、男和女
孤 獨
痛苦還是快樂
半山文集:心的回響 節選
*珍貴的,是那種能引著你去發現自己的人和事。 人生*重要的是找到一種能持續遇見更好的自己的方式。 人生*大的希望在于:自己值得自己等待。 秋天,萬物皆漸次抵達濃郁,*適合好好愛自己。 一個人讓別人舒服的程度,取決于其內心平靜的真實程度。 世界上*好的禮物,是獎勵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掙錢買閑,以閑養魂。 把一顆脆弱的心,先變成耐心,再變成一顆可以接受的心。 要么更新,要么痛苦。唯有終身學習,才能不斷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無論這個世界如何滄桑,“美好”仍是拿來理解這個世界*好的方式。 平靜就是一個人征服了生活的姿態;平靜是另一種熱情,自己煨著自己,小火慢燉,自己讓自己濃郁。 人生*幸運的事,是在剛剛好的年紀,悟到剛剛能用到的智慧。 智者就是征服了自我,把自己的身心交付給了自然秩序的人,是把自己活成了萬物的人。 人生中但凡能稱得上享受的事物,皆源自真誠。世上有很多一個人的獨自享受,很少有一群人的集體享受。 一整天都是閑暇的時間,卻沒有一分一秒需要消磨的時間,這符合美好生活另一種角度的描述。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奢侈,就是在自己每天重復的習慣里,不斷地遇見美好。 人生*好的境界不在詩中,也不在陌生的遠方,在平靜下來時,去發現:眼前熟悉的一切皆心之所向。 容不下真實的地方,肯定安放不下人的靈魂。真實,是人唯一的、*終的棲息地。 待得住,靜得下來,想要專注就可以立刻專注,這些都算是一個人非常好的品質。 人要成長,都會走一段遠離自己的路,然后再重新走一段路去靠近自己,不管是遠離或是靠近,我們一直在前行。 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將以什么樣的方式和內容呈現,并且義無反顧地去擁抱。這樣的人,才叫真正的自信。 人生就兩件事,一件是拿事兒把時間填滿,另一件是拿感覺把心填滿。 無論擁有什么,都不如徹徹底底地擁有自己,再徹徹底底地去做一件,可以讓自己徹徹底底投入的事情。 若想使生活變得精致,平靜下來的生活*精致,平靜里有專注,專注里有細節,細節處有豐盛,豐盛處必有所創造。 什么都需要經歷,沒有經歷就沒有答案,多數時候,經歷就是唯一的答案。 在某個年紀,恰好悟到了這個年紀才有用的道理,這真是種大大的幸運。 不要祈求運氣,要信任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就是給自己準備了一籮筐的運氣。 人年輕的時候,才會說:“這一生就是為了遇見你。”這其實一點也不浪漫,人要遇見新鮮的自己,才*浪漫。 對現實生活的任何穿越,都可稱為旅行。旅行可以穿越的現實,日常生活同樣可以。穿越生活不過是穿越自己的內心,生活即旅行。 人每一天所重復的習慣,如果都是圍繞著自己的喜歡而養成的,這可是一種大自在。 清明節,想想一個人能寫書還是很幸運的,百年之后,把灰散盡大山里、小溪里,兒孫們若是還能想我,拿出一本書誦讀幾句,免得堵車。 人要經過懵懂、跟隨、麻木、痛苦地反省、快樂地覺悟,*后抵達不思考的境界。過早思考,是為了盡早地去抵達不再思考的境界。都說智者其實并不思考,準確地說,是智者不再以“我”為主體,進行相關的思考。 不要太在乎問題是什么,只要能守住一個答案,一樣可以過好一輩子。 不帶有情緒的判斷,不帶有偏見的判斷;純粹的理性判斷,純粹的直覺判斷。這些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之中,都是稀有品。 接受當下,這是人可以獲得的*大的自由,你接受得越多,接受得越是完整,你的心靈越是自由。心靈的自由,或是說向這個世界重新打開心靈,是人可以感受到更多美好事物的唯一法則。 美好事物的背后少不了美好的邏輯,能常常感受到美好的人,不過是習慣了使用這樣的邏輯罷了。 給自己培養出一個能不斷生長出激情的習慣,是極大的幸運,這樣的習慣,只能是與藝術有關,與自己和藝術之間的互動成長有關。 自然的情感,真誠的態度,內心質樸、簡單、富足。擁有這些特質,有沒有才華已經不重要了。 人生*好的藥劑,在獨處時的平靜和心安里。平靜和心安是人能擁有的*好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一個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感知程度,取決于他內心認知的更新速度,心若是舊的,一切皆乏善可陳。長久的美,源于人們對內心永不停歇的探索。 沒有單調的生活,只有乏味的心靈。文化和修養的目的,就是幫助一個人內心世界豐盈起來,生命的美好,也因此而得到充分的詮釋。P1-17
半山文集:心的回響 作者簡介
半山,曾在多家知名企業任高管,亦曾多次創業,后厭倦都市生活,在峨眉山獨居,潛心讀書寫作已六年。居山伴水而不以隱士自居,流量很大卻懶得接商業廣告,被粉絲朋友們認為是網絡上難得的清流。文章主要首發在自己的微博賬號“半山文集”上,其金句經常被轉發。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