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全3冊)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文話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33346
- 條形碼:9787550633346 ; 978-7-5506-3334-6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3冊)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文話卷 本書特色
集現代時期(1912-1949)各種文話之文獻大成
(全3冊)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文話卷 內容簡介
“文話卷”共分三冊,收錄文話,主要來自當時的期刊、報紙等公開出版的各類文獻,共計400余種,每種都附有題解,詳細介紹和評價其學術價值,為學界了解和研究現代時期的文話和文學批評提供了珍貴的一手文獻資料。
(全3冊)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文話卷 目錄
目録
總序黃霖 1
凡例1
論文沈成章
古今文派述略陳康黼
惟精惟一室文話破浪
論文瑣言淡泊子
省諐齋文話山淵
讀史記倪中軫
益修文談徐昂
仂庵文談山淵
守玄閣文話陳柱
亦園文話超塵
湘綺樓論詩文法王闓運
韓柳文派異同論張文鍾
怬簃論文聞野鶴
韓柳文派異同論黃鑑遠
枕緑山房文話張枕緑
精忠柏石室文話錢基博
作文論葉紹鈞
諸子文學略説顧實
文話平議王力
文章論大要陳承澤
韓柳歐蘇文之淵源胡懷琛
文談海空
作文述要周侯于
作文講話章衣萍
古文家的文論任維焜
文體論薛鳳昌
文説曾憲楷
論文管見瘦堪
歸文讀記馬厚文
開明國文講義·文話夏丏尊、葉聖陶 等
《史記》講記陳柱
《文選》解題及其讀法李慶富
文章淺話余冠英
論技巧徐中玉
(全3冊)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文話卷 節選
古今文派述略 清鄞陳康黼編同縣張振騋注 周秦時之文派 古今文派,自群經子史外,其源皆導於戰國。屈原、李斯,其*著也。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爲楚懷王左徒。上官大夫名靳尚。忌其能,譖於懷王,放之長沙。屈原憂傷抑鬱,乃著《離騷》一篇,又有《九歌》、《九章》、《天問》、《卜居》、《漁父》等篇,其文多取美人香草以爲比喻。屈原弟子有宋玉、景差之徒,皆效其師爲文。宋玉有《九辯》、《招魂》諸作,景差有《大招》諸作。後人彙集其文,名曰《楚詞》。此文之以辭勝者也,駢體以辭勝。世所謂“美文”也。 李斯,楚上蔡人也。其先師事荀卿,荀卿名況。漢宣帝名詢,後人改荀爲孫。兼學縱橫之術。縱,約縱,爲蘇秦。橫,連橫,爲張儀。西入秦,見始皇,拜爲客卿,後以爲丞相。二世即位,具斯五刑,斬於咸陽中。斯工篆書,善爲文,秦《泰山》、《瑯邪》諸石刻,皆李斯筆也。其初入秦時,有《諫逐客書》一篇,至今人多傳誦之。此文之以理勝者也,散行以理勝。世所謂“用文”也。 兩漢三國時之文派 西漢文人工爲美文者,如淮南王劉安、鄒陽、枚乘、朱買臣、嚴忌、嚴忌本姓莊,東漢明帝名莊,後人改莊爲嚴。東方朔、枚皋、司馬相如、揚雄、揚雄,《漢書》作揚。王褒、班婕妤之倫,皆取材屈、宋,華藻繽紛,爲後世詞賦家、駢文家之所祖,而司馬相如、揚雄尤爲一時之傑。 相如字長卿,蜀郡人。有《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大人賦》《難蜀父老文》《封禪文》諸作。所列諸文,除《大人賦》外,皆見昭明《文選》。梁昭明太子蕭統纂《文選》。統字德施,武帝太子,早卒。 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少好學,慕司馬相如之爲文。有《甘泉賦》《長楊賦》《羽獵》《解嘲》《劇秦美新》諸作。 東漢之世,文尚辭華,其*著名者,若班固、傅毅、張衡、馬融、崔駰、蔡邕,皆能遠追屈、宋,近擬卿、雲,爲一代之冠冕。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父彪,字叔皮。著《漢書》未竟而卒,固續成之。 傅毅字武仲,扶風茂陵人,少博學。建初中,東漢章帝年號。爲蘭臺令史,與班固同爲竇憲府司馬。有《舞賦》一篇,見《文選》。爲時所稱。 張衡字平子,南陽人。精天文曆算之學,嘗擬班固《兩都賦》見《文選》。作《西京賦》《東京賦》,均見《文選》。構思十年而成。 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人。通群經,鄭玄、盧植皆其弟子。有《長笛賦》一篇,見《文選》。體物*工。 崔駰字亭伯,蔡邕字伯喈,二人齊名一時,稱爲“崔蔡”。駰有《達旨》一篇,見《後漢書》本傳。橅同模。東方朔《答客難》見《文選》。揚子雲《解嘲》見《文選》。而作。邕工爲碑版之文,兼工隸書,一時達官貴人、名儒碩德誌墓銘碑皆出其手。皆東漢文之以辭勝者。 西漢文之以理勝者,以賈誼、司馬遷爲之*。 賈誼,洛陽人。其文善於論事,有《治安策》見《漢書》本傳。出入儒、墨、名、法、縱橫、詞賦之間,故其所作淋灕酣恣,變化排宕,氣盛而詞無不宜。同時與之相敵者,如晁錯之《論兵》,見《漢書》本傳。峭厲精悍,庶幾如晉、楚之爭霸。 司馬遷字子長,河內人,太史令談之子。其畢生精力全注於《史記》一書,凡百二十卷,上起黃帝,下訖天漢。漢武帝年號。後世紀傳之史,莫能出其範圍;唐宋以後古文名家,得其一體,即已不凡。二千年來不多覯也。 楊惲字子幼,司馬子長之外孫。其文亦酷似子長,試觀其《報孫會宗書》,與子長《報任少卿書》,二書皆見《文選》。神氣骨力,如出一手,亦西漢之傑也。 此外則推劉向父子。劉向,楚元王之後。向字子政,歆字子駿。子政文雍容和雅,油然經籍之光;子駿更加以凌厲,幾可步武賈、晁。 董仲舒文筆不逮子長,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又對《天人三策》,見《漢書》本傳。而入理*深,氣亦純茂,粹然有儒者氣象。西漢之世,一人而已。 東漢之世,崇尚經術,學者爲文,樸茂者多,縱橫者少。然其間如王充、王符、桓譚、荀爽、崔實、仲長統、姓仲長,名統,高平人。諸葛亮姓諸葛,名亮。等,議論時政,條達疏暢,猶有西漢之風。 王充字仲任,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王符字節信,著《潛夫論》三十餘篇,《後漢書》採其《貴忠》、《浮侈》、《實貢》、《愛日》、《述赦》等五篇,足以觀見當時風政。桓譚字君山,世祖時即漢光武。上書言時政,極論圖讖之非,其所著書號曰《新論》。荀爽字慈明,荀淑之子,延熹漢桓帝年號。九年對策言時政,其文絶似董江都。崔實字子真,駰字亭伯。之孫,瑗字子玉。之子也,桓帝時以三公辭不就,著數十條,名曰《政論》,指切時要,言辯而確。仲長統字公理,著《昌言》三十四篇,有《理亂》、《損益》、《法誡》等目。諸葛亮字孔明,有前、後《出師表》,皆東漢文之以理勝者,雖不及西京之奔放,要亦一時之傑也。 漢之季年,曹氏柄政,人才輻湊。輻湊,通作輻輳,聚也。曹子建《與楊協祖書》見《文選》。曹子建名植,即陳思王。楊德祖名修。曰:“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於海隅,德璉發跡於北魏,足下高視於上京。”北魏,《文選》作此魏。王仲宣名粲,陳孔璋名琳,徐偉長名幹,劉公幹名楨,應德璉名瑒,加以阮文瑜瑀、吳季重質,所謂“建安七子”者也。建安,漢獻帝年號。曹氏兄弟子桓、名丕,即魏文帝。子建,並工爲文。此外如孔融、字文舉。繁欽、字休伯。應璩、字休璉。潘日勖、何晏、字平叔。王延壽字文考。之倫,莫不文采斐然。於綺藻豐縟之中,運簡質清剛之氣,蓋將結兩漢散體文之局,開六朝駢體文之先者也,謂之辭勝可也。
(全3冊)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文話卷 作者簡介
閆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藝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現為海南師范大學副教授,文藝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理論與批評。陳圣爭,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楚雄師范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古籍整理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黃念然,文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楊瑞峰,文學博士,蘭州大學文學院講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