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認知語言學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2680
- 條形碼:9787301322680 ; 978-7-301-3226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知語言學教程 本書特色
本教材梳理了20世紀的三場語言學革命:索緒爾的結構主義、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TG)、雷科夫等的認知語言學(CL),使得語言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此基礎上,筆者圍繞狹義認知語言學的權宜定義,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其理論取向和研究方法:以體驗哲學和認知心理學為基礎,著力尋求語言表達(主要為漢語和英語)背后的認知方式[包括:感知體驗、范疇化、概念化、意象圖式、認知模型(CM、ICM、ECM、框架、概念整合等)、識解(突顯、詳略度、圖形-背景、視角)、隱喻轉喻、像似性、激活、關聯等],且嘗試通過它們對語言作出統一解釋。
認知語言學教程 內容簡介
本教材梳理了20世紀的三場語言學革命:索緒爾的結構主義、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TG)、雷科夫等的認知語言學(CL),語言學研究就此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此基礎上,筆者圍繞狹義認知語言學的權宜定義,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其理論取向和研究方法:以體驗哲學和認知心理學為基礎,著力尋求語言表達(主要為漢語和英語)背后的認知方式[包括:感知體驗、范疇化、概念化、意象圖式、認知模型(CM、ICM、ECM、框架、概念整合等)、識解(突顯、詳略度、圖形-背景、視角)、隱喻轉喻、像似性、激活、關聯等],且嘗試通過它們對語言作出統一解釋。
認知語言學教程 目錄
**章 西方20世紀的三場語言學革命 1
**節 序 言 1
第二節 首場革命:索緒爾的結構主義 2
第三節 第二場革命: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言學 4
第四節 功能派問世:(系統)功能學派理論溯源 6
第五節 第三場革命:認知語言學橫空出世 9
第六節 當今人文學科前沿之我見 11
第二章 認知研究簡介 14
**節 認知、認知科學、認知語言學 14
第二節 兩代認知科學 24
第三節 認知語言學與其他主要語言學派 32
第三章 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 40
**節 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 40
第二節 認知語言學的心理學基礎 47
第三節 認知語言學的語言學基礎 53
第四章 范疇化與原型理論(上) 69
**節 范疇與范疇化 70
第二節 范疇三論 75
第三節 經典范疇論與原型(圖式)范疇論的區分 88
第五章 范疇化與原型理論(下) 101
第四節 范疇化的基本層次 101
第五節 范疇的上義層次和下義層次 103
第六節 原型(圖式)范疇論的解釋力 106
第七節 原型(圖式)范疇論在語言分析中的應用 114
第六章 意象圖式 130
**節 詳析認知過程 130
第二節 意象圖式概述 132
第三節 “OVER、ON、上”的意象圖式與語義分析 138
第四節 動覺意象圖式與空間化形式解釋 144
第五節 意象圖式與句法構式 148
第七章 認知模型理論 155
**節 基本概念 155
第二節 心智空間和概念整合 162
第三節 ICM與語義理解 169
第四節 ICM與轉喻 179
第八章 事件域認知模型 183
**節 事件域認知模型提出的理論背景 183
第二節 解釋基本句法構式的成因 185
第三節 兼顧線性與層級分析 188
第四節 兼顧動態與靜態分析 188
第五節 缺省信息與轉喻機制 189
第六節 間接言語行為 190
第七節 詞性轉換 192
第八節 轉喻的體認基礎 192
第九節 詞義變化方式 192
第十節 反義同詞現象 194
第十一節 結 語 198
第九章 認知語義學 200
**節 語義研究簡史 200
第二節 語義外在論與語義內在論 206
第三節 認知語義學主要內容 213
第四節 結 語 228
第十章 認知語篇研究(上) 231
**節 語篇研究簡介 231
第二節 銜接與連貫 237
第三節 認知世界與語篇連貫 242
第十一章 認知語篇研究(中) 260
第四節 連貫性的條件 260
第五節 連貫性的認知基礎與具體方式 262
第六節 認知參照點與語篇連貫 268
第十二章 認知語篇研究(下) 281
第七節 核心句型 281
第八節 話題與述題 284
第九節 核心句型的解釋力 287
第十節 基于ISVO的現代漢語句型調查與分析 293
第十一節 話題統領性與語篇連貫 295
第十三章 隱喻認知理論(上) 299
**節 隱喻的性質和定義 299
第二節 隱喻的分類 303
第三節 語音隱喻 322
第十四章 隱喻認知理論(中) 338
第四節 語法隱喻 338
第五節 隱喻的特點 345
第十五章 隱喻認知理論(下) 361
第六節 隱喻的產生原因及其功能 361
第七節 隱喻的工作機制及理解過程 363
第八節 中西隱喻研究對比 373
第九節 隱喻理論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 381
第十六章 語言符號像似性 389
**節 像似性的狹義和廣義理解 390
第二節 像似性與任意性爭論簡史 394
第三節 任意性與像似性的哲學基礎 407
第四節 單層面與多層面 410
第五節 描寫性與解釋性 412
第六節 理論性與實踐性 414
第七節 像似性辯證觀與任意性支配觀 416
第八節 結 語 419
第十七章 認知對比語言學初探 421
**節 認知對比語言學 421
第二節 學位論文兩要素:論點和論據 422
第三節 認知對比研究舉例 429
第四節 結 語 436
第十八章 認知語言學之不足 438
主要參考書目 441
認知語言學教程 作者簡介
王寅,四川外國語大學外國語文研究中心教授,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和蘇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符號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會長。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