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古典小說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6784
- 條形碼:9787520386784 ; 978-7-5203-867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典小說論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四十年來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隨筆精選集,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哲學、小說、詩歌、文論、魯迅與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史學等較廣泛領域;每篇皆具性。內容主要包括“天人與數理”,“羅學”、泰山與“四大奇書”,若干古今中外小說的考證與闡釋,“乾隆三大小說”散論,詩文探索,史學邊沿等七個方面。所涉皆經典著作的新問題,所論皆未經人道之新觀念,所嘗試多靠前之新方法或新路徑。本書在比較廣闊的領域有較多方面深入獨到的發現,展示了當代人文學者的學術視野與氣度,以及盡可能博大而愈可能精深的學術方向。
古典小說論集 目錄
自序
敘事與數理
“天人合一”與古代小說結構的若干模式
古代數字“三”的觀念與小說的“三復情節”
中國古代小說“三復情節”的流變及其美學特點
《三國演義》等七部小說敘事的“二八定律”——一個學術上的好奇與冒險
中國古代小說婚戀敘事“六一”模式述略——從《李生六一天緣》《金瓶梅》等到《紅樓夢》
章回小說敘事“中點”模式述論——《三國演義》等四部小說的一個藝術特征
“五世而斬”與古代小說敘事——從《水滸傳》到乾隆小說的“五世敘事”模式
《儒林外史》的“三復情節”及其意義
原型與模仿
一種靈石,三部大書——從《水滸傳》《西游記》到《紅樓夢》的“石頭記”敘事模式
三位女神,一種角色——從《水滸傳》《西游記》到《紅樓夢》的“女仙指路”敘事模式
從“西門”到“賈府”——從古代拆字術、“西方”觀念說到《金瓶梅》對《紅樓夢》的影響
《西游》向“西”,《紅樓》向“東”——《紅樓夢》《西游記》敘事之“方位”學和“倒影”論
論西門慶與林黛玉之死——兼及《紅樓夢》對《金瓶梅》的反模仿
《紅樓夢》是《金瓶梅》之“反模仿”和“倒影”論
試說中國古代小說以“物”寫“人”傳統的形成與發展——以“緊箍兒”、“胡僧藥”與“冷香丸”為例
試論《紅樓夢》從“頑石點頭”故事所受“直接的影響”
質證與新讀
近百年《三國演義》研究學術失范的一個顯例——論《錄鬼簿續編》“羅貫中”條資料當先懸置或存疑
古代小說考證同名交錯之誤及其對策——以《三國演義》《西游記》考證為例
《三國演義》徐庶歸曹故事源流考論——兼論話本與變文的關系以及“三國學”的視野與方法
論中國古代小說“雅”觀“通俗”的讀法——以《水滸傳》“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為例
“傳奇”名義與文言小說的分類
《李娃傳》不是“愛情主題”小說——兼及文本解讀的“證實偏見”或曰“偏好接受”
人類困境的永久象征——《嬰寧》的文化解讀
……
“羅學”與《三國演義》
泰山與《水滸傳》考辨
《西游記》與泰山考述
《儒林外史》考論
《紅樓夢》等“家庭小說”研究
敘事與數理
“天人合一”與古代小說結構的若干模式
古代數字“三”的觀念與小說的“三復情節”
中國古代小說“三復情節”的流變及其美學特點
《三國演義》等七部小說敘事的“二八定律”——一個學術上的好奇與冒險
中國古代小說婚戀敘事“六一”模式述略——從《李生六一天緣》《金瓶梅》等到《紅樓夢》
章回小說敘事“中點”模式述論——《三國演義》等四部小說的一個藝術特征
“五世而斬”與古代小說敘事——從《水滸傳》到乾隆小說的“五世敘事”模式
《儒林外史》的“三復情節”及其意義
原型與模仿
一種靈石,三部大書——從《水滸傳》《西游記》到《紅樓夢》的“石頭記”敘事模式
三位女神,一種角色——從《水滸傳》《西游記》到《紅樓夢》的“女仙指路”敘事模式
從“西門”到“賈府”——從古代拆字術、“西方”觀念說到《金瓶梅》對《紅樓夢》的影響
《西游》向“西”,《紅樓》向“東”——《紅樓夢》《西游記》敘事之“方位”學和“倒影”論
論西門慶與林黛玉之死——兼及《紅樓夢》對《金瓶梅》的反模仿
《紅樓夢》是《金瓶梅》之“反模仿”和“倒影”論
試說中國古代小說以“物”寫“人”傳統的形成與發展——以“緊箍兒”、“胡僧藥”與“冷香丸”為例
試論《紅樓夢》從“頑石點頭”故事所受“直接的影響”
質證與新讀
近百年《三國演義》研究學術失范的一個顯例——論《錄鬼簿續編》“羅貫中”條資料當先懸置或存疑
古代小說考證同名交錯之誤及其對策——以《三國演義》《西游記》考證為例
《三國演義》徐庶歸曹故事源流考論——兼論話本與變文的關系以及“三國學”的視野與方法
論中國古代小說“雅”觀“通俗”的讀法——以《水滸傳》“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為例
“傳奇”名義與文言小說的分類
《李娃傳》不是“愛情主題”小說——兼及文本解讀的“證實偏見”或曰“偏好接受”
人類困境的永久象征——《嬰寧》的文化解讀
……
“羅學”與《三國演義》
泰山與《水滸傳》考辨
《西游記》與泰山考述
《儒林外史》考論
《紅樓夢》等“家庭小說”研究
展開全部
古典小說論集 作者簡介
杜貴晨,1950年生。198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曾短暫留北京工作:后輾轉任教于曲阜師范大學、河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授,古代文學、文藝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出版有《杜貴晨文集》十二卷、《中國古代短篇小說史》、《李綠園與》(增改本)、《小豆棚》(校注)、《明詩選》(選注)等。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