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天邊蛾眉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51892
- 條形碼:9787531751892 ; 978-7-5317-51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邊蛾眉月 本書特色
本書以文學筆觸記述和親事件,刻畫事件主角。《天邊蛾眉月》這個書名,富有詩意,也符合這本文學讀物的特征。天邊,非常遙遠的地方;蛾眉,意即娥眉,是指歷朝歷代的和親女子。她們肩負著使命跋涉而去,像一彎新月,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照亮遙遠的天際,閃現在中國歷史的夜空。
天邊蛾眉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歷史散文。作者選擇了劉細君等22位擁有代表性的和親女子,用文字描寫她們曲折坎坷、驚心動魄的人生故事,用深情銘記她們“國家事重,死且無恨”的悲壯與大義。這一批批遠嫁異族、和親邊疆的女子,用她們的青春、美麗、智慧甚至生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崛起與強大夯實了基礎,為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團結、友好與融合搭建了橋梁。在這些和親女子中,有一部分正是“一帶一路”中“古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和先驅者,她們為中國走出亞洲,與世界各國建交、發展、共榮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天邊蛾眉月 目錄
怒放在雪域上的鏗鏘玫瑰
錦車、旌節和女人
身行萬里,名垂千秋
戰亂中的愛情悲歌
消逝在歷史煙云中的倩影
遠去的妙音,永恒的旋律
故園深深不了情
大隋王朝*后的悲情守護者
一灣碧波掩蒼涼
俯首,親近那份塵埃
生死相隨,真情永恒
穿不透宮墻的風
春風化雪,潤物有聲
格桑花開萬古香
勁草何懼疾風吹
日暮鄉關何處是
此心安處是故鄉
搖曳在朝鮮半島的罌粟花
無可奈何花落去
琴瑟和弦奏華章
青山猶在伊人遠
和風徐徐吹(代后記)
天邊蛾眉月 節選
永遠的白蘭鴿 在新疆伊犁州昭蘇縣烏孫山夏特大峽谷谷口,坐落著一座古墓——劉細君墓。 墓地距夏特古城約八公里,西接哈薩克斯坦,北扼奔騰不息的夏特河,南依巍峨挺拔的汗騰格里峰,東臨烏孫山。墓高近十米,底部長近四十米,是烏孫草原中規模*大的古墓之一。距墓約五六百米處,塑有劉細君的立像。 雕像背后,是碧草茵茵的烏孫草原和延展到天際的連綿雪峰。在碧草雪峰的襯托下,漢白玉雕刻而成的劉細君雕像,秀頎,高潔,挺拔。放眼望去,廣袤的烏孫草原,分外寧靜,亭亭玉立的劉細君,惹人神思。 恍惚間,就有震人心魄、裂入耳鼓的金戈鐵馬之聲破空而來,滿天的刀光劍影,從兩千多年前的華夏西部邊陲直刺中原大地,銳不可當。廣袤的沃野,寸寸斷裂。在族亡國破、人悲馬嘶的喧囂聲中,一個纖弱的身影,懷抱琵琶,從驚惶的人群中婷婷走出,西行而去。頻頻回首間,終是消逝在遠去西域烏孫的千里古道之中。滿天的刀光劍影,暫時隱沒。 那個背影.就是細君。是自和親之路蹚開后,身負救國重任遠嫁烏孫,在無數和親的漢家女兒中**個青史流芳的和親公主——西漢武帝劉徹的侄孫女、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 一 和親不自細君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和親”一說,但這個和親主要是指普通嫁娶姻親之事,而非華夏與“蠻夷”或各諸侯、家族權力集團之間的往來修好活動,名實相符的和親始于西漢。 在春秋爭霸、戰國競雄、秦朝暴政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西漢政權,因國勢極弱、根基不穩,其北疆遭到了匈奴的公開叫板,屢受侵犯,頻頻告急。面對匈奴的囂張,西漢并不是沒有反擊過,但屢屢敗北,損失慘重。無奈之下,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討伐匈奴,準備畢其功于一役,一舉擊敗匈奴,永除北方邊患。沒想到,恰逢雨雪天氣,天寒地凍,士兵凍傷者不計其數。匈奴大軍假裝敗走,誘惑漢軍深入。漢軍果然上當.三十二萬漢軍揮師北上,追伐匈奴。據《漢書》記載,“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三十余萬騎圍高帝于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結果,漢軍在白登被三十多萬匈奴軍隊團團圍住。 匈奴這一圍,就圍了整整七天之久,差點讓漢高祖劉邦就此覆滅。情急之中,劉邦采用大臣建議,派人私會匈奴閼氏,送重禮賄賂,并以欲送美女于單于相要挾,請閼氏出面說情,放劉邦一條生路。《漢書》記載,閼氏對冒頓說:“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單于終非能居之。且漢主有神,單于察之。”因為先前約好的韓信的兵馬久等未到,早已起了疑心的冒頓,便聽從閼氏之言,打開一角,放了劉邦。經此一役,漢朝實力更弱,更難與匈奴抗衡了。于是,“漢亦引兵罷,使劉敬結和親之約”。自此,漢族與匈奴族開始聯姻。漢朝“遣宗室女翁主為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食物各有數,約為兄弟以和親”,希望以此求得邊境安寧。 但是,兩族有了姻親關系之后,烽煙并未熄滅。匈奴一邊通過和親從漢朝獲取大批財物,一邊仍不斷侵擾邊境,對漢朝進行軍事掠奪。不過,雖然匈奴并未完全停止對西漢的騷擾,西漢還是稍得喘息之機,國力得到了發展。等到漢武帝當政時,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的漢王朝,國力大增,漢王朝開始主動出擊匈奴。公元前121年春,漢朝調兵遣將,征伐匈奴。大將衛青出擊河套南部、霍去病橫掃河西走廊的威武和勝利,讓橫行北方多年的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連丟祁連、焉支兩山。這兩個重要牧場的丟失,令匈奴人悲歌不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兩年之后,即公元前119年春,漢朝決定利用翕侯信讓匈奴單于遠居漠北,以為漢軍不會攻到漠北的僥幸心理,派軍出兵匈奴,打它個措手不及。于是,漢武帝再次派出大將衛青與霍去病,令他們率軍越過大漠,分兵出擊,討伐匈奴。結果,與大將軍衛青交戰的匈奴部眾,死傷慘重,單于落荒而逃。驃騎將軍霍去病呢?《漢書》記載:“票騎封于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瀚海而還。是后,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山。更是重創匈奴,令匈奴正式退出漠南。但剽悍的匈奴豈肯善罷甘休,他們將受控于自己的西域樓蘭等五十多個國家作為自己堅實的后盾,伺機再起。 漢王朝的威脅并未徹底根除。張騫便為漢武帝獻上了一個良策。這個良策,在《漢書》中是這樣記載的:“今單于新困于漢,而昆莫地空。蠻夷戀故地,又貪漢物,誠以此時厚賂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為夫人,結昆弟,其勢宜聽,則是斷匈奴右臂也。既連烏孫,自其西大夏之屬皆可招來而為外臣。” 自此,漢王朝和親的目光,投向了西域五十國中*為強大的烏孫,準備聯烏制匈,斷其右臂。 二 于是,在遠去西域的和親古道上,就有了劉細君瘦弱的身影。 劉細君是誰?她就是西漢江都王劉非的兒子劉建的女兒。據《漢書》記載,江都王劉非當年憑滿腹才華、一身功名掙得了一壁江山,稱王一方。他死后,他的兒子劉
天邊蛾眉月 作者簡介
王芳,網名西樓聽雨。湖北省興山縣人,中學高級教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電影家協會會員。出版有散文集《指尖上的香溪》,獲第二屆全國教師文學專著獎;搜集整理出版民間傳說故事集《昭君故里口才故事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