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土壤污染修復工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316407
- 條形碼:9787569316407 ; 978-7-5693-164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土壤污染修復工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土壤基本知識的介紹、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的相關政策法規標準、污染土壤環境監測指標及其測定技術、污染土壤修復基礎知識、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有機物污染土壤修復工程以及污泥土地利用等。
《土壤污染修復工程》是為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等環境類專業本科生所設計的一門專業課教材,也適應于土壤修復工程技術人員參考。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環境工程、環境工程微生物等知識后學習的一門專業課選修,本教材適用于大學3年級第二學期或者大學4年級學期學習。
土壤污染修復工程 目錄
第1章 土壤和土壤污染
1.1 土壤的組成、結構和性質
1.1.1 土壤的組成
1.1.2 土壤理化性質
1.1.3 土壤背景值
1.2 土壤污染
1.2.1 土壤污染的概念、特點及危害
1.2.2 土壤污染物來源及其分類
1.2.3 土壤污染現狀
1.3 土壤污染修復方法概述
1.3.1 物理修復法
1.3.2 化學修復法
1.3.3 生物修復法
1.3.4 修復技術集成
思考題
第2章 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
2.1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概述
2.1.1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發展歷程
2.1.2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綱領
2.2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
2.2.1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概念
2.2.2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概述
2.2.3 我國現行土壤污染法律法規體系
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2.3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標準體系
2.3.1 土壤污染防治標準的概念
2.3.2 土壤污染防治標準制定概述
2.3.3 我國現行土壤污染防治標準體系
2.3.4 《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
2.3.5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
2.4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術語》(HJ 682-2019)
2.4.1 概述
2.4.2 地塊基本概念術語
2.4.3 地塊污染與環境過程術語
2.4.4 地塊調查與環境監測術語
2.4.5 地塊環境風險評估術語
2.4.6 地塊風險管控和修復術語
思考題
第3章 污染土壤環境監測指標及其測定技術
3.1 土壤環境監測
3.1.1 土壤環境監測目的和內容
3.1.2 土壤環境監測項目
3.1.3 土壤樣品采集
3.1.4 土壤樣品保存
3.1.5 土壤樣品預處理
3.1.6 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提取方法
3.1.7 污染土壤常見監測指標的標準測定方法
3.1.8 分析記錄與監測報告
3.2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3.2.1 污染指數、超標率(倍數)評價
3.2.2 內梅羅污染指數評價
3.2.3 背景值及標準偏差評價
3.2.4 綜合污染指數法
3.3 建設用地污染土壤監測
3.3.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技術導則
3.3.2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
思考題
第4章 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
4.1 土壤中重金屬的種類、反應特征及賦存形態
4.1.1 土壤中重金屬的種類
4.1.2 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反應特性
4.1.3 土壤中重金屬的賦存形態
4.2 土壤中重金屬形態分析方法
4。2.1 土壤重金屬形態分析前處理方法
4.2.2 土壤重金屬測定方法
4.3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來源及危害
4.3.1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4.3.2 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
4.3.3 土壤重金屬污染危害
4.4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4.4.1 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4.4.2 土壤重金屬污染生物修復技術
4.4.3 土壤重金屬污染聯合強化修復技術
4.4.4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典型案例分析
思考題
第5章 土壤有機物污染與修復
5.1 土壤典型有機污染物及其危害
5.1.1 土壤中石油烴污染物來源與危害
5.1.2 土壤中農藥污染物來源與危害
5.1.3 土壤中多環芳烴污染物的來源與危害
5.1.4 土壤中其他典型污染物及其危害
5.2 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與轉化
5.2.1 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過程
5.2.2 土壤有機污染物對地下水的污染過程及預測模型
5.2.3 土壤溶質運移現象與機理
5.2.4 典型土壤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5.3 土壤有機污染修復技術
5.3.1 土壤有機污染的原位修復技術
5.3.2 有機物污染土壤的異位修復理論與技術
5.4 土壤有機污染修復案例
5.4.1 石油污染土壤異位淋洗修復案例
5.4.2 多環芳烴(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案例
5.4.3 多環芳烴(PAHs)污染土壤的化學氧化修復案例
5.4.4 農藥污染場地的生物化學還原+好氧生物降解聯合修復案例
思考題
第6章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
6.1 城市污泥性質及土地利用的意義
6.1.1 城市污泥基本性質
6.1.2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意義
6.1.3 污泥土地利用相關標準
6.2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預處理技術
6.2.1 物理預處理技術
6.2.2 化學預處理技術
6.2.3 生物穩定處理技術
6.2.4 聯合預處理
6.3 城市污泥農田利用
6.3.1 城市污泥農田利用技術
6.3.2 城市污泥農田利用案例——唐山市污泥無害化處置工程
6.4 城市污泥園林利用
6.4.1 城市污泥園林利用技術
6.4.2 應用案例——城市水廠污泥在城市綠地上的應用
6.5 城市污泥土壤修復與土地改良
6.5.1 城市污泥土壤修復與土地改良技術
6.5.2 城市污泥用于土壤修復案例——某煤礦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實踐
6
1.1 土壤的組成、結構和性質
1.1.1 土壤的組成
1.1.2 土壤理化性質
1.1.3 土壤背景值
1.2 土壤污染
1.2.1 土壤污染的概念、特點及危害
1.2.2 土壤污染物來源及其分類
1.2.3 土壤污染現狀
1.3 土壤污染修復方法概述
1.3.1 物理修復法
1.3.2 化學修復法
1.3.3 生物修復法
1.3.4 修復技術集成
思考題
第2章 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
2.1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概述
2.1.1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發展歷程
2.1.2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綱領
2.2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
2.2.1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概念
2.2.2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概述
2.2.3 我國現行土壤污染法律法規體系
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2.3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標準體系
2.3.1 土壤污染防治標準的概念
2.3.2 土壤污染防治標準制定概述
2.3.3 我國現行土壤污染防治標準體系
2.3.4 《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
2.3.5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
2.4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術語》(HJ 682-2019)
2.4.1 概述
2.4.2 地塊基本概念術語
2.4.3 地塊污染與環境過程術語
2.4.4 地塊調查與環境監測術語
2.4.5 地塊環境風險評估術語
2.4.6 地塊風險管控和修復術語
思考題
第3章 污染土壤環境監測指標及其測定技術
3.1 土壤環境監測
3.1.1 土壤環境監測目的和內容
3.1.2 土壤環境監測項目
3.1.3 土壤樣品采集
3.1.4 土壤樣品保存
3.1.5 土壤樣品預處理
3.1.6 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提取方法
3.1.7 污染土壤常見監測指標的標準測定方法
3.1.8 分析記錄與監測報告
3.2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3.2.1 污染指數、超標率(倍數)評價
3.2.2 內梅羅污染指數評價
3.2.3 背景值及標準偏差評價
3.2.4 綜合污染指數法
3.3 建設用地污染土壤監測
3.3.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技術導則
3.3.2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
思考題
第4章 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
4.1 土壤中重金屬的種類、反應特征及賦存形態
4.1.1 土壤中重金屬的種類
4.1.2 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反應特性
4.1.3 土壤中重金屬的賦存形態
4.2 土壤中重金屬形態分析方法
4。2.1 土壤重金屬形態分析前處理方法
4.2.2 土壤重金屬測定方法
4.3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來源及危害
4.3.1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4.3.2 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
4.3.3 土壤重金屬污染危害
4.4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4.4.1 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4.4.2 土壤重金屬污染生物修復技術
4.4.3 土壤重金屬污染聯合強化修復技術
4.4.4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典型案例分析
思考題
第5章 土壤有機物污染與修復
5.1 土壤典型有機污染物及其危害
5.1.1 土壤中石油烴污染物來源與危害
5.1.2 土壤中農藥污染物來源與危害
5.1.3 土壤中多環芳烴污染物的來源與危害
5.1.4 土壤中其他典型污染物及其危害
5.2 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與轉化
5.2.1 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過程
5.2.2 土壤有機污染物對地下水的污染過程及預測模型
5.2.3 土壤溶質運移現象與機理
5.2.4 典型土壤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5.3 土壤有機污染修復技術
5.3.1 土壤有機污染的原位修復技術
5.3.2 有機物污染土壤的異位修復理論與技術
5.4 土壤有機污染修復案例
5.4.1 石油污染土壤異位淋洗修復案例
5.4.2 多環芳烴(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案例
5.4.3 多環芳烴(PAHs)污染土壤的化學氧化修復案例
5.4.4 農藥污染場地的生物化學還原+好氧生物降解聯合修復案例
思考題
第6章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
6.1 城市污泥性質及土地利用的意義
6.1.1 城市污泥基本性質
6.1.2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意義
6.1.3 污泥土地利用相關標準
6.2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預處理技術
6.2.1 物理預處理技術
6.2.2 化學預處理技術
6.2.3 生物穩定處理技術
6.2.4 聯合預處理
6.3 城市污泥農田利用
6.3.1 城市污泥農田利用技術
6.3.2 城市污泥農田利用案例——唐山市污泥無害化處置工程
6.4 城市污泥園林利用
6.4.1 城市污泥園林利用技術
6.4.2 應用案例——城市水廠污泥在城市綠地上的應用
6.5 城市污泥土壤修復與土地改良
6.5.1 城市污泥土壤修復與土地改良技術
6.5.2 城市污泥用于土壤修復案例——某煤礦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實踐
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