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經濟特色:亞細亞生產方式新探(上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2096
- 條形碼:9787100182096 ; 978-7-100-18209-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特色:亞細亞生產方式新探(上下卷) 本書特色
系統反思從五帝到民國五千年中國經濟之變與不變,一部不負我們這個時代的學術力作。
中國經濟特色:亞細亞生產方式新探(上下卷) 內容簡介
從五帝時代到前清,中國是必須建立龐大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設施的所謂“治水社會”,國家及其政府是專享能夠承擔如此大規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設施的興建者,因而全國土地的所有者勢必是國王及其官吏。反之,西方則不是“治水社會”,它不需要像治理東方大河流域那樣只有政府才能承擔的大規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設施,其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設施的興建者,主要是農民和庶民們自己,而不是政府及其官吏,因而全國土地的主要所有者是庶民而不是國王及其官吏。這一中西經濟的根本差異,很終說來,則源于中國擁有——而西方國家沒有——適于農耕的大河流域之幅員遼闊的地理環境。本書共分5篇16章。很前面還有一篇緒論。篇“中國特色之起源”,包含兩章。分別通過對中國原始社會國家制度,以及五帝時代的政治與經濟制度的分析考察,探尋中國特色之起源。作者認為,五帝時代是中國特色形成的關鍵時代。中國政治、經濟的特征很終可以追溯到五帝時代。第二篇“中國經濟制度”,包括三章。分別討論夏商周(三代)經濟制度,春秋至清代的土地制度,以及春秋至清代的工商制度。本篇是對三代,以及春秋至清代中國古代經濟制度的系統的考察。第三篇“中國社會形態”,是對一直聚訟紛紜的中國古代各階段社會形態的判定。共分4章。作者深入分析考察了三代(即夏商周)、春秋至清代(主要包括:春秋戰國時代、秦漢時代、晉南北朝隋唐元、唐(中后期)宋元明清不同階段)的社會形態性質。第四篇“中國經濟特色——中西經濟制度及其社會形態之比較”。是對西方從古希臘以來直至現代的經濟制度的系統梳理考察。共包括5章。作者分別對古希臘(0章)、古羅馬(1章)、中世紀歐洲(2章)、歐美早期現代(3章)、歐美機器大工業時代(4章)的土地制度、工商業制度、社會形態等進行考察。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經濟特色的理解和把握。5章,作者較為系統考察了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概念,對這個在近代中國引起巨大爭論和產生深刻影響的理論進行了集中考察。在中西比較的視野反思從五帝時代到民國中國傳統經濟特色,系統深化與拓展馬克思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一個極有魄力的理論嘗試,一本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術著作。
中國經濟特色:亞細亞生產方式新探(上下卷) 目錄
緒論:中國經濟特色是中國學的一部分
一、中國學界說:關于中國國家制度好壞的價值科學
二、休謨難題:中國國家制度好壞的價值推導公式
三、中國學對象:中國國家制度價值推導公式所由以構成的四個命題
四、中國學性質:可以公理化的科學
**篇 中國特色之起源
**章 世界大同時代:中國原始社會國家制度
一、國家定義:理解中國原始國家的**個前提
1. 國家與社會:構成要素之比較
2. 國家:*大*高的社會
3. 國家:擁有主權或獨立自主的社會
4. 國家定義理論:現代西方主流定義和馬克思主義定義
二、國家起源:理解中國原始國家的第二個前提
1. 國家從來就有:從國家的科學的定義來看
2. 國家并非從來就有:從國家的現代主流定義來看
3. 永恒性與絕對性:國家的存在本性
4. 國家終級根源:國家*終源于社會的統一和*大化需要
三、中國原始國家(距今約240 萬—5 千年)
1. 中國游群國家(距今約240 萬—1 萬年)
2. 中國部落國家(距今約1 萬—5 千年)
3. 中西原始社會國家制度之比較
第二章 五帝時代:中國特色之起源
一、五帝時代政治制度
1. 五帝時代:中國酋邦國家(約公元前3000—公元前2070 年)
2. 五帝:中國專制始作俑者
3. 專制并非中國特色:古希臘羅馬和日耳曼的君主制
二、五帝時代經濟制度
1. 五帝時代以國有為形式的王有制:一種極端的生產資料官有制
2. 五帝時代以國有制為形式的王有制之雙重印證
3. 五帝時代官有制與非民主制之必然趨勢
三、五帝時代之中國特色
1. 王有制或官有制之必然結果:全權壟斷的極權主義專制
2. 中西專制的根本差異:古希臘羅馬和日耳曼的民有制及其非
極權主義專制
3. 有無適于農耕的大河流域:中西國家制度差異之根本原因
第二篇 中國古代經濟制度
第三章 夏商周經濟制度
第四章 春秋至清代土地制度
第五章 春秋至清代工商制度
第三篇 中國古代社會形態
第六章 王有制的官農奴制封建社會:夏商周社會形態
第七章 官有制的官農奴制封建社會:春秋至清代社會形態
第八章 官有制資本主義社會萌芽:戰國至鴉片戰爭非主導經濟制度
第九章 中國古史分期流派
第四篇 中國近代以降經濟制度與社會形態
第十章 晚清和民國經濟制度及其社會形態(1840—1949)
第五篇 中國經濟特色——中西經濟制度及其社會形態之比較
第十一章 古希臘經濟制度及其社會形態
第十二章 古羅馬經濟制度和社會形態
第十三章 中世紀歐洲經濟制度和社會形態
第十四章 歐美早期現代經濟制度和社會形態(約1500 年至1780 年)
第十五章 歐美機器大工業時代經濟制度和社會形態(約1780 年至今)
第十六章 亞細亞生產方式——關于中國等亞細亞社會特色理論
本書所引證的主要書目
中國經濟特色:亞細亞生產方式新探(上下卷) 作者簡介
王海明現為三亞學院國家治理研究院特聘教授。1950年生,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人。198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87年獲哲學碩士學位。1993年調入北京大學,歷任哲學系教授和倫理學教研室主任以及北京大學應用倫理學中心秘書長和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副所長;2013年于北京大學哲學系退休后,被聘為三亞學院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曾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300余篇;在商務印書館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兩個出版社出版《新倫理學》和《國家學原理》等學術專著10余部;在英國盧德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新倫理學原理》英譯本(全四冊)。郵箱 wanghaimingw@sina.cn。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