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清華校長給教師的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125500
- 條形碼:9787556125500 ; 978-7-5561-2550-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華校長給教師的建議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教師及師范院校師生1.跟隨清華老校長、知名教育家,“親歷”如何治身、治學與治校 2.校園文化x學術管理x教育改革,高屋建瓴式中國教育行思錄 3.23堂教師修行進修課,承載著清華老校長們的教育理念、人生閱歷與讀書感悟 4.指導領袖人才之養(yǎng)成,分享清華之教育方針 5.筆墨酣暢,生動披露清華大學與中國教育的黃金時代; 6.32開小開本,現代簡約裝幀,封面燙金,打造質感典藏。
清華校長給教師的建議 內容簡介
融合清華老校長們教育智慧和人生體悟的真誠建議。 本書精選清華校長曹云祥、羅家倫、梅貽琦關于教育、教學、讀書等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以及3位在任清華大學校長時的演說詞等一些關于教育的演講詞,集中反映了他們獨樹一幟的教育思想和治學治教理念,飽含對教育、治學、治校的深度洞察,再現清華校長與中國教育黃金時代。
清華校長給教師的建議 目錄
曹云祥
體、智、德三育并重(1924年)
領袖人才之養(yǎng)成(1925年)
教育的宗旨(1925年)
清華之教育方針(1926年)
清華大學將來之發(fā)展(1927年)
制度與人才(1934年)
全國學術工作咨詢處與現代教育問題(1935年)
羅家倫
杜威博士的《學校與社會》(1919年)
杜威博士的《德育原理》(1919年)
學術獨立與新清華(1928年)
讀標準的書籍,寫負責的文字(1932年)
中國大學教育之危機(1934年)
知識的責任(1938年)
學問與智慧(1938年)
文化的修養(yǎng)(1939年)
目的與手段(1939年)
《文化教育與青年》自序(1942年)
梅貽琦
清華學校的教育方針(1927年)
大學的目的(1931年)
大學的意義(1932年)
教授的責任(1932年)
在總理紀念周上的講話(1934年)
大學一解(1941年)
清華校長給教師的建議 節(jié)選
教育的宗旨(1925年) 導讀:這是曹云祥在1925年9月發(fā)表的開學演講詞,他在演講中提到了兩個重要的教育理念:一是不要盲目照抄西方觀念,要建立中國自己的教育體系和方法;二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只會背誦的書呆子,而是要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為進入社會做準備。 今日為本校開學日。憶去年暑假后開學之日,因有水災及戰(zhàn)事,交通阻隔,教員學生不能如期到校者,頗不乏人;而本年則交通便利,師生戾止,即可繼續(xù)課業(yè)。今日歡聚一堂,非常欣幸。本校于暑假前因滬案問題發(fā)生,全國學界有愛國運動之舉,本校學生亦熱心參加,故在六月十七日僅行*簡單之畢業(yè)禮,以告上學年之結束。又于暑假期內一切工作,依舊進行,如派送畢業(yè)生,考送專科生女生,招考大學部新生、研究院學員等均次第辦竣。茲鄙人有發(fā)表之意見六項,特分析言之: (一)本學年為新計劃開辦之紀元,本應籌備典禮,敦請名人來校演講。但于事實上略有窒礙,當另擇日期,開正式新大學成立大會。 (二)十四年前中美所議定辦法,設立清華學校,僅預備學生留美。唯因時局變遷,中國教育界眼光,亦隨之而轉。是以前年議定改設大學部以冀清華為中國大學之一,去年籌備一年,今日始告成立。自今而后,派送留美學生,逐漸減少,新大學學生,陸續(xù)增加。故今年招收新大學學生一百三十二名,研究院學員三十名。曩時每年僅能招收三十名至五十名而已。四年之后,公開留美考試。并非專派清華學生。凡國立大學畢業(yè)之學生,成績優(yōu)良,并本所習學科,在社會服務二年者,均可應試,每次考送以三十名為限。曾經當代學界名流討論決定,故此種計劃,為中國智識界所贊許。 (三)新計劃之大目的能使新教育在中國有自動的能力,而后有生活氣象。譬如栽培樹木,使其日見繁榮。故研究各科學,不必專恃外國書籍,即研究中國書籍,亦可發(fā)展,如地質學、生物學、農學之成績,協和醫(yī)院治病之宗旨,研究中國之物質病源,足見有自動之能力,其收效亦頗宏大。希望清華學校將來亦使其能有自動之能力。否則,如民國現時狀況,但有名目而無精神。 (四)預備課程大旨,**步先有完滿之普通知識以為基礎,第二步有二三年之專門知識能有徹底之研究,第三步注重獨立而有系統之思想,不致僅習皮毛毫無實益,俾養(yǎng)成處世之態(tài)度,或曰人生觀。其課程詳細情形,由教務主任說明之。 (五)鞏固新大學之根本。現在中國所謂新教育,大都抄襲歐美各國之教育,欲謀自動,必須本中國文化精神,悉心研究,所以本校同時組織研究院,研究中國高深之經史哲學,其研究之法,可以利用科學方法,并參加中國考據之法。希望研究院中尋出中國之國魂,猶如日本武士道之魂,新意大利之魂,及各國之國魂,其研究院之詳細情形,由研究院主任說明之。 (六)所謂教育,并非專事誦讀記憶而已,是欲養(yǎng)成高尚完全之人格,為立足社會之準備。否則,教育失其本旨。因現時社會批評留學生或某學校之學生,謂其善于搗亂,從未悉心研究學問,舉止傲慢,不受約束,為眾所厭棄,此關于人格問題。欲養(yǎng)成人格,于功課之好壞無甚關系,是人與人之接觸。故欲求為人之道,大都在課外作業(yè)中養(yǎng)成之,如運動、軍操、組織團體之會社,唯對于功課有余力之學生,方能為課外之作業(yè),倘學生精力僅能對付功課,將來立身社會,僅能為一守分之國民,其他一切公益事務,均無暇顧及。所以本校極注重學生課外作業(yè),特設一部以提倡指導之,庶幾謀學業(yè)及課外作業(yè)之并進。其詳細情形,由課外作業(yè)部主任及學監(jiān)說明之。 以上六項,希諸生注意。尚有人格上一極小問題,鄙人每年提及,因章程上并未規(guī)定,即師生間之感情及普通之禮貌。如途遇師長或同學,行脫帽、鞠躬、握手等禮,亦希諸生留意焉。 (載1925年9月11日《清華周刊》第350期)
清華校長給教師的建議 作者簡介
曹云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赴美留學,獲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21年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參事。1922年10月至1928年1月任清華學校校長,被譽為“清華之父”。 羅家倫,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和命名者,中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梅貽琦,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1931年至1948年,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被稱為“清華永遠的校長”。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