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鄧麗君:淡淡幽情(“大聲”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0370
- 條形碼:9787532180370 ; 978-7-5321-8037-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鄧麗君:淡淡幽情(“大聲”系列) 本書特色
“大聲”系列是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全新推出的華語音樂文化系列叢書。從1980年到2020年,華語流行樂壇40年,塑形了幾代中國青年,那些歌聲和旋律陪伴他們度過了*美好的、充滿活力和希望的青春。 “大聲”系列聚焦華語流行樂壇,主打“定制?唱片書”的策劃概念——力邀圈內知名寫作人,一本書專門講述一張唱片背后的文化、時尚、歷史以及價值觀等方方面面的故事。 “大聲”系列**輯目前出版有《林憶蓮:野花》《鄧麗君:淡淡幽情》兩種,系列版圖將會陸續擴展,繼而組成上海文藝出版社“音樂文化矩陣”中一個重要的維度。
鄧麗君:淡淡幽情(“大聲”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甘鵬,《上海電視》周刊娛樂、文化記者。本書為上海文藝出版社旗下“華語唱片·書”書系之一種。每種書目介紹一張華語流行音樂目前影響力極大的專輯。專輯及音樂人是50年來青年文化的重要推手和塑造者,對于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亦有較大的影響。如果要提及華語唱片中企劃概念很成功的唱片,非鄧麗君的《淡淡幽情》莫屬。這張唱片十二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在80年代初集結了一群很好的創作者,如黃霑、梁宏志、翁清溪、劉家昌等,為詞譜曲。很好的創作,加上鄧麗君的出色演繹,誕生了這張至今仍然在唱片界被奉為收藏級別的唱片。唱片問世后收獲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贏,且發酵多年。至今在中國、日本等各個國家的唱片店都能賣到這張唱片。唱片中多首歌曲為幾代歌手翻唱,如《獨上西樓》、《但愿人長久》等,影響深遠。本書將以這張唱片為切入點,講述這張唱片誕生的前后故事。
鄧麗君:淡淡幽情(“大聲”系列) 目錄
序篇:《淡淡幽情》的前世今生 ∣ 001
**章 獨上西樓 ∣ 035
第二章 但愿人長久 ∣ 051
第三章 幾多愁 ∣ 067
第四章 芳草無情 ∣ 081
第五章 清夜悠悠 ∣ 095
第六章 有誰知我此時情 ∣ 111
第七章 胭脂淚 ∣ 125
第八章 萬葉千聲 ∣ 141
第九章 人約黃昏后 ∣ 153
第十章 相看淚眼 ∣ 167
第十一章 欲說還休 ∣ 181
第十二章 思君 ∣ 197
鄧麗君:淡淡幽情(“大聲”系列) 節選
《淡淡幽情》之于鄧麗君,貌似是往后退了一步,回歸古典傳統;其實是往前邁了一步,做別的歌手沒做過的挑戰。 此中還有一個微妙的過程,堪稱化學反應,《淡淡幽情》如何從謝宏中的發想,由內而外變《淡淡幽情》之前,鄧麗君的唱片已經連摘白金銷量,不僅唱片有市場,其人還有國際聲譽,一舉一動都引發各方注意,鄧麗君是寶記的金字招牌,自然不可怠慢。當時有個不成文規矩,從鄧麗君走紅后,她每次來香港錄音或者演出宣傳,寶麗金除了給她規定內的唱酬,安排*好的酒店,還會在她來港時奉上一個裝滿港紙(港幣)的紅包,作為她在香港的零花錢。這樣的待遇,完全是vip的對待!鄧麗君對寶麗金的意義非同一般。 鄧麗君要親自選詞,謝宏中拿出已有的曲目單子和鄧麗君商量,定下*終都認可,也適合她唱的十二首。詞是千古名篇,曲子都需新做。因為決定了大都以國語演唱(僅有一首做了粵語版),商議之下,作曲人和編曲人盡量找臺灣音樂人來制作。這樣大規模選用臺灣班底,在當時的香港的唱片制作中是少見的。因為鄧麗君,因為《淡淡幽情》,港臺幕后高手聯動,其中有大師級的顧嘉輝、有風流才子黃霑、有鄧麗君的恩師左宏元、有臺前幕后雙發展的劉家昌、有才情初露的梁弘志,也有為鄧麗君寫過《小城故事》的翁清溪等等。音樂精英,齊齊為這張唱片,貢獻出各有特色的音樂創作。鄧麗君更發揮了唱片公司賦予她的“話事權”,除了與謝宏中商議曲目,也建設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堅持不用詩詞原本的詞牌名作為歌曲的曲名,因為那樣的話,會給唱片設限,阻礙百姓大眾去親近去認識和理解這些歌,她希望從詩詞中提取*有意境,又朗朗上口的詞句作為歌曲名字,從而讓這些歌曲能讓現代人理解,也不失原本詩意。于是,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幾多愁》《但愿人長久》等等。如果不是鄧麗君的建議,膾炙人口的《但愿人長久》就要叫做《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了。 唱片封面的設計,也是鄧麗君本人的主意,常規思路都會認為這樣古典的唱片,封套肯定要配合古裝造型,但水瓶座的鄧麗君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大家都這么想,就順理成章這么做,豈不是很沒有新意?偏不!才有意思。她決意以現代裝形象在封面示人,于是,《淡淡幽情》的封套上,是現代樣子的鄧麗君,唱片里,這個現代女子吟唱著古詞,穿越時空,真正是“不知今夕是何年”。 鄧麗君對這張唱片投注的心血,是和她從前錄制唱片、演唱歌曲時的投入,完全不一樣的。不僅幕后盡心盡力,演唱上更將生命歷程里的所思所感注入了藝術創作之中。80年代初的鄧麗君,受“假護照事件”影響,一度無法回臺,先后客居美國、短居新加坡,客觀上環境的動蕩,主觀上情緒的波動,使她對家和故土、對離別與情義,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淡淡幽情》中選取的這些唐詩宋詞,在鄧麗君當時當讀到、唱出來,感受到的是一份從前沒有的別樣共鳴。歌手鄧麗君在恰好的狀態下,遇到了唱片《淡淡幽情》,此前鄧麗君的歌曲,多以“甜”與“溫柔”著稱,但《淡淡幽情》中的歌曲,沒有一首是“甜”或僅僅“溫柔”的。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淡淡幽情》里鄧麗君的聲音,亦何嘗不是百般滋味。 “我‘邀請’到的作詞家都是千百年來*了不起的**高手。”《淡淡幽情》發行后,鄧麗君不無驕傲地這么說。高手過招,棋逢對手。事實上,這些詞曲作品,也在當代遇到了*杰出的詮釋者。 富于創意的企劃,**的幕后陣容,既有文藝情懷又有制作能力:鄧麗君、鄭東漢、鄧錫泉、謝宏中,四人珠聯璧合。 當然,藝術杰作的誕生都有一波三折,《淡淡幽情》錄制過程亦不輕松。當時的鄧麗君雖然是成熟歌手,積累了相當的錄音室與現場演出經驗,然而唐詩宋詞的演唱,對她來說,卻是全新的挑戰。監制鄧錫泉有專業要求,企劃謝宏中有獨特見解,這一切都需要在鄧麗君的歌聲中達到統一。在錄音室一直以快速成品又保證質量著稱的鄧麗君,這一次,也不知所措了。 “有一首歌她錄了十五遍,她唱哭了。”謝宏中在日后這樣回憶道。李煜詞作的《幾多愁》,鄧麗君直到唱了第十六遍的時候,歌曲才被謝宏中“收貨”。摘下耳機,鄧麗君含著淚用怨憤的聲音對謝宏中說:“菲利浦(謝之英文名),我從沒有一首歌錄到十六遍!” 其實這樣“折磨”鄧麗君,也有謝宏中的用意在其中。“因為十五遍都不收貨(通過),她就帶著一點點怨,一點點恨,用怨憤的情緒唱了第十六遍,歌里的感覺就對了。”謝宏中并非故意給當時已經身經百戰的鄧麗君下馬威,反而他是十分欽佩鄧麗君的。多年后,謝宏中接受采訪時這樣談起錄音棚里“灑淚”的事:“鄧麗君唱了這么多年歌,又是紅歌星,根本沒有必要聽我的,但她不會擺架子,也很尊重我。”在謝宏中的耳朵里,日后多次聽鄧麗君現場唱《幾多愁》,都不及唱片錄音時的那一次好,因為錄音室版本里的“怨恨”,是真情實感。
鄧麗君:淡淡幽情(“大聲”系列) 作者簡介
甘鵬,媒體人、專欄作者、上海市作家協會成員。其專欄《星潮鵬掰》聚焦當下演藝圈,另一專欄《昨夜星聞》則將視線放在年代久遠的星河往事。和鄧麗君一樣,他也是1月出生的水瓶座。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