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不僅僅是數學家——歐美數學名人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08663
- 條形碼:9787571108663 ; 978-7-5711-086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僅僅是數學家——歐美數學名人二 本書特色
科學精神就是優秀科學家的精神,閱讀杰出科學家的傳記是理解科學精神的有效途徑。本書是在《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四十年積累的基礎上完成的,凝聚了兩三代專業研究者的心血,非常值得一讀。希望本書的出版對各位讀者的學習生活有所幫助。
不僅僅是數學家——歐美數學名人二 內容簡介
精心選取了《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人物評傳”專欄刊載的9篇19世紀至20世紀歐美科學目前9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數學名家的傳記——哈代、哥德爾、李雅普諾夫、馬爾科夫、弗蘭克爾、阿廷、布饒爾、柯爾莫哥洛夫、陳省身,簡要敘述了他們的主要生平事跡特別是學術生涯,分析總結了他們的數學思想以及在解析數論、邏輯學、力學、概率論、公理化集合論、抽象代數等數學分支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影響。這些科學大師在追求科學新知的道路上,不懼重重困難,鍥而不舍,充分發揮創造才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人類科學目前譜寫了輝煌篇章。同時,他們言傳身教,培養了一大批新人,其后繼者沿著他們的足跡繼續前行,再鑄輝煌。
不僅僅是數學家——歐美數學名人二 目錄
哈代 不僅僅是數學家
哥德爾 當代*偉大的邏輯學家
李雅普諾夫 彼得堡數學學派的健將
馬爾科夫 彼得堡數學學派的中堅
弗蘭克爾 一代公理化集合論大師
布饒爾 有限群領域的辛勤耕耘者
柯爾莫哥洛夫 “復雜性研究中的歐幾里得”
參考資料
人名對照表
不僅僅是數學家——歐美數學名人二 節選
19世紀、20世紀之交的1900年8月8日,有一位年僅38歲的年輕數學家應邀在第二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了一個報告。在這次演講中他列出了自己認為在即將到來的20世紀中數學家們應該努力去解決的23個問題(會上只講了lO個,發言稿中23個)。然后,20世紀前幾十年世界數學領域的發展,果真是圍繞著他所提出的方向展開。這位數學家就是古往今來*著名數學家之一的大衛·希爾伯特。 一、早年 1862年1月23目,大衛·希爾伯特出生在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小希爾伯特剛剛上學念書時,并不聰明。別的小孩6歲上學.他8歲才上學,而且從來沒聽說他有什么突出的成績。他上的文法學校以文科為主,沒有自然科學課程,數學是不受重視的。拉丁文、希臘文是主修課程。大數學家高斯、黎曼學習這些古典語言時都是興趣盎然、成績出色的,可是希爾伯特學起來卻很吃力,死記硬背,勉強過關。據他的同學講,他的理解力也頗弱,他自己覺得只有學起數學來還從容、舒服。這比起他的同鄉,從俄國來的猶太人移民閔可夫斯基家的孩子們真是差遠了。老三赫爾曼·閔可夫斯基,5年多就把需要8年多的時間念完的功課念完了,小時在家里就已經熟讀莎士比亞、歌德和席勒這些文學巨匠的作品,《浮士德》大半會背下來。 *后一學年,希爾伯特轉到另一所學校,那所學校比較重視數學,他以勤奮博得優秀的成績。學校的老師沒有忽視他的才能所在,在評語中寫道: 他對數學表現出極強烈的興趣,而且理解深刻,他能用非常好的方法掌握老師講課的內容,并能有把握地、靈活地運用它們。 希爾伯特在選擇自己的前途時還能有什么猶疑呢?他的祖父、父親都是法官,好多親友也在法律界做事。他的父親自然希望子繼父業,讓希爾伯特攻讀法律。但是,他的母親給他另外一種影響。他的母親對哲學、天文學、數學有著特別的愛好,她經常談到素數的奇妙性質,而且對于哥尼斯堡的偉大哲學家康德的遺跡有著近乎崇拜的感情。小希爾伯特的心中早就響著康德的名句: 世上使我驚異的只有頭上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規范。 這一切比起法律上的世俗事務來又是多么誘人啊! 他決定進家鄉的大學攻讀數學。哥尼斯堡大學有著悠久的學術傳統?档略谶@里教過哲學和數學。僅次于高斯的德國數學家雅可比在這里執教過18年。他創立了討論班這種形式,培養起一代新人。 希爾伯特進了這樣的大學簡直是如魚得水,他發現大學的生活要多自由有多自由,教授們想開什么課就開什么課,學生們想聽什么課就聽什么課。沒有點名,沒有考試,沒有必修課。他可以完完全全地獻身給數學了。 在大學的**學期,他聽了積分學、矩陣論和曲面的曲率論三門課。根據當時的習慣,大學生在四年大學學習期間往往到兩個、三個或更多的大學上課,這種流動使得學生們可以從每所大學、每位教授那里吸收知識,吸取各方面的精華,開闊他們的眼界。希爾伯特在大學第二學期就到海德爾堡大學去聽當時的微分方程的權威拉撒路·富克斯的講課。富克斯課前不備課,講課時現想現推。這樣非但沒有影響教學質量,反而使學生能親身體會數學的思想過程實際上是怎么進行的。 第三個學期他本來可以去當時德國數學的中心——柏林大學去的,可是他太想家了,還是回到哥尼斯堡大學念書。海因里希.韋伯是該校的數學教授。他是一位數論、函數論專家。希爾伯特聽了他的“數論”和“橢圓函數論”的課,還參加了韋伯的關于“不變式理論”的討論班,正是這個討論班使他接觸到這個新領域,它在以后十年里是希爾伯特的主要研究方向。 P2-4
不僅僅是數學家——歐美數學名人二 作者簡介
王大明,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兼科學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副主編。研究方向為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史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