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沈從文九講(精裝)

包郵 沈從文九講(精裝)

作者:張新穎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08-01
開本: 32開 頁數: 339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24.1(3.5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中 圖 價:¥26.8(3.9折)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沈從文九講(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6331
  • 條形碼:9787544786331 ; 978-7-5447-863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沈從文九講(精裝) 本書特色

“沈從文精讀課”二十周年精裝紀念版
魯迅文學獎、文津圖書獎得主張新穎“從沈從文來理解沈從文”的典范之作
從家鄉的長河到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從“有情的文學”到艱難中的“抒情考古學”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設計師周偉偉精心傳達沈從文“真的歷史就是一條河”理念,精裝雙封面壓凹設計,值得收藏。

沈從文九講(精裝) 內容簡介

把沈從文放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巨大變動的歷史過程中,重新理解他的文學,理解一個“得其自”的文學家,如何轉變為一個痛苦的思想者,又如何在精神的嚴酷磨礪下身處時代邊緣卻成為深入歷史文化深處的實踐者。
本書沿著沈從文的作品展開,透過字里行間,剖析他在不同階段的文學、思想、實踐,貫穿起三種形象,勾連成一條變化的、豐富的生命軌跡,并進而探討他身后形成的綿延不絕的“沈從文傳統”在當代的回響。

沈從文九講(精裝) 目錄

開 篇 對話空間:沈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
一、三個階段,三種形象 003
二、重新認識他的文學 005
三、從文學到痛苦的思想 022
四、偏離時代卻走入歷史文化深處的個人實踐 040


**講 《從文自傳》:得其“自”而為將來準備好一個自我
一、 為什么要寫自傳 051
二、 地方性 052
三、 小孩讀大書 056
四、 看殺人 059
五、 無量快樂 066
六、 對于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 069
七、 自傳面向將來 074


第二講 《湘行書簡》:一條河與一個人
一、奇特的寫作情景 079
二、沒有定見、定位、定向、定范圍的“看” 080
三、沈從文作品里的人,與啟蒙的新文學里的人不同 087
四、沈從文的文學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094
五、在這條河上的過往生命經驗和他的文學 096
六、私人信件和公開文本 100


第三講 《邊城》:這個世界有它的悲哀,卻在困難中微笑
一、哪些因素醞釀了《邊城》 107
二、翠翠和翠翠生活的世界 111
三、這個世界,有它的悲哀 117
四、用文字包裹傷痕,在困難中微笑 123

第四講 《長河》:“常”與“變”
一、寫作的緣起和出版的周折 131
二、“常”與“變”,生活的完整性與“迷信”及習俗 135
三、“來了” 146
四、“無邊的恐怖” 151
五、“在素樸自然景物下襯托簡單信仰蘊蓄了多少抒情詩氣分” 155
六、與父老子弟秉燭夜談的知心的書 161


第五講 《黑魘》:精神迷失的蹤跡和文學理解的莊嚴
一、一個勾連緊密的小整體 167
二、“人類生命取予形式的多方” 168
三、精神迷失的蹤跡 173
四、沈從文是一個什么樣的作家 179
五、“美不常住,物有成毀”與“信仰” 185


第六講 時代轉折處的“囈語狂言”:一九四九年
一、各種文字材料及其復雜性 191
二、神經已經發展到“*高點”上 193
三、“悲劇轉入謐靜”,“大悲” 198
四、“把一只大而且舊的船作調頭努力” 203
五、“瘋狂”與自身思想發展的內在緣由 206
六、文學 210
七、恢復,新生 216


第七講 土改家書:從個人困境體認歷史傳統中的“有情”
一、簡單的引言 223
二、聲聲入耳 224
三、對新興文學的意見 228
四、“有情”與“事功” 233
五、作者生命的“分量”、“成熟”、“痛苦憂患” 238
六、簡單的結論 244


第八講 文物研究:書寫歷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一、另一條長河 249
二、“他不寫,他胡寫”,都“完了” 252
三、“認識其他生命,實由美術而起” 256
四、“我為什么始終不離開歷史博物館” 260
五、一部著作,十七年“離奇”經歷 265
六、他愛這條長河,愛得深沉 271


第九講 中國當代文學中沈從文傳統的回響
——《活著》、《秦腔》、《天香》和這個傳統的不同部分的對話
一、沈從文傳統在當代 275
二、活著,命運,歷史,以及如何敘述 277
三、個人的實感經驗,鄉土衰敗的趨勢,沒有寫出來的部分 285
四、物的通觀,文學和歷史的通感,“抽象的抒情” 292
五、回響:小叩小鳴,大叩大鳴 299


簡要參考書(篇)目 301

附 錄 305
站在“傳奇”與“詮釋”反面:關于張新穎《沈從文精讀》 金 理 307
在空間和時間中檢驗理解 鐘 希 326
沉默所開啟的對話 夏小雨 332


后 記 338
新版后記 339
開 篇 對話空間:沈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
一、三個階段,三種形象 003
二、重新認識他的文學 005
三、從文學到痛苦的思想 022
四、偏離時代卻走入歷史文化深處的個人實踐 040


**講 《從文自傳》:得其“自”而為將來準備好一個自我
一、 為什么要寫自傳 051
二、 地方性 052
三、 小孩讀大書 056
四、 看殺人 059
五、 無量快樂 066
六、 對于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 069
七、 自傳面向將來 074


第二講 《湘行書簡》:一條河與一個人
一、奇特的寫作情景 079
二、沒有定見、定位、定向、定范圍的“看” 080
三、沈從文作品里的人,與啟蒙的新文學里的人不同 087
四、沈從文的文學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094
五、在這條河上的過往生命經驗和他的文學 096
六、私人信件和公開文本 100


第三講 《邊城》:這個世界有它的悲哀,卻在困難中微笑
一、哪些因素醞釀了《邊城》 107
二、翠翠和翠翠生活的世界 111
三、這個世界,有它的悲哀 117
四、用文字包裹傷痕,在困難中微笑 123

第四講 《長河》:“常”與“變”
一、寫作的緣起和出版的周折 131
二、“常”與“變”,生活的完整性與“迷信”及習俗 135
三、“來了” 146
四、“無邊的恐怖” 151
五、“在素樸自然景物下襯托簡單信仰蘊蓄了多少抒情詩氣分” 155
六、與父老子弟秉燭夜談的知心的書 161


第五講 《黑魘》:精神迷失的蹤跡和文學理解的莊嚴
一、一個勾連緊密的小整體 167
二、“人類生命取予形式的多方” 168
三、精神迷失的蹤跡 173
四、沈從文是一個什么樣的作家 179
五、“美不常住,物有成毀”與“信仰” 185


第六講 時代轉折處的“囈語狂言”:一九四九年
一、各種文字材料及其復雜性 191
二、神經已經發展到“*高點”上 193
三、“悲劇轉入謐靜”,“大悲” 198
四、“把一只大而且舊的船作調頭努力” 203
五、“瘋狂”與自身思想發展的內在緣由 206
六、文學 210
七、恢復,新生 216


第七講 土改家書:從個人困境體認歷史傳統中的“有情”
一、簡單的引言 223
二、聲聲入耳 224
三、對新興文學的意見 228
四、“有情”與“事功” 233
五、作者生命的“分量”、“成熟”、“痛苦憂患” 238
六、簡單的結論 244


第八講 文物研究:書寫歷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一、另一條長河 249
二、“他不寫,他胡寫”,都“完了” 252
三、“認識其他生命,實由美術而起” 256
四、“我為什么始終不離開歷史博物館” 260
五、一部著作,十七年“離奇”經歷 265
六、他愛這條長河,愛得深沉 271


第九講 中國當代文學中沈從文傳統的回響
——《活著》、《秦腔》、《天香》和這個傳統的不同部分的對話
一、沈從文傳統在當代 275
二、活著,命運,歷史,以及如何敘述 277
三、個人的實感經驗,鄉土衰敗的趨勢,沒有寫出來的部分 285
四、物的通觀,文學和歷史的通感,“抽象的抒情” 292
五、回響:小叩小鳴,大叩大鳴 299


簡要參考書(篇)目 301

附 錄 305
站在“傳奇”與“詮釋”反面:關于張新穎《沈從文精讀》 金 理 307
在空間和時間中檢驗理解 鐘 希 326
沉默所開啟的對話 夏小雨 332


后 記 338
新版后記 339
展開全部

沈從文九講(精裝) 節選

第二講
《湘行書簡》:一條河與一個人

一、奇特的寫作情景

一九三四年一月七日,沈從文從北平啟程回家鄉鳳凰,探望病危的母親。這是他一九二三年離開湘西后**次返鄉,歷時近一個月,其中路上走了二十五天,在家住了三天。行程中,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了近五十封信,回到北平后,這些書信經過整理加工,以系列散文的形式發表,后結集成《湘行散記》。
《湘行散記》里的篇章,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都已經發表,書是一九三六年商務印書館初版的。但《湘行散記》的“底本”,沿途書信,卻要到一九九一年由沈虎雛整理、編輯成《湘行書簡》,編入《沈從文別集•湘行集》,一九九二年由岳麓書社出版。《沈從文全集》即據岳麓書社初版文本收入。
《湘行書簡》以沈從文剛離北平時張兆和寫給沈從文的三封信為“引子”,以沈從文回到北平后給大哥沈云六的一封信為“尾聲”,中間主體部分是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信,計三十四封。這些信,除一兩封外,都是在湘西沅水的小船上寫的。水上旅程從桃源起始,到再回桃源結束,小船在一條河里上行或者下行,沈從文坐在小小的船艙里,心隨情境流轉,同時也就落筆把所聞所見所感所想寫下來,報告給新婚不久的妻子。
這樣的寫作情景——在一條河上,在河上的一條小船里,一天連著一天,寫一封接著一封的長長的信——是稀見的;更為奇妙的是,這條流動不息的河,不僅構成了這些書簡的外部寫作環境,而且成為這些書簡的內部核心成分,不妨說,這些書簡就是關于這條河的。所寫一切,幾乎無不由這條河而起,甚至連寫作者本身,其精神構成,也往往可見這條河的參與和滲透。
“看看船走動時的情形,我還可以在上面寫文章,感謝天,我的文章既然提到的是水上的事,在船上實在太方便了。倘若寫文章得選擇一個地方,我如今所在的地方是太好了一點的。不過我離得你那么遠,文章如何寫得下去。‘我不能寫文章,就寫信。’我這么打算,我一定做到。我每天可以寫四張,若寫完四張事情還說不完,我再寫。”

……

三、沈從文作品里的人,與啟蒙的新文學里的人不同

沈從文在桃源雇了一條小船,水手三人,舵手五十多歲,前艙板一個大人,一個孩子,“兩個人的職務是船在灘上時,就撐急水篙,左邊右邊下篙,把鋼鉆打得水中石頭作出好聽的聲音。到長潭時則蕩槳,躬起個腰推扳長槳,把水弄得嘩嘩的,聲音也很幽靜溫柔。到急水灘時,則兩人背了纖索,把船拉去,水急了些,吃力時就伏在石灘上,手足并用的爬行上去。”
沈從文談起這些水手,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他興致勃勃地聽他們說“野話”——城里人會把這叫做“臟話”,沈從文卻稱為“野話”,“野”和“臟”的區別就太大了;他仔仔細細地計算他們每天可得多少錢;他知道每天兩毛錢從天亮拉到天黑的船夫在這條河里有三十萬,他熟悉他們的希望、高興和不高興。“他們的希望只是多吃一碗飯,多吃一片肉,攏岸時得了錢,就拿去花到吊腳樓上女人身上去,一回兩回,錢完事了,船又應當下行了。天氣雖有冷熱,這些人生活卻永遠是一樣的。他們也不高興,為了船擱淺,為了太冷太熱,為了租船人太苛刻。他們也常大笑大樂,為了順風扯篷,為了吃酒吃肉,為了說點粗糙的關于女人的故事。他們也是個人,但與我們都市上的所謂‘人’卻相離多遠!一看到這些人說話,一同到這些人接近,就使我想起一件事情,我想好好的來寫他們一次。我相信我若動手來寫,一定寫得很好。但我總還嫌力量不及,因為本來這些人就太大了。” 為什么說這些人“太大了”呢?過后不久,他說起這些人的生活,又寫道:“真可以說是莊嚴得很!”
“大”、“莊嚴”,可不是不知情的廉價的贊美。沈從文很清楚,水面上人生活很悲慘,就連船主做鴉片煙生意也無利可圖,地方經濟一天比一天壞。水不只是美麗的景致,它的可怕處水手們*懂得。他船上的那個一毛錢一天的小水手,過險灘時一下子被篙子彈到水里,僥幸被救起后抱著桅子荷荷的哭。“我現在方明白住在湘西上游的人,出門回家家中人敬神的理由。從那么一大堆灘里上行,所依賴的固然是船夫,船夫的一切,可真靠天了。” 縱然如此,這些人的日常生活,依然有聲有色,在沈從文看來,這是“多動人的圖畫!”“提到這些時我是很憂郁的,因為我認識他們的哀樂,看他們也依然在那里把每個日子打發下去,我不知道怎么樣總有點憂郁。正同讀一篇描寫西伯利亞方面農人的作品一樣,看到那些文章,使人引起無言的哀戚。我如今不止看到這些人生活的表面,還用過去一份經驗接觸這種人的靈魂。真是可哀的事!我想我寫到這些人生活的作品,還應當更多一些!”
中國新文學的發生,是和“人的文學”的倡導為一體的,而新文學對“人”的發現,又是與現代中國的文化啟蒙緊密糾纏在一起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新文學擔當了文化啟蒙的責任,新文學作家自覺為啟蒙的角色,在他們的“人的文學”中,先覺者、已經完成啟蒙或正在接受啟蒙過程中的人、蒙昧的人,似乎處在不同的文化等級序列中。特別是蒙昧的人,他們占大多數,從而構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的基本狀況。而這個基本狀況是要被新文化改變甚至改造的,所以這蒙昧的民眾就成為文學的文化批判、啟蒙、救治的對象。
如果按照這樣一個大的文化思路和文學敘事模式,沈從文湘西題材作品里的人物,大多應該處在被啟蒙的位置。但沈從文沒有跟從這個模式。他似乎顛倒了啟蒙和被啟蒙的關系,他的作品的敘述者,和作品中的人物比較起來,并沒有處在優越的位置上,相反這個敘述者卻常常從那些愚夫愚婦身上受到“感動”和“教育”。而沈從文作品的敘述者,常常又是與作者統一的,或者就是同一個人。
在這個意義上,沈從文下面的這段話就不能僅僅被看作是自負:

這種河街我見得太多了,它告我許多知識,我大部提到水上的文章,是從河街認識人物的。我愛這種地方、這些人物。他們生活的單純,使我永遠有點憂郁。我同他們那么“熟”——一個中國人對他們發生特別興味,我以為我可以算**位!……我多愛他們,五四以來用他們作對象我還是唯一的一人!

更核心的問題,還不在于沈從文寫了別人沒有寫過的這么一些人,而在于,當這些人出現在沈從文筆下的時候,他們不是作為愚昧落后中國的代表和象征而無言地承受著“現代性”的批判,他們是以未經“現代”洗禮的面貌,呈現著他們自然自在的生活和人性。
不過,作為新文學作家的沈從文,身處啟蒙的大潮中,有時也不免受其熏染,以致產生疑惑。他的小船因為需要加了個臨時纖手,是個老頭,看到那個老頭為一點點錢那么出力,他就想:“這人為什么而活下去?他想不想過為什么活下去這件事?”繼而聯想到,“我這十天來所見到的人,似乎皆并不想起這種事情的。城市中讀書人也似乎不大想到過。可是,一個人不想到這一點,還能好好生存下去,很希奇的。三三,一切生存皆為了生存,必有所愛方可生存下去。多數人愛點錢,愛吃點好東西,皆可以從從容容活下去。這種多數人真是為生而生的。但少數人呢,卻看得遠一點。為民族為人類而生。這種少數人常常為一個民族的代表,生命放光,為的是他會凝聚精力使生命放光!我們皆應當莫自棄,也應當得把自己凝聚起來!”
多數人不追問生命的意義而活著,少數人因為自覺而為民族的代表,使生命放光,這是比較典型的五四新文化的思維和眼光。
但是很快,就在當天下午的信里,沈從文就否定了自己中午時候的疑問。這個時候的沈從文,到達了自己**次出門離家“混日子”的辰州河段,他站在船上看水,也仿佛照見了本真的自己:

三三,我因為天氣太好了一點,故站在船后艙看了許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徹悟了一些,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中得到了許多智慧。三三,的的確確,得到了許多智慧,不是知識。我輕輕的嘆息了好些次。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么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么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們平時不是讀歷史嗎?一本歷史書除了告我們些另一時代*笨的人相斫相殺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歷史卻是一條河。從那日夜長流千古不變的水里石頭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爛的船板,使我觸著平時我們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類的哀樂!我看到小小漁船,載了它的黑色鸕鶿向下流緩緩劃去,看到石灘上拉船人的姿勢,我皆異常感動且異常愛他們。我先前一時不還提到過這些人可憐的生,無所為的生嗎?不,三三,我錯了。這些人不需要我們來可憐,我們應當來尊敬來愛。他們那么莊嚴忠實的生,卻在自然上各擔負自己那分命運,為自己,為兒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樣,卻從不逃避為了活而應有的一切努力。他們在他們那分習慣生活里、命運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對于寒暑的來臨,更感覺到這四時交遞的嚴重。三三,我不知為什么,我感動得很!我希望活得長一點,同時把生活完全發展到我自己這份工作上來。我會用我自己的力量,為所謂人生,解釋得比任何人皆莊嚴些與透入些!三三,我看久了水,從水里的石頭得到一點平時好像不能得到的東西,對于人生,對于愛憎,仿佛全然與人不同了。我覺得惆悵得很,我總像看得太深太遠,對于我自己,便成為受難者了。這時節我軟弱得很,因為我愛了世界,愛了人類。三三,倘若我們這時正是兩人同在一處,你瞧我眼睛濕到什么樣子!

用文字書寫的歷史,關注的是諸如戰爭、暴力、王朝更迭之類的東西,而無視千百年來這些歷史之外的人的哀樂、努力和命運,但是這條河卻蘊藏了他們的令人感動、令人產生智慧和愛的豐富歷史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的歷史是一條河。河里的石頭和砂子,河上的船和船夫,岸邊的碼頭、河街和居民,他們代表了遠比相斫相殺的歷史更為久遠恒常同時又現實逼真的生存和價值。明白了為什么歷史是一條河,也就明白前面我們提出的問題:為什么那些自然景物和自然化的普通人生活的日常景象,會讓沈從文“感到生存或生命”。


四、沈從文的文學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在這里我們必須意識到,當沈從文說這條河的時候,不僅僅指的是這條河的自然形態,與這條河有關的一切人事都包含在其中。也就是說,人事并沒有從這條河中分離出來,而只是其中的部分。沈從文寫這條河,寫的不只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那個自然,也不只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事。自然和人事并沒有像在我們今天的理解中那樣處于分離的、并立的狀態,在沈從文的文學構圖中,人事常常就是自然有機的一部分。而當沈從文說歷史是一條河的時候,他的歷史所指的,也并不僅僅是我們今天所慣見的人事的歷史。
這么說,沈從文的文學世界就不僅僅是人的世界,而是要比人的世界大。沈從文就因為常常感受到這個大于人的世界而嘆息和憂愁。“我這時真有點難過,因為我已弄明白了在自然安排下我的蠢處。人類的語言太貧乏了。單是這河面修船人把麻頭塞進船縫敲打的聲音,在雞聲人聲中如何靜,你沒有在場,你從任何文字上也永遠體會不到的!我不原諒我的笨處,因為你得在我這枝筆下多明白些,也分享些這里這時的一切!三三,正因為我無法原諒自己,我這時好像很憂愁。在先一時我以為人類是個萬能的東西,看到的一切,并各種官能感到的一切,總有辦法用點什么東西保留下來,我且有這種自信,我的筆是可以作到這件事情的。現在我方明白我的力量差得遠。毫無可疑,我對于這條河中的一切,經過這次旅行可以多認識了一些,此后寫到它時也必更動人一些,在別人看來,我必可得到‘更成功’的諛語,但在我自己,卻成為一個永遠不能用驕傲心情來作自己工作的補劑那么一個人了。我明白我們的能力,比自然如何渺小,我低首了。這種心境若能長久支配我,則這次旅行,將使我人事上更好一些……”
近代以來我們所理解的自然,是被我們對象化、圖像化了的自然,所以我們雖然欣賞和贊嘆沈從文的景物描寫之美,欣賞和贊嘆沈從文作品中的自然美,卻全然不能領會他的自然觀中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相聯的天地大美,當然也就更不能理解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相聯的天地不仁。天道,地道,人道,人道僅居其間,我們卻只承認人道,只在人道中看問題,只從人道看自然,自然也就被割裂和縮小為人的對象了。但其實,天地運行不息,山河浩浩蕩蕩,沈從文的作品看起來精致纖巧,卻蘊藏著一個大的世界的豐富信息,自然在他的作品中,豈只是這樣那樣的景物描寫?
沈從文對一個比人大的世界的感受,與五四以來唯人獨尊的觀念正相對。五四以來的文學的世界,基本也就是人的世界,個人、集體、社會,權力、制度、文化,這之間的糾纏、聯結和沖突,無不是人的世界的糾纏、聯結和沖突。沈從文的文學里卻有比人大的世界。沈從文的大,也在于他的世界的大。他為什么老是要說他對人的理解和城市中人、和讀書人的理解不同呢?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城市中人、讀書人對人的理解,只是在人的世界中理解人,而他卻在對一個比人大的世界的感受中理解人。

沈從文九講(精裝) 相關資料

這是一本從細讀出發的文學導讀、賞鑒類的書,但里面有更大、更豐富、更沉郁的東西。套用沈從文喜歡的說法,這條長流不盡的河,漫溢過文字、文學……比如生命本源、生活遭際、個人事業,它們以何種方式發生關聯,彼此滲透,包融。又如,人在自然、社會現實與歷史中的位置及處身方式……這些問題看似虛闊無邊,其實對每一個人都有迫切的意義。
——金理
《九講》讓年青的,甚至是業余的讀者能“看見”完整的沈從文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完整的沈從文的形象呈現的過程;而對一個好的研究對象的好的研究與理解,是必須也必將有益于自身的。
——鐘希
《沈從文九講》卻有這種力量:它讓你隨講述者一起靜下來,屏息傾聽;你仿佛可以聽到沈從文如何由這種種有聲與無聲所引領,觸及有情眾生的情感與求生向上的意志。
——夏小雨

沈從文九講(精裝) 作者簡介

張新穎
一九六七年生于山東,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主要作品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沈從文的后半生》《沈從文九講》《沈從文的前半生》;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游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當代批評的文學方式》《斜行線》;隨筆集《九個人》《沙粒集》《迷戀記》《有情》《風吹小集》;詩集《在詞語中間》《三行集》《獨處時與世界交流的方式》等等。
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文學評論家獎、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第十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等多種獎項。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 99青青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网站www色 欧美视频亚洲 | 国产精品久久天天影视 | 在线伊人网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 国产精品不卡无毒在线观看 | 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青视频| 国精产品一二三区精华液 | 毛片a级三毛片免费播放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狠狠97 | 国产人妻精品无码av在线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 九色91| 国产成人99| 欧美 亚洲 校园 第一页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久草免费色站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一级电影网站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xoxo日本视频毛片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 | 久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大胸少妇午夜三级 | 日本一级片在线播放 | 高清性做爰免费无遮挡网站 |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毛 | 亚洲欧洲淘宝天堂日本 | 亚洲精品国产av天美传媒 | 国产一级片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村长 | 亚洲香蕉视频 |